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美育培养实践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3

高校舞蹈美育培养实践路径探析

赵咏梅   牛李笑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

摘要:随着我国对美育教育的倡导,舞蹈这门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全国许多高校都在火热的进行着以各种艺术为媒介的美育教育,而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必不可少得也承担着美育教育的作用,即可身体塑形亦可愉悦心情。该文章从不同方面对舞蹈及舞蹈美育进行了简单论述,为日后的美育发展或其他实践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舞蹈美育,实践路径

所谓美育,即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美育是创造美、欣赏美、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必要的一种教育。国家倡导的是“大美育观”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技艺教学,而是面向全人的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美育教育既是审美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其它教育的方法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舞蹈美育,即是通过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来达到美育教育。所谓美,即身美,心美。从舞蹈自身的特性看,舞蹈是一门身心合一的艺术,它通过身体的外在形态来表现内心的真实想法。从它的作用来看,有的是通过舞蹈来进行身体塑形,有的是通过舞蹈愉悦心情,有的是通过舞蹈来美化心灵。从舞蹈的本质看,舞蹈具有动作性,节奏性,审美性,综合性等特征,这恰恰给人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

    大学是人们人生的新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校进行美育教育,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让大家认识美并通过这种美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我们采用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老师的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舞蹈美育教学不以专业度及数量为目标,而是以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每节课在设置上都包含了一定的学科的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无时无刻不包含着美的教育。

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舞蹈表现”“舞蹈创作”“舞蹈欣赏”以及“舞蹈融合”四方面。在下面我也分别对这四部分进行简要论述,从不同的方面来看舞蹈这一美育途径对大学生的美育效果。

1.舞蹈表现

如若一个人想表示自己想吃一个苹果,他可以用语言直接说出,也可用笔写出文字,或可以用画笔画出一个苹果,或是用手指或身体某个部位直接指向苹果。这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思想,舞蹈的表现不同于别的,没有声音,没有图画,它是以人体的躯干和四肢做工具,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身、跨、膝、足等部位的协调活动,构成具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姿态和造型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

近些年,我国各省份都积极的进行着美育工作,各大城市的学校都在进行着实践探索,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团体,招募全校有兴趣有才能的学生加入,学习舞蹈知识,展现舞蹈才能,并在开学典礼、国庆节、劳动节、大学生艺术节等各大场合参加比赛和演出。有次在跟后台一名舞蹈演员聊天时,她说道:“我从小就很喜欢舞蹈,但是一直没机会也没条件去专门的学习,上了大学后,偶然看到大学生艺术团在招募,我连忙就去报名了,现在我已经能站在这里演出了!”她骄傲的说。“我一直都是个很内向的人,加入了舞蹈团后,我性格开朗活泼了许多,还交了很多优秀的新同学。”看着她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样子,由衷的感到舞蹈给她带来的自信和自豪感。

目前,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与其他再现艺术相比,舞蹈这种表现型艺术对于大学生解放身心具有重要作用。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表现自己不愿说出口的内心的想法。逐渐感受舞蹈带给她们的快乐。其次,在学习舞蹈途径的选择上也是多样的,除了可以加入艺术团体外,还可以选择公共舞蹈课来进行学习和锻炼,也可以选择补充舞蹈基础知识,这还要根据各校的具体设置进行安排。舞蹈表现要求课程教学知识与实践共同发展,这在无形中也对人的心理进行了美的培养。通过舞蹈的学习及实践的表现,邀请学生们共同来评价最后的舞台效果,谈论在此过程中的收获及感想,老师此后同样进行反思教学内容、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是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运用美来创造美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舞蹈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为主,通过一系列自主创作活动最后达到思维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舞蹈创作上我们通过学生自主的创作活动,来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在内容上都包含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在过程上多是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本节课的课程内容,接着要求学生通过想,然后根据想象的内容进行创造,创造出不同的动作组合,之后在全班进行结果展示,最后所有人就最后的创作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们学习了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舞蹈,分组创编的形式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进行更改。可以以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也可以以发展创造力为前提,也可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容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学生要创作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时,首先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可以以自己现有的的专业知识为题,进行创造表现;可以以新的知识为题,先搜集学习新的知识,然后进行创造,学生在这时便要先去发现美,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也可直接以社会热点为题,用舞蹈来表现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舞蹈创作中,首先作品要表现的情感必须是大众所能理解并得到共鸣或意义深远有所启发的。其中所使用的舞蹈动作也是必须要经过美的处理使其符合舞蹈艺术规律的,这就需要学生运用舞蹈思维并结合舞蹈审美将其美化,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舞蹈作品。同样,舞蹈的创作讲求新颖有感染力,可以采用多学科知识,知识越多,视角越广,创作出的舞蹈越有新意。

3.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最直接增强人们审美能力的一项活动。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舞蹈或直接到现场观看舞蹈演出等都是在进行舞蹈欣赏,这些欣赏活动都可以直观地看到舞蹈的人体美,动作美,构图美,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欣赏活动,最终使学生们体会舞蹈美并化作心里的美。

欣赏者在欣赏舞蹈时,首先看到的是表演者的动作姿态,沉浸地感受他们的美,感受其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矛盾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产生想象理解舞蹈,或产生共鸣或有所启发。总之我们在欣赏一部舞蹈作品时,无论是从外在的还是从内在来感受皆是美的,外在的动作姿态“美”与内在的思想感情“美”,学生的审美从这里开始被激发。与舞蹈表现和舞蹈创作都不同,舞蹈表现和舞蹈创作学生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是要求舞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是发出信息的一方。舞蹈欣赏恰好相反,是作为审美对象中的审美主体,是感受美的一方,接收舞者们发出的信息。其实在审美活动对审美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审美主体要对审美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的领会它的美,所以我们要进行舞蹈欣赏时,要提前给学生们做好基本功,或至少应对舞蹈作品的产生背景,风格特点等解释清楚。例如国外的古典舞芭蕾,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审美特点是什么?又比如现代舞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当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对舞蹈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在欣赏活动结束以后,老师要及时的对我们观看的舞蹈活动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从舞蹈的外在形态,如肢体动作、队形、道具、服装等,或舞蹈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以及灯光和舞美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增加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4.舞蹈融合

   舞蹈的综合性就表明了它本身自带着较强的融合性。舞蹈内容来自生活,故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舞蹈所表现的对象,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是舞蹈的素材,舞蹈也反映生活,社会中包含的爱恨情仇在舞蹈中皆可表现。舞蹈表现的是多彩的世界,它的表现手法自然也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比如借助文学的一些手法,感物而动、直抒心意;缘物寄情、托物言志;造事表情、构景抒怀;宣叙并重、情景交融等。舞蹈本身的综合性表现在舞蹈的本体构成与音乐美术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些年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舞蹈作品都体现着舞蹈与各种艺术或文化的融合。谈起融合,必须提起的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与著名编导彼季帕两人合作编排的古典芭蕾舞剧《睡美人》,这部舞剧是根据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改编而成,整部剧无论是从剧本,还是灯光布景,还是服装造型都是古典芭蕾的典范,气势恢宏的音乐与古典芭蕾结合的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创作之初,由彼季帕先写出舞蹈框架,柴可夫斯基根据框架编出音乐,彼季帕又根据音乐编出舞蹈,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被大家所赞赏,此剧是古典芭蕾时期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二十世纪芭蕾百科全书”。在舞蹈风暴中的男女双人舞《咏春》,以及2023年河北大学生艺术节廊坊师范学院原创的男女群舞《奕之源》等等这些都是舞蹈与武术的融合;还有舞蹈与科技结合的一些舞蹈,例如江苏原创舞剧《10909》用舞蹈来表现科技探索与深海之美。再比如中国歌剧舞剧院2023年度业务考核《舞上春》中加入了中国传统乐器大鼓、花盆鼓、古筝、琵琶、萧在现场伴奏。故在舞蹈中,可融入更多的文化内容,舞蹈亦是形式,也是内容,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鼓励大家用舞蹈来表现其他内容,也用其他知识来充实舞蹈,使舞蹈更加灿烂。

    结论:舞蹈美育是一种普及型舞蹈教育,普及性教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是全体学生甚至全人类的教育。就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无论是从社会的需要还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美育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都需要全面型人才,学生都需要具备综合素质,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无论是身还是心,学生们都能受到良好的收益。我相信,舞蹈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舞蹈美育也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1.尹梦.综合性大学舞蹈美育一体化研究 硕士论文 2022.

         2.盛思喆.以美育人、身心合一[M].2022

3.刘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舞蹈美育实践路径研究[J].文化教育, 2023.

课题项目:本论文由2023-202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舞蹈美育培养实践路径探析》资助完成,项目号:HB23YS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