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3

管理会计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刘春红

湖南新宁夫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湖南邵阳 427000

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职能的增强及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内部控制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规模、内部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随着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注重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性,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这不仅提升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还使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决策中,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重大经济决策提供管理建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作用,为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运行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正确性,确保其行政管理职能的增强和公益服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管理会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应用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管理会计一系列专门方法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对单位内部管理各项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修正执行偏差,促使各业务活动实现预定目标。同时,单位管理层能够通过管理会计所掌握的客观翔实资料,开展定量定性分析,提高对单位未来长远发展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加强管理会计实践应用,不仅能优化配置、节约利用资源,同时也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进而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促使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能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

1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管理会计,全称是成本管理会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部分。管理会计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学科,经过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其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创造经济效益和优化事业单位决策等方面的建树,使其理论地位不断提升,逐渐与财务管理一样,成为从传统会计理论中单独分离出来的理论学科。管理会计这一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是由英格兰的利曼纺织厂首创提出并发展应用的,再慢慢由铁路行业推广至各行各业,并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传入我国。虽然我国引入管理会计的理念相对较晚,但追溯五千年中华文化,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早已有之,其中不乏许多独创的尝试和成果。早在周朝的《礼记》中,就有许多关于财务和会计管理相关的记载,而在古书《史记·货殖列传》和《生意世事初阶》中,也有很多知名商人和大货殖家的事迹记载,为后人提供了较好的从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借鉴参考。

2管理会计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能够有效地为预算和决算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和监督保障。随着我国财政资金压力的不断增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模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施管理会计就成为迫切的需求,它可以利用财务信息与业务情况综合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财务信息,规范管理流程,落实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会计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充分发挥单位的服务职能。

2.2可以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的职能不断拓展延伸,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业务数量规模及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给单位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以管理会计工作体系的建立实施,尤其是财务、管理会计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对业务活动开展实施过程中的各类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等进行系统的整合分析,增强单位对于业务活动效益及风险的评估分析,进而科学地制定决策,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因素,提升整体运转管理效率。

2.3有利于提高财政性资金的配置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整合后的信息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对单位的成本进行控制,厉行节约原则对财政性资金进行结构优化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闲置。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化,加强对日常的管理,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3管理会计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困境

3.1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管理会计是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的一种管理新模式。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若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针对性、有效性与可执行性不强,管理会计的任务与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受原有管理体制影响,绝大多数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单位开展工作“无章可循”或出现廉政风险;没有严格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导致预算编制不精准,盲目争取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无法可依”,主观随意性大。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无法满足科学编制预算的要求,离标准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还有差距。大多数单位未将自有资金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对该资金收支执行缺乏监督约束手段,造成单位沉淀资金规模逐年攀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3.2预算管理控制不全面

预算管理控制不全面是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之一。个别事业单位虽然了解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发挥的职能与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预算的认知不够全面,只是简单地迎合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的实作,认为实施预算管理等同于衡量管理水平的方法。有的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本职工作,预算只是现金收支的控制与计划而已,可以由财务部门来负责。这种片面、错误的认知可能会造成后续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此外,个别事业单位会选择照搬其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却没有结合事业单位内外环境需求综合考量适宜性,导致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与事业单位实际运营相互脱节,无法真正发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应用价值。

3.3预算管理方法单一

虽然管理会计可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供多种操作工具和方法,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实际应用程度不高,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即使构建了预算管理组织或设置了预算管理专职岗位,但在预算编制时依然采用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等,也就是根据各预算部门的历史数据进行比例调增调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同样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变数或风险,需要事业单位在更多的业务领域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管理会计工具,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做出精准预测,而这种单一化的预算编制方法,明显难以与事业单位运营的动态变化情况相适应,从而加大预算执行偏差。

3.4缺乏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财务会计专业能力,还需要对本单位的具体业务详细了解,具备前瞻性素质。因此,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需要有更高的站位和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推进管理会计应用进程。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素养本就不高,知识储备较为陈旧,缺乏积极学习的思想认识,较少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从而导致向管理会计转型的专业人才更加匮乏。

4管理会计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4.1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有效发挥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效益,其管理者应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要求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通过宣传、学习、培训等,使业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内部控制知识,并通过制度明确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在内部控制、管理会计中的职责与义务。首先,从管理会计角度出发,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通过推动财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识别行政事业单位潜在风险,为管理层决策、风险防范出谋划策,并从财务与非财务角度建立起管理决策数据模型。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决定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应从自身管理需求、业务流程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再次,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发现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差异、管理漏洞、潜在风险后,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第一责任人予以追责,使行政事业单位形成公平、客观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工作氛围。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起财务预警体系,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及时识别出管理会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通过风险评价与监控手段,从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避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为完善管理会计积累经验。

4.2强化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单位要树立货币时间价值和成本效益观,合理控制优化现金流,提高财政资金的流动性,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单位要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到人的预算管理机制,将支出进度纳入考核内容,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全过程有机嵌入绩效管理,开展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优化资金拨付流程,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及支出效率,确保预算和绩效目标如期实现。财政部门要将支出进度与绩效结果作为安排下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执行进度慢、绩效差的单位或项目,核减其预算,促使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以及支付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查处违法违规支出以及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4.3利用管理会计工具量化战略目标

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战略管理,通过运用单位的人力资源,汇集经济、环境、文化等领域的信息,通过协同工作为单位创造战略上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价值。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事业单位的做法,利用战略地图绘制战略规划。战略地图基本上分为四个部分: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首先,在财务层面对事业单位的目标进行明确,精简成本的同时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服务。将精简成本的途径进行细化分解,对偏差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措施逐步实现战略目标。其次,对服务对象进行细分,明晰各类服务对象的需求,使单位制定的财务目标能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相协调,制定缩减差距的进度表,将产生的差距按进度逐步缩减,实现价值最大化。

4.4全面整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

在系统功能全面落实后,要制订明确的工作计划,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动用整个单位的人员力量,尽快完成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录入工作。通过财务系统强大的计算和整合功能,收集好有利于国家发展、事业单位转型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核心资料与财务数据。将后续的整理工作,按照其特性和需求部门做好职责划分。例如,由工勤部门负责整理车辆调度、维修保养和保险等账目备份。由后勤保障部负责记录物品采集数量、单价、消耗周期和出入库等记录备份。在管理会计无法通过系统调取财务和管理数据时,由相关负责人出具过程数据,辅助其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4.5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管理会计队伍的综合水平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完成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对管理会计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明确认识到其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学会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对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绩效考核优化的着力点,从而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对员工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的胜任能力进行考核,招募管理会计人才、业务财务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4.6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针对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当优化内控环境,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通过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的明确划分来避免权责集中或职能交叉引发的弊端,避免因一人担任不相容职务出现的舞弊行为或权责不明引发的管理混乱问题。事业单位应当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树立风险意识,合理设置风险控制点,加强对财务与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与全面控制力度;事业单位应当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结合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强预算执行力度,落实预算管理成效。

结束语

管理会计工作体系作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关键内容,无论是对于提高决策水平,还是提升管控质量,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单位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对管理会计工作的认识,结合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实际,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优化管理会计具体措施,科学地选择运用会计工具及会计方法,升级改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报告质量水平,进而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工作体系作用,促进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屈小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09):22-24.

[2]李翠香.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2,(12):80-82.

[3]董嘉璐.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2,(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