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峰"成长记——小班入园焦虑个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2

"俊峰"成长记——小班入园焦虑个案分析

高洁

喀喇沁旗王爷府学校 024421

摘要:在刚上幼儿园时很多孩子会产生恐慌,压抑,焦躁,不安等心理不适,这种因与新环境不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问题,在心理学上称之谓"幼儿分离性焦虑",即"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每年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托班或小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对幼儿入园焦虑,教师首先要分析孩子入园焦虑的原因,是有生活自理上的困难,交往方面的疑虑,还是其它方面的因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孩子的天性本是活泼的,爱说爱笑的,但有些小朋友入园情绪比较焦虑,爱哭且喜欢独坐,不参与活动也不愿同伴交往,性格比较孤僻。对于3-4岁初次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集体社会生活的开始,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变化。在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多处对幼儿适应能力做出要求,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入园后快速适应园中生活,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令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是家长和教师所期盼的事情。然而,小班幼儿在刚进入到幼儿园时,多数无法融入到群体生活中,在幼儿情绪方面,生活习惯方面以及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沟通上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入园生活,一方面既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又可以减轻幼儿,家长的焦虑,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园的一日常规生活尽快步入正轨。本文对本校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的整体适应情况以及个别幼儿在入园适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从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案例分析,通过呈现具体的案例,对幼儿出现的行为进行更加深入地表述和原因分析,描述小班幼儿在入园中关于情绪,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方面上存在的问题,从中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幼儿出现不适应现象的原因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在接手个案汪俊峰小朋友后,我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及其生活背景,找出原因采取了一些措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使俊峰有了一些变化。

关键词:"俊峰"成长记;小班;入园焦虑;个案分析

  汪俊峰,三岁半,男孩。是今年新入园的小朋友。新生报名与家长第一次接触时,通过与妈妈的交谈我对俊峰有了初步的了解:孩子年龄小表达不清,不喜欢与人交流,家长希望老师多开导教育。于是我决定要全面观察和了解他。

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俊峰很爱哭,与同伴交往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活动,动作发展不协调,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太好,对活动和有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跟家长沟通后了解到,孩子是妈妈一人带大,日常事务都由妈妈包办,活动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许做这不许做那,怕有危险,因此形成了他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我根据观察和了解制定一些措施。

多与他交流谈心,帮助他排除焦虑的情绪。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心与信任,帮助孩子战胜胆怯心理。鼓励他大胆尝试,使他获得成功体验。

开学来园,俊峰给我的印象是爱哭,无论上课吃饭午睡,一空或游戏一停,他就哭着找妈妈。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了,只有他在不停地哭。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他停止。上课时,他站在门口,不回座位,要找妈妈,为了不影响全体小朋友的情绪,我只好暂时顺从。

   为了让俊峰尽快地消除这种焦虑情绪,平时我耐心地多与他交谈、做游戏、抱抱他摸摸他、活动中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奖品鼓励他,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他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他的陌生感。

午睡是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他能午睡,也为了照顾全体幼儿不被吵醒,我让他像同伴一样,做好睡前准备工作。为了安抚情绪我允许他从家带来自己喜欢的娃娃陪他一起睡。有了娃娃陪伴他虽不睡但不哭了,我允许他坐着但不要出声,累了可以躺下歇一会。慢慢地,他能睡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了。睡不着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哭了,话也多了,能安稳的午睡还能主动和我说说家里的事,通过跟家长沟通也了解到,他在家中也能主动讲起幼儿园的事。对于像俊峰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需要耐心和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才能逐步让他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户外游戏《抱球弹跳》,班里的小朋友都随着音乐活动。只见俊峰小朋友抿着嘴,两只小手紧紧的抱着球,怎么跳也跳不起来,最后他干脆不做了站在一边哭了起来。

   这时我想到俊峰平时走路不稳、动作发展不如其他幼儿,这游戏对他来说确实有困难,如果他总是失败,就会失去兴趣和自信心。怎么办呢?活动结束休息时,我在地上放了一个轮胎,让他尝试半跳半迈过去。他成功了, 我微笑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也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俊峰的信心大增。他不停反复练习着跳,还时常举起双手,非常兴奋。

 尽管他的动作还不如其他孩子,但较自身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离园沟通中,他的妈妈说:“俊峰回家很高兴,叫我在地上画圈让他跳,而且跳得满头大汗……”听了妈妈的话,我很欣慰,这已经达到我最初的目的。

   在后期的户外活动中,俊峰已经不是观众了,能够主动参与游戏,在和同伴游戏中,他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体验到了战胜困难的成功感,自信心大增。活动中再也听不到他的哭声了。从俊峰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幼儿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我要继续不断的探索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规律,成为幼儿健康路上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1]黄志敏.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个案研究与分析[J].学前课程研究, 2007(7):2.DOI:CNKI:SUN:XQKC.0.2007-07-010.

[2]刘婧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观察和评价——从霍妮焦虑理论分析[J].亚太教育, 2016(15):2.DOI:CNKI:SUN:YATA.0.2016-15-006.   

[3]张超,李静.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分析与对策思考——以青州市北关初中附属幼儿园小四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8):2.

[4]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9(12):23-23.DOI:10.3969/j.issn.1005-3476-B.2009.12.008.   

[5]张立华,杨雅清.试论如何消除幼儿入学焦虑——以幼儿入园焦虑咨询个案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 2016(7):4.DOI:10.3969/j.issn.1009-010X.2016.1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