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9
/ 3

分析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莫双铭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就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羟氯喹治疗。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羟氯喹治疗后,病情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羟氯喹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羟氯喹;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hydroxychloroquine on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hydroxychloroquine was administered to them. Results: After hydroxychloroquine treatment,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mproved obvious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hydroxychloroquine has obvious effect and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hydroxychloroquine; Rheumatoid arthritis; Adverse reactions; influence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以关节软组织积液、压痛肿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些患者往往会因疼痛而活动受限,如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神经或血液系统就极易受到损伤,最终引发关节畸形等问题,降低生活质量。在此病的治疗中,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旨在减轻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主要就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5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1:14,年龄区间为35至74岁;观察组男女占比为12:13,年龄区间为36至76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资料齐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所用药物过敏史;精神疾病史;认知、交流功能障碍。通过对患者年龄等资料的对比、分析,未发现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非甾体抗炎药物,或是予以甲泼尼龙片,每天用药量为4-8mg,对症治疗,包括钙剂等药物。对照组实施来氟米特片治疗,每次用药量为10mg,每天1-2次,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前提应用羟氯喹治疗,每次用药量为200mg,每天2次,持续治疗3个月。(国药准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根据相关标准合理判定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治疗落实后,患者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超过75%,潮湿等刺激因素下无复发;有效:治疗实施后,患者关节活动有一定改善,临床症状消失30%-75%,潮湿等刺激因素下症状偶有发作;无效:治疗落实后,患者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变,症状消失低于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还需患者有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仔细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9(76.0)

5(20.0)

1(4.0)

24(96.0)

对照组

25

9(36.0)

8(32.0)

8(32.0)

17(68.0)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将羟氯喹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组别

n

白细胞下降

胃肠功能紊乱

皮疹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4.0)

1(4.0)

1(4.0)

3(12.0)

对照组

25

1(4.0)

1(4.0)

0(0.0)

17(8.0)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发病机制复杂,认为与病毒感染、遗传、激素水平异常等有一定关联。同时,受雌激素生物利用度下降的影响,30-50岁女性就成为了此病的高发群体,不仅会降低活动能力,且生活质量也较差。有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性较大,患者极易出现关节障碍、关节畸形情况,情况严重的患者终身残疾风险较高。另外,此病也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眼角膜,当眼睛受损后,就极易导致结膜炎、巩膜炎等疾病;脏器功能受损,则极有可能引发心脏病、肺间质病变性肺炎等疾病。相关研究指出,炎性细胞因子增生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此病的治疗中,抗炎、抗风湿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有羟氯喹、来氟米特等,但单一用药作用机制受限,远期疗效就难以达到理想化。来氟米特是一种免疫制剂,可对二氢乳清酸脱氧酶活性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阻碍T细胞增殖。有研究指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来氟米特,可对络氨酸激酶活性进行医治,抗炎、抗感染效果明显[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来氟米特单一应用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可能与来氟米特起效较慢有关,长时间应用可提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对机体的肝糖代谢功能造成影响,降低治疗效,故临床建议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羟氯喹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药物,可经酸性细胞的细胞质干扰细胞功能,抑制自身抗原与Ⅱ类组织复合物的结合,免疫抑制效果明显。同时,此药也不会破坏外来病毒,或是细菌的抗原免疫反应。羟氯喹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促进溶酶体抑制酶活性稳定性的提高,炎症介质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另外,此药能够抑制肥大细胞的产生,阻滞其释放更多组胺,降低白细胞趋化效果。羟氯喹的合理应用,可阻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敏感细胞RNA转录及DNA复制,达到抗增生的效果。相关研究显示,将羟氯喹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可对关节病变位置的细胞增殖起到阻断作用,进一步促进炎症的改善,减轻患者的疼痛[2]。也要研究指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羟氯喹,患者的关节肿胀、压痛等症状得以建筑减轻,这与此药的生物利用率高、机体耐受良好有一定关联[3]。羟氯喹也能抑制滑膜组织异常增生及炎性反应,促进了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速度的加快,减轻了软骨组织损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来氟米特与羟氯喹的联合应用,可结合各靶点对免疫反应进行阻断,发挥协同效应,与单一用药相比,疗效更加理想。相关研究指出,将羟氯喹、羟氯喹联合来氟米特分别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后,前者有效率明显低于后者,且CRP、ESR等水平也明显较低[4]。提示,上述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加快患者病情的改善。本研究显示,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将羟氯喹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反观对照组则相对较高,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说明,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羟氯喹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综上,类风湿关节炎是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特征主要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体现,滑膜组织炎症是诱发此病的常见原因,当患者骨质被破坏后,就会形成关节软骨,从而导致关节畸形情况的发生。在此病的治疗中,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及药物,治疗旨在对病情发展进行控制,进一步促进关节功能的改善,解除活动受限,期间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以从根本上确保治疗效果,这也是改善预后的关节。而羟氯喹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此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患者不易产生不良反应。但想要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建议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这也有利于加快患者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限制,即样本量较少、时间较短等,想要进一步证实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如不良反应等方面,就需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国铨,叶凤,郭峰,等.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羟氯喹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6):507-509.

[2]徐丽玲,朱华群,钟华,等.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伴随疾病和用药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1(25):81-86.

[3]叶杨,杨南萍,高晓梅.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38(5):514-519.

[4]费信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变化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9,29(8):99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