关于基层采访“入乡随俗”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关于基层采访“入乡随俗”的重要性

梁乔维

罗定市融媒体中心  广东省罗定市   527200

摘要基层采访不仅需要记者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强大的社交能力,更需要记者懂得合理运用和充分展现“入乡随俗”的基本社交礼仪。当记者能够在基层采访中做到“入乡随俗”,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开展采访活动,便可以让整个采访过程变得轻松、愉悦、舒适,真正提升记者基层采访行为的亲和力,从而让采访素材的收集变得更加真实、细致。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基层采访“入乡随俗”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基层采访;入乡随俗;风俗习惯;重要性

引言

  “入乡随俗”是记者在基层采访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必须掌握的基层采访技巧。“入乡随俗”的采访主要是指:记者充分了解、真正尊重受采访者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表明了采访者与受采访者之间的相互尊重,有助于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效果,让采访活动变得事半功倍。从整体上来看,很多记者在基层采访工作中并未遵循“入乡随俗”这一重要原则,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忽视了与被采访者建立平等、尊重关系,从而导致采访活动无法顺利推进,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新闻报道质量。

一、基层采访——措辞方式“入乡随俗”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对于记者开展的基层采访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采访体验,需要注意在采访措辞方式的把控方面努力做到“入乡随俗”,避免措辞方式不合适而引起受采访者心理的不适,或者造成采访活动无法顺利、正常进行下去。因此,记者在深入基层采访时,要根据受采访者的身份,选择最为合适的采访措辞方式,这样才能让基层采访变得更加“通畅”、顺利,拉近记者与受采访者之间的距离,防止给社会基层民众造成一种记者“俯视”受采访者的错觉,还可以帮助受采访者放下心理戒备,主动配合记者完成整个采访活动。

为了在基层采访中体现出采访措施方式的“入乡随俗”,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先确定受采访者的身份,如果是农民、农村务工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等类型的社会基层民众,那么记者的基层采访活动,不仅要做到言谈举止得体、礼貌用语到位、礼节礼仪合理,从身心层面给予受采访者足够多的尊重,还要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社会基层民众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情况,避免采访提问问题过于深奥。

例如,在采访社会基层民众对于“党群干部关系”方面的问题时,要尽量避免只是使用这类比较官方的话术用语和措辞方式,而是要配合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措辞,这样不仅可以让受采访者获得尊重感,还可以拉近采访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为此,记者可以采取询问“你认为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应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怎么做?”的方式进行采访,这是提高基层采访质量的关键所在[1]

二、基层采访——采访形式入乡随俗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从基层采访的“入乡随俗”基本原则的实践应用情况来看,记者要想真正体现出采访的“入乡随俗”,就应当从采访形式优化调整方面入手,让采访形式更具有“乡土气味”。一直以来,很多记者走进基层采访时,往往会表现出来“居高临下”的行为举止,这会给受采访者的心理造成较为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有可能变得抗拒采访,导致基层采访活动无法继续推进,更容易造成“基层采访无法达到基层水平”的这一情况出现,使得基层采访毫无深度,缺乏真实感。而且,基层采访的形式应当以“话题式采访”为主,由记者事先确定多个采访话题,然后围绕这些话题展开采访活动,尽量少引进不必要的无效采访话题,如果要对某个预定话题以外的内容进行采访,那么还需要记者在合适的采访时机,将话题引回到原来的采访话题上。

因此,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应当体现出采访形式的“入乡随俗”,这就需要突出采访形式的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例如,在记者走进乡村田园开展基层采访活动时,为了拉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距离感,让受采访者变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需要根据采访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最为合适的采访形式。比如,在走进农村居民家中后,便可以坐在炕头、院子里、树下展开采访,营造轻松有趣的采访环境,突出农村地区基层采访的氛围感。而如果要通过采访报道农村地区“春种秋收”的相关情况,那么采访地点就不能选择农村居民家中,而是要选择在田间地头进行采访,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有效采访,更可以突出采访报道的画面感[2]

三、基层采访——采访内容入乡随俗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基层采访的“入乡随俗”要从合理化调整采访内容方面入手,当采访内容能够做到“入乡随俗”,既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还可以凸显采访活动的目的感,避免出现无效采访的情况。而且采访内容的“入乡随俗”,能够给予受采访者足够强的获得感,使其可以感觉到记者的尊重并真正放松身心,全身心参与到基层采访活动中来,最终达到有效采访目的。因此,在基层采访过程中,记者要避免采访内容“东拉西扯”、毫无逻辑,而是要体现出采访内容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这样可以提高基层采访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记者的基层采访要想做到“入乡随俗”,还要注意采访提问问题、采访内容的合理性选择,尽可能选择与基层民众相关的话题展开采访,这样更有助于调动受采访者的个人情绪,有助于提高基层采访质量,也能够让受采访者变得更加健谈。例如,在记者走进乡村展开基层采访时,采访的话题可以围绕农民的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开展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开展,也可以集中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琐碎事。这样可以使受采访者的心理压力降至最低水平,从而让每个受采访者都变得健谈。

四、基层采访——风土民情入乡随俗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记者走进基层开展采访工作时,为了进一步体现出“入乡随俗”,则应当从风土民情方面展现出“入乡随俗”,只有真正尊重、认可当地的风土民情,才能让受采访者更加认同此次采访。简单来说,如果记者此次基层采访地点位于少数民族地区,那么为了增进与受采访者之间的关系,记者可以身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服装或者配饰,这样不仅提升了基层采访活动的氛围感,更有助于提高基层采访成功率。

除此之外,在风土民情的“入乡随俗”,还需要记者真正了解、认可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民风民俗,避免在采访过程中闹出不愉快。例如,在采访回族居民时,要尊重这些民众信奉的宗教文化与生活习惯,切勿谈及与猪肉等食物相关的饮食文化话题,否则极易引起受采访者的不悦,导致基层采访活动不得不终止。为此,每个记者走进基层开展采访活动前,都应当做好事前的功课准备,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宗教文化[3]

五、结语

记者在基层采访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守“入乡随俗”的基本礼仪原则,强调“入乡随俗”礼仪规范的重要性,这是拉近受采访者距离、提高采访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记者要从采访措辞方式、采访内容、采访形式等方面展现出“入乡随俗”,同时做到知晓、认同、尊重当地的风土民情和风俗习惯,避免在记者提问环节出现尴尬的情况。而且记者还应当对基层的文化、民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进而与受采访者之间构建良好的采访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基层采访活动顺利进行,并为最终的新闻报道提供最为优质的基层采访素材。

参考文献:
[1]宋捷,王健.用独特视角记录别样年味——12年连续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新闻战线,2022,(07):87-89.

[2]张平.新形势下对基层电视台新闻采访的创新思考[J].记者摇篮,2021,(10):133-134.

[3]谭婉珍.如何做一个走进基层接地气的电视新闻记者[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2):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