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宗鹏辉

210113198709036418

摘要:桩基础施工时,易存在桩基不稳定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使用年限,还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建筑企业需重视桩基础施工技术,采取完善策略,有效控制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为最大程度减轻建筑结构产生的压力,降低建筑工程倾斜、裂缝以及塌陷的可能性,高层建筑工程广泛应用桩基施工技术。随着高层建筑工程逐渐增多,人们对于桩基础稳定性和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要加强对桩基施工技术的管理,通过质量管控提高建筑工程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本文以某住宅项目为例分析了桩基施工技术要点和应用,并以断桩和短桩为例详细分析了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桩基础需具备的特点

桩基础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现代大型建筑的重要施工项目部分,其需具备的特点主要如下:(1)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建筑的荷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因此无论桩基础所处的环境如何,其最需要具备的就是能够承受上部建筑荷载的承载能力。(2)单桩竖向承载力必须足够,每一个单桩的竖向承载力都必须足够强,能够保证每一个单桩都不会因为承受上部建筑的承载力而产生沉降或者倾斜的现象,从而确保建筑发生局部倾斜的现象。(3)特殊自然条件桩体可能还需要水平承载力,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原因,如风载、地震等,桩身还要为建筑提供相应的水平荷载承载力,对于强风高发地区与地震高发地区等特殊地区,需要保证桩基础具有一定的水平承载力。(4)桩基础下方土层需要有足够的承载力,桩基础不仅需要自身的承载力足够,其下方土层也必须要有相应足够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桩基础不会因为土层的沉降、塌陷等因素而产生桩基础倾斜等问题。

2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的常见类型

2.1人工挖孔桩施工

人工挖孔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分段开挖、分段浇筑混凝土护壁,成孔后下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的一种施工方式。在人工开挖钻孔时,应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地质、地下水等因素。开挖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桩位放线,复测确定桩位中心轴线无误后再分段开挖。分段开挖时,每段的高度根据土质条件和施工方案确定,开挖完成后立即支设护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护壁,这样既能防止孔壁坍塌、又能起到防水的作用。采用人力开挖能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并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冲击与损害。并且,人工开挖可以在每段施工完成后,及时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并随之进行修正调整,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等满足设计要求。但在人工挖孔时,一旦发生坍塌,将会对工人的生命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人工挖孔桩适用于设计桩长在地下水位以上、不能使用钻孔机器的工程,且开挖深度受限。

2.2静力压桩施工

静力压桩法是利用无噪声、无振动的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施工技术的关键是将桩体与静力压桩机自身的自重相结合,并借助地基静力学的反作用,将预应力桩深部埋入土中。施工时按照桩位布置图测量定位,设置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网,桩机就位后选择合理的压桩顺序,进行吊桩、插桩和桩身对中调直后开始压桩,开始压桩时应起锤轻压,确保桩身、桩架、桩锤等在同一直线上方可正常沉桩,在压桩时将浓度、压力读数等,一一记录,数据记录的目的是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待桩体沉入土体一定深度后接桩,接桩要确保焊缝饱满连续,自然冷却后再继续压桩。这种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即施工较方便,而且噪音小,不会对施工四周造成过多影响,再加上施工非常方便。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周边环境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前期施工中,应合理估计各类预制桩,使其在不超过荷载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

2.3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以机械设备为根本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可科学应用钢筋笼提高桩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与打桩质量。完成钻孔施工后,施工单位应改善桩基受力状态,以提高整体质量。通常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有效控制桩基础接地面积,还可通过适当增加接地面积等方式,提高桩基础的稳定性。另外,孔洞成形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孔内钢筋,避免影响后续施工。

2.4预制桩施工要点

对于预制桩,首先要确定预制桩的点位,保证预制桩位置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打桩工作。预制桩的成桩与打桩技术要根据建筑与环境地质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来确定,不同的打桩与成桩技术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有些桩基础的成桩会采用振动和锤击等动能方法来保证桩体钻入土体中,虽然施工效率较高且施工技术要求较低,但是会产生特别大的振动感与噪声,因此不适宜在居民区等需要考虑周边人员体验感的地区进行采用,同时这些方法由于都会使用暴力去冲击桩体,因此难免会对桩体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技术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桩体的损坏。

3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桩基技术管理小组与技术小组,来有效监督现场的施工情况,指导施工技术操作,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施工技术规范操作,实施施工管理责任制,合理划分具体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责任意识,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完善奖惩机制,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施工效率;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分析施工技术的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防控方案,减少技术问题的出现,保障整体施工质量;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技术监督管理力度,引进信息化的监督技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监督,如PLC控制技术、物联网信息采集、BIM模拟技术等,提升现场技术管理效率的全面性。

3.2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为了保障高层建筑桩基的施工质量,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创新施工方法,明确施工工艺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施工方需要完善施工方案设计,保障施工方案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同时需要创新施工方法,提升桩基工艺水平的。例如,在护壁钻孔灌注桩基施工中,需要保障技术流程的规范性,并做好清孔作业,同时要明确施工要点,保障桩身质量,确保承载力大小符合设计要求。

3.3提升人员综合素养

施工人员是施工技术的直接操作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培训活动,具体的培训内容需要依据实际的施工内容来确定,保障培训活动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提升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并对其自身技术行为进行有效性规范与约束;要强化安全教育,保障施工人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从而保障桩的完整性,并对桩身的倾斜度进行有效控制,保障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

桩基础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它关系到建筑的基础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是保证建筑不会因为沉降等问题而产生偏移等不良影响的前提条件。对于桩基础技术,施工单位应结合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保证效率、质量及经济因素都能在控制范围内,从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顾保利.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22(1):188~189.

[2]徐浩龙.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8):140-141.

[3]闫艳清.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21(6):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