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3

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和传导机制

夏正洋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264209

摘 要:共同富裕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发展;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制度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根据刘培林等人的观点,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丰富和充实,还涵盖了精神层面的自信和自强,以及环境宜居、社会和谐、公共服务普及等方面。

王海燕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有机统一。从“富裕”角度来看,共同富裕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进入多维度丰盈阶段;而从“共同”角度来看,则是全体人民参与建设和享受果实的丰盈。需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非要求所有人同时达到某种程度上或时间上相等的财富水平,合理存在差异是允许的。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不断融合,在经济中崭露头角并对促进共同富裕产生实践相关性的是数字普惠金融。谢绚丽等人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刺激创业行为,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此外,关斐等人指出通过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增长。胡芸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推动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张贺和白钦先观察到数字普惠金融对改善低收入群体所遭受的金融排斥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然而目前少有研究直接定量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陈慧卿等人认为,在减贫和增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有显著效果,因其提升了长尾客户群体使用金融服务的意愿并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

总之, 数字普惠金融具备促进共同富裕的潜力,然而对其具体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尚缺乏定量研究。

一、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探索与发展理论发展

(一)共同富裕思想探索

毛泽东认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平稳发展,才能确保农业、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1953 年 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理念,指出: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便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因此,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联合,逐步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农业要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实现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共同富裕思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丰富了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领导的金融事业起于人民、兴于人民,根本上是人民的事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金融发展的普惠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这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道路的显著区别,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充分体现。

(三)当代共同富裕思想行进

新时代的“新”之所在,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在于确立了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安排,踏上了新的征程; 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更多地倾向于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的整体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2]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一)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为了应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战略举措。首先,要积极构建新的增长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形成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其次,要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援助。这种援助可以通过横向转移支付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来实现。我们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各类援助力度,并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和公共事业等领域,以实现区域间公共物品的均等化,并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同时,还应鼓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提供资源捐赠和项目投资,并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引进人才。

(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在处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时需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是实施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的权利分置,并进行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改革等。通过“确权颁证”、“还权赋能”、“同地同权”和“同权同价”等具体改革举措,可以构建统一的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权收益。其次,应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化发展,优化农村创业和就业环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要不断提高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持与鼓励程度,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在农村中培养具备发展现代农业和推动创业事业能力的中坚力量。此外,还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拓展其他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方面下功夫,积极支持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打造农产品品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为了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面,需要建立规则公平、过程公正的制度。初次分配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整劳动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要加以处理,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机制的干预程度,并尽可能减少寻租性收入[3]。最后,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要完善相关体制,加强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降低城乡、行业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壁垒,促进实现同工同酬原则,并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和机会均等化。此外还需推进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遗产税等多个领域的税制改革工作,明确整体改革框架,并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将税制改革置于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中,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4]

三、结论

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理念的进一步诠释,探寻基于中国经验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理念,并非是要向世界推销中国模式或中国话语,它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性反思。在这人类文明大变革时代[5],当代中国人应当而且需要发出中国思想文化应有的声音,努力建构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通过中国思想话语的创建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更深层次推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当代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龚云.论晚年毛泽东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 福建党史月刊. 2003(06)

[2]郭丽娜,苑世强.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的三个视角[J].社科纵横. 2009(07)

[3]黄朝余.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之比较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06)袁明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发展轨迹探析[J].改革与开放. 2014(21)

[4]黄家茂,孔婷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06)

[5]李抒望.共同富裕:总设计师的设计主题——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J].前进. 2004(07)

[6]梁巨龙,吴晓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樊文娥.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执政理念[J].山东社会科学. 2005(11)

[7]梁云.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8]王新建.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4)

[9]王永恒.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张海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特征[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朱兰.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考察[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1] 龚云.论晚年毛泽东对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 福建党史月刊. 2003(06)

[2] 梁巨龙,吴晓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樊文娥.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执政理念[J].山东社会科学. 2005(11)

[3] 梁云.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4] 王新建.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4)

[5] 张海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本特征[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