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施工技术

王浩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200

摘要:电力事业飞速发展中工程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迎来新巨大挑战。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施工存在技术难度大、设计路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施工技术做好优化措施,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开展设计施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该文研究分析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特点,总结10kV配电线路施工关键技术,探讨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10k配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是最为普遍的项目之一。该工程应用广泛,涉及内容多,现场复杂并且质量要求高,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又非常多,因此,电力相关单位需要对该类工程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同时重视工程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目前,10k配电线路的施工还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力相关单位重视其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是施工的重中之重。

1重要性

配电线路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合理的线路布置和优化的施工工艺能够降低配电损耗、提高配电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良好的线路施工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故障和停电风险,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项目的特点

(1)施工地点多。配电线路需要将电能从发电厂分配到每一位用户家中,但是发电站的位置都较为偏远,导致电力工程配电线路长、地点分散,因此施工地点多。(2)施工环境复杂。部分线路工程的架设需要经过山林、湖泊等地方,这增加了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的复杂性。(3)线路交叉。部分小型城市配电网规划不合理,导致线路交叉配电十分普遍,这增大了施工风险。交叉线路会导致电源点分散、数量多,极容易出现低压反供电的情况。

310k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

3.1基础施工技术

稳定工程建设中的杆塔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需要保证杆塔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变形、倒塌等影响具体电力工程建设的情况,这也是电力工程线网管理的重点。在基础施工中需要从施工现场情况、电力工程施工要点入手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式。基础施工中岩石嵌固工程的目的是降低施工成本,但是这一技术对抗拔承载力的要求较高,只能在覆盖层较浅的地段施工。施工前要进行岩石试验,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电力工程的阶梯形基础施工具有较强的刚性和抗压性特征,在工程施工中应用范围较广。施工前需要做好模板浇筑,将埋置点设置在混凝土、较深的位置,不能在流沙区域。若是发现施工位置的吃力较深,作用力过大,可以采用灌注方式施工,在浇筑的时候要对混凝土混合比进行优化,确保工程质量。大板基础具有底板薄而大、埋设浅、钢筋数量多的特点,可以应用不易成形的塔位,例如土粉细砂塔位。复合式沉井一般是上下两层,上层是方形台阶基础,下层是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适合应用于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施工中需要关注水位对混凝泥土浇筑的影响,当水位较高时要用井箍将外围水分隔开,且在水泵抽水时填充一些较大的石块。

3.2杆塔选型

电杆按材料分为三种,分别是砼杆、钢管杆及角钢塔。设计人员在杆塔设计的过程中,应通过专业知识针对配电线路的电压、导线、施工位置的地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同时,还应考虑到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全面分析对比后,选择合适该工程类型的杆塔。在选择杆塔时,应避免形式过多,针对于10k配电线路的工程,通常情况下选择砼杆较多,砼杆的横截面有多种形式,例如环形、方形、八角形等,其中,环形是较为常见的类型。砼杆有等径环形及锥形两类,在10k配电线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是锥形杆。钢管杆和角钢铁塔具有高强度、高度高、跨度大、占地小等优点,其可以在长距离、大跨度线路中有效保障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尤其在跨越江河湖海、公路、桥梁等特殊现场使用较多,相对于砼杆施工成本也高,在实现造型美观、安全的同时能减少占地空间的使用。

3.3电力10kV配电线路施工管理

10kV配电线路施工管理要坚持科学性、简易操作的原则,配电线路施工重点加强架空线路、结构部分与带电作业控制。通过分层法设置质量控制点,排列法统计分析质量问题,施工作业流程标准化管理,有效保证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质量。电力工程中项目施工要保证科学性原则,施工失误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充分遵循科学性原则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图2为配电线路完成图。10kV配电线路施工主要内容是电缆敷设安装,项目施工中需要合理分析施工区域用电需求,不同配电缆型号配电能力不同,全面分析区域用电需求才能确保安装电缆满足当地用电需求。配电线路工程对周边区域用电情况造成影响,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发生断电时会对地区经济活动造成很大损失,配电线路施工要遵循简易操作原则,避免对后期工程抢修维护造成影响。电路维修工作人员面对复杂性较高的电路不能有效检查维护,遵循简易操作原则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查操作,降低配电线路维护的难度。大部分10kV配电线路工程需要在城市外围施工,需要遵循简易施工原则降低施工难度。10kV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察,能否获取全面的信息是影响配电线路工程实施的关键,需要对配电线路高差等重要数据详细勘察,严格按照流程保证勘察工作科学性。防水工程是10kV配电线路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高效的防水工程可以保证面临洪水等自然灾害稳定供电,10kV配电线路防水工程需要开展土方与排水沟开挖,保证线路架设施工水流不会对配电线路造成影响。排水设施受到水流冲刷侵蚀导致损坏,需要针对塔杆附近土体情况合理选择护壁材料,在土质为强风化岩石区域可利用浆砌方式防护。

3.4环境友好施工

在配电线路施工中,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土壤保护,确保施工的可持续性。这些环境友好施工措施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配电线路施工的实践与创新不断推动着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施工组织与管理、智能化施工技术和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技术在配电线路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利用智能化施工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注重环境友好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5对10k及以下配电线路进行分段维护管理工作

对10k及以下配电线路进行分段维护管理工作,是指将10k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按照不同条件划分为若干工作段,从而将其落实给各维护人员,确保整体配电线路都有人进行维护管理。尤其是对于自然破坏问题来说,分段维护管理,不仅可以在人为维护管理的作用下,降低自然破坏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及时掌握配电线路的运行环境情况,提前做好配电线路的维护与预防。

结语

配电线路施工是电力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线路施工的关键工程技术和控制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以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未来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并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亮,高文翔.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12):232-233.

[2]唐昕杰,张侃.10kV配电线路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10):218-219.

[3]黄保聪.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配电线路冬季施工[J].建筑技术研究,2021,4(5):5-6.DOI:10.12238/btr.v4i5.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