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急症科临床护理与诊断中的危重病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3

医学急症科临床护理与诊断中的危重病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张伶俐

泰州市中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急重症患者因病情的复杂性,加上治疗的特殊性,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治疗不当,极易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要做好急症患者在医院中的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工作,从而保障患者在医院中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服务。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限制,加上我国医疗环境不理想等因素影响,急重症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本文将就急重症患者监测与护理干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急重症患者监测;护理干预策略;医护人员

本文将通过分析医学急症科临床护理与诊断中的危重病患者的监测与护理干预策略,来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一是对急重症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二是通过分析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相关的临床护理与诊断。三是对医学急症科临床护理与诊断中的危重病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干预措施,并以我院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1-2]。四是对急重症患者监测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加强急重症患者健康教育

在急重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在医院中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另外,在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还要把疾病知识和预防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通过对疾病知识的讲解和宣传,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降低其心理压力。

1.1早期护理

在患者病情早期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指导,使其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在进行护理工作指导时,要遵循疾病治疗原则和疾病护理原则。在早期阶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护理方案。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指导时,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还应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1.2中期饮食

在急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中期时,患者自身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控制,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因为在这时患者的胃肠功能已经有所恢复,但还是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饮食方面,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调整。在这一阶段患者不能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搭配,使其能达到营养均衡。由于很多急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此时可以给患者提供一些低脂肪、低盐、高热量饮食,以此来满足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此外,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工作指导,因为这时患者的唾液分泌已经增多,此时若不进行口腔护理工作可能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工作指导。

1.3后期生活

在急重症患者治疗和护理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这是因为急重症患者在经历过抢救之后,其自身身心都受到了很大打击,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让其意识到自己所患的疾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医院和医生的事情,而是一种疾病。只有患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在后期生活中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使其能够健康饮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给患者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其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身的身心状态。总之,在急重症患者治疗和护理中,需要对其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内容。

2.积极开展心理护理

急重症患者因疾病的特殊性,加上治疗的复杂性,使得其身心处于极度痛苦状态,再加上医院环境的不理想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对急重症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不到位,患者自身承受能力差等因素影响,极易使其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要做好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积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要加强与家属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家属和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情绪。再次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治疗环境[3]。最后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素质的培训工作。

2.1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

急救物品的准备对于抢救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来执行。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准备好吸氧、心电监护、血气分析仪等急救物品;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准备好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准备好电除颤仪器和药物;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准备好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此外,还要加强对急救物品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检查患者的心电图是否正常;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检查血气分析仪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检查血气分析仪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要检查心电图是否正常。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应将各类急救仪器和物品清点一遍,并记录好;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将各类急救仪器和物品清点一遍,并记录好。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急救物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

急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除了需要医护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因此,要做好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首先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消除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情绪。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首先要注重态度和语气,不要在言语中带有不耐烦、指责和埋怨等不良情绪。其次要注意沟通方式,除了在言语上进行沟通外,还要注重行为上的沟通。最后要注意语言和行为的一致性。对患者家属来说,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往往会出现非常恐慌、焦虑等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态度、表情和动作等,切忌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指责等不良情绪。而对于患者来说,家属也会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和行为上的一致性[4]。总之,在与急重症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时,首先要注重态度和语气的良好性;其次要注重行为上的一致性;最后要注重语言上的一致性。只有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才能有效消除家属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恐惧等心理情绪,从而为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制定应急预案

急重症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因为病情较为紧急。如果在救治过程中出现延误或不当,患者将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对于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必须迅速、准确,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因此,医院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急重症患者应急预案,在对患者进行救治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首先医院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在急救过程中应做到:

3.1.1医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患者身边,并且对其病情进行了解和判断,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3.1.2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1.3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合理安排床位,做到人证相符。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多人接力抢救的方式来完成抢救工作。

3.1.4对一些病情比较严重、意识模糊、血压低以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专人护理的方式进行抢救。

3.1.5对一些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平车转送、电话通知家属等方式进行急救。

3.1.6在紧急情况下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急救过程中应保证自身安全,不得擅自离开急救现场。在患者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以及结果[5]。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其注意事项及相关护理知识。

4.强化急重症患者监测与护理干预

针对急症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疼痛缓解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实施疼痛管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少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急症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涵盖了心理护理、疼痛评估、药物使用、镇痛护理、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1.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2 研究资料:我们将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症危重病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0名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名患者。

1.1.3研究方法:实验组将给予患者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镇痛、镇静、神经阻滞和适当的药物镇痛等,具体给药方式将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1.1.4统计分析:我们将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将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1.2 结果

综上,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急症危重病患者中选取60名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患者接受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镇痛、镇静、神经阻滞和适当的药物镇痛等,具体给药方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我们将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将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具有较高的统计学研究价值。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患者人数

明显有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30

11

11

8

22(73.3%)

实验组

30

19

9

1

29(96.6%)

χ2

6.36

p

<0.05

5.总结

综上所述,急重症患者因病情的复杂性,加上治疗的特殊性,使得急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工作难度比较大,不但要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从而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急重症患者监测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效率,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急重症患者监测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创新护理方式,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此外,急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治疗时间较长等原因,其心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相关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急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走出不良情绪困境。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彼此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急重症患者监测与护理工作,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黎冕洁.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02)

[2]刘盎,孟倩倩,张洪磊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03)

[3]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相关性分析[J]. 张赛男.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11)

[4]急危重病人急诊就诊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J]. 关欣;林慧绒;陈小荷;张兴连.全科护理,2016(09)

[5]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分析[J]. 韩剑.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作者简介:张伶俐(1996-),性别:女,江苏泰州人,所在单位:泰州市中医院   目前职称:护师,主要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