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 2

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

田原嫄,宋雪莹

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创新活动与高等教育

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创新突出体现在三大领域:学科领域(表现为知识创新)、行业领域(表现为技术创新)、职业领域(表现为制度创新)。

1.1  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生前总结20世纪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在培养人才创新本领的时候,不能忽略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取得持续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

1.2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与创新理念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竞争力以及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外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世界各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如下:

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与教育(S.T.E.M[1])。SScience.TTechnology.EEngineering.MMathematics)一直普遍存在于欧美国家的教学体系中,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上台后更是尤为重视(如图1所示),推出了旨在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的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

https://pic1.zhimg.com/80/v2-0be76bd8b8103e7335b868e18235e3a4_720w.webp

1 奥巴马在FLL比赛现场听学生讲解

鼓励和提供创新活动的文化氛围和便利条件。大学文化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导向的,是由清晰的使命感所统一起来的高水平的参与(engagements)、期望(expectations)和标准(standards)。美国高校创新文化提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尊重科学、重理性分析与经验判断[2]

培养自主的创新意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美国率先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培养目标在相互效仿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2  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要点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在其所在行业的领军人士。创新型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人的独立性是一种不依赖外力、不受外界束缚、能够独自进行思考或行动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的独立性和认知的独立性两方面。

有旺盛的求知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好奇心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科学上最重大的原始创新大都是有好奇心推动的[3]”。

直觉或洞察力。观察是认知事物的开始,也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从一定角度上讲,不会观察,就无法开展科学研究。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应当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4]。”

具有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专注某个感兴趣的问题。科研工作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科学家只有经过困难艰苦的探究和摸索,才能得到预想的成功。

工作有条理性、准确性语言个性。提升说话的逻辑型和条理性,首先要增强逻辑思考能力,再强化语言的逻辑组织能力,最终提高逻辑性、条理性。语言有个性和共性之分。

有丰富的想象力,直觉敏锐,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性趣。任何科研成果的出现都是创新,它包含新的概念、新的规律、新的假说、新的理论、新的工艺、新的产品等。

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幽默是自信的一个标识。幽默的人心理大多很健康,因为幽默的对象通常是自己。幽默感应该是智慧的体现。

3  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法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通过教育体系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式教育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育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图

2所示。

2 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原理图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学习。创新是需要人在非常专注、热爱的事物上才会有的。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和对教学的不同需求,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为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因材施教和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落到实处。

工作室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相同的工作时间,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也能做到更多的工作量。

不过分看重学分。心理学家发现:当学生由于分数好而受称赞时,他们往往不再愿意主动去尝试新事物,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但他们因尽到努力而受称赞时,却往往会更有进取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独立性的基本途径。无论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都是充分注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

4  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愿景

宽松的教育,科学研究氛围。在教学管理中,在管与不管的尺度上,个人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错误。个人觉得,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老师要恩威并施,既要让他们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使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又要让他们觉得老师是爱他们的,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身边的事情。在教学管理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老师绝不插手,都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抓好班委,大胆放权。为了使教师能从教学管理的琐事中摆脱出来,逐步做到由“扶手”到“放手”。

完善的资源分配体系。目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虽然教育资源的总量基本没有问题,但由于资源的整合方法存在缺陷,导致教育资源存在浪费现象,且实际产生的教育效果相对较差。后期高校应该致力于解决该问题,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重塑在人才发展上的传统文化。创新型人才,豪无疑问,重要是“创新”,它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俊妮,周延怀. 美国高中物理教材的学生实验分析与借鉴[J]. 学科教育,20041246-49.

[2] 马秀芹. 美国文化创新价值观与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15):54-55.

[3] 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马保华.对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察与思考[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3):73-77.

作者简介

田原嫄(1979—),女,博士,副教授,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机械类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