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持教授外治法治疗湿疮病案举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2

吴耀持教授外治法治疗湿疮病案举隅

方慧琪,颜利华,吴耀持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07

摘要:湿疮病症为临床中较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导致患者产生此病症主要因素为外邪入侵,同时还包含患者脾肺功能失调等内因,进而通常促使患者有皮肤潮红、肿胀、瘙痒、水泡、丘疹、糜烂、流滋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影响均明显较大,同时此病症易反复发作,加剧不良影响。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可采取方法有多种,吴耀持教授认为肺功能失调可促使患者产生湿疹,需以调理肺促使其病症有效改善,具体治疗时需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采取外治疗法时不拘一格,将多种治疗方法有效结合并确保用药精准、取穴精简等,进而促使患者病症改善效果与效率均明显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吴耀持教授对湿疮患者采取外洗、放血、耳穴、针刺等多种治疗方法,患者经此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对此本文将以此展开具体研究,旨在促使后续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外洗法;放血疗法;针刺疗法;湿疮

在进行湿疮病症中医外治法治疗研究过程中,通过及时利用案例进行相关治疗措施具体研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辩证治疗基本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将多种治疗措施高效结合,进而高效促进患者病症改善,还有助于促进后续治疗分析、完善等。本次所选案例采取治疗措施主要有外洗、放血、耳穴、针刺等,对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各治疗措施在湿疮治疗中具体作用性。

一、中医对湿疮病症认知

《黄帝内经》中记录有“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的言论。湿疮病症产生与湿热之邪入侵密切相关,患者通常有肺胃湿热症状,进而促使皮肤受累,促使患者皮肤瘙痒感明显。子午流注凌晨3-5点为肺经循行时段,患者易在此时瘙痒加剧,由此可进一步表明患者有肺经燥热症状,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而患者易产生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加剧对其不良影响。在对其实施治疗时还需及时以清肺热、清胃热为基本宗旨,进而促使患者病症可高效改善。

二、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疮具体措施

1、外洗法治疗湿疮具体措施与效果

在进行湿疮中医外治过程中,外洗法是较常见治疗措施之一,所使用中药材成分主要包含苍耳子、苦参,同时还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适量增加蛇床子、地肤子等。苍耳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中;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湿热下泄等作用,同时还有抗菌、抗炎效果,可促进湿疮症状高效改善;地肤子具有清热燥湿、利尿解毒功效,蛇床子具有祛风燥湿、杀虫及止痒等功效。以上中药材均对促进患者病症改善具有明显作用,通过以外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促使药效直接作用于患者病患处,促进其症状改善效率进一步明显改善[1]

2、放血疗法治疗湿疮具体措施与效果

放血治疗法为中医治疗中较常见一种,主要是对患者耳尖部位实施穿刺,促使少量血液流出,1耳/次,1次/d。中医认为湿疮可能与体内湿热、气血瘀滞等有关,耳尖放血疗法有助于疏通经络、清热解毒作用,对改善患者体内毒素、促使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在进行放血治疗过程中,除可以耳尖放血外,还可进行委中穴、少商穴放血等,其作用机理相同。

3、耳穴疗法治疗湿疮具体措施与效果

耳穴疗法主要是指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来调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缓解其症状,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医生在对其实施治疗时,主要对患者心、肺、脾及交感穴位等进行治疗,其不仅可促使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改善,同时还可对患者身体免疫功能及心、肺、脾、肝等脏腑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进而促使患者湿疮病症改善效率进一步显著提升[2]

4、针刺疗法治疗湿疮具体措施与效果

在进行湿疮病症针刺治疗时,《灵枢·经脉》中取合谷穴、列缺穴为主穴位,同时对阴陵泉穴、足三里穴、血海穴、曲池穴、太冲穴、风市穴及百虫窝穴进行联合针刺,合谷穴、曲池穴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列缺穴具有清肺热、利水渗湿作用,阴陵泉穴具有清热利湿作用,足三里穴可健脾胃、疏通经络等,血海穴具有养血润燥作用,太冲穴可疏肝解郁,风市穴与百虫窝穴均具有祛风湿、疏通经络等功效,通过将以上穴位联合用于患者病症治疗中,可促使患者症状及身体循环功能均明显改善[3]。针刺治疗还可投广告对神经组织有效刺激,进而促使患者免疫系统不断改善,进一步促使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结束语

在进行湿疮病症中医外治时,其治疗措施不仅作用显著、作用面广,同时安全性高,不易促使患者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相关药效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病灶处,促使治疗效率也显著提升。吴耀持教授在进行湿疮外治过程中,充分发挥辨证治疗基本原则,且根据治疗措施特点合理选择,不拘一格,促使治疗效果与效率性进一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延涛. 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乡村医药,2023,30(2):76-78.

[2] 刘立伟,李玉坤,李强,等. 湿疹源流、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古代文献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2):1-3.

[3] 全佳,赵丽丽,李经纬,等. 从脾胃论治小儿湿疮[J]. 中医学报,2022,37(6):113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