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运用研究

段福海

武定县人民医院 云南武定651600 

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抛硬币方法,分组本院所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6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外固定器治疗,观察组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对比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的运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运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可推荐。

关键词: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优良率;并发症

社会进步,行业发展,因建筑行业和交通运输业引起的突发事件较多,极易造成患者骨折,如四肢骨折。四肢骨折表现出多样性特征,骨质缺损严重,难以愈合,甚至部分患者为多发性骨折,这些因素都是临床治疗难度变大的原因。传统外固定器操作比较复杂,不少患者不认可其价值,现临床普遍推广的组合式外固定器可弥补传统固定器不足,简单与灵活特点明显,可更好的提高治疗有效性,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1]。本文着眼我院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意图佐证组合式外固定器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本院收集四肢骨折患者62例为样并开展抛硬币法分组,各组31例。对照组:男女数分别是16例、15例,年龄分布20~68岁,均龄(45.17±4.91)岁;类型:胫腓骨骨折10例,肱骨干骨折11例,胫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2例。观察组:男女比14:17,年龄22~67(45.22±4.88)岁;类型:胫腓骨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13例,胫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2例。比较基本资料,两组资料均衡(P>0.05)。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同意,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四肢骨折。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外固定器治疗法:科学麻醉,骨折复位,骨折两端穿钉部位确定,安装外固定架并根据患者感受进行调整,直至复位满意,拧紧锁钮,如果患者皮肤软组织出现缺损,局部肌瓣转移覆盖植皮,清创并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抬高患肢,观察患者钉眼皮肤护理,指导关节锻炼,调整固定架,要求患者定期复查。

观察组行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法:根据患者骨折开放程度和复位难度,有效闭合复位,针对闭合骨折患者,需保护骨折且不剥离软组织,控制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对于开放骨折患者,消毒切口,适当扩大伤口并暴露骨折端,C型臂辅助成功复位,结合实际确定进针位置,注意躲避重要血管和骨折线,内固定骨折端,组合式外固定器外固定骨折处,而对于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从原手术伤口切入,取出内固定材料,清理瘢痕组织和骨腔边缘骨质,复位进针内固定处理,组合式外固定器外固定骨折部位。

1.3观察指标

围绕优、良、差等级评定固定疗效,如果患者固定后可正常行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记入“优”,如果患者固定后行动相对正常,需辅助拐杖,关节功能改善,生活基本自理,记入“良”,如果患者固定后行动不便,存在骨畸形现象,骨折愈合差,生活无法自理,记入“差”。优良率计算方法是优率和良率之和。具体记录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畸形。

1.4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代替方法百分比,x2检验;在SPSS26.0软件中分析,α=0.05做研究检验标准,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优良率的比较

根据表1治疗结果分析,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对照组

31

12

10

9

70.97%

观察组

31

15

14

2

93.55%

X2

5.415

P

0.020

2.2并发症的对比

具体并发症情况与发生率如表2所示,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畸形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31

4

1

2

22.58%

观察组

31

1

0

1

26.45%

X2

5.167

P

0.023

3讨论

传统外固定器需要应力遮挡,在实际四肢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时间较长,遮挡作用更加明显,不利于骨折愈合,甚至造成延迟愈合现象,增加感染并发症。组合式外固定器因刚度、强度、稳定性好、操作简单被普遍用于骨折治疗中,构成有固定针、固定夹、连接杆三方面,全针和半针相互结合固定,多个方位固定,构建三维立体结构,可发挥稳定的固定作用[2]。早期关节负重与功能锻炼是快速分泌关节内蛋白据多糖成分的重要前提,降低关节软骨面蜕变速度,避免患者出现诸多术后不良并发症,此时,术中应用组合外固定器治疗,能够方便处理伤口和创面,不会增加患者创伤性,促使骨折愈合,为早期锻炼奠定基础,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除此之外,组合式外固定器便捷拆除,避免患者二次手术受到创伤,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痛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3]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更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式外固定器操作简便,对患者早期术后功能锻炼有利,发挥优质固定作用,不需要采用其他固定装置即可完成相应治疗工作,以防术后感染,对患者术后伤口良好清洁具有理想作用,利于患者术后骨折端有效愈合,减少患者周围组织损伤性,保护骨折端周边软组织,维护骨折端血液流动,对患者骨折愈合十分有利,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4]

综上所述,组合式外固定器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比较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博.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8):31-32.

[2] 常立超.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20,28(9):50-52.

[3] 帕尔哈提·瓦哈甫. 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7,63.

[4] 李振超. 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于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4):46-49.

作者简介:姓名:段福海(1978年6月~) 民族: 汉族 职称: 主治医师 学历: 本科  主要从事:临床骨外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