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社区长期护理险居家参保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3

上海市某社区长期护理险居家参保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李蕙,张雅萍,王丽娟通讯作者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100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长期护理险(简称长护险)居家参保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为优化社区护理策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0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参保长护险的399名居民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由社区医生面对面进行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一般人口学数据和健康相关行为等信息来自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结果 社区长护险参保居民SF-36健康变化得分男性(35.86±18.79)显著高于女性(31.17±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22),其他各维度得分包括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没有性别差异(P>0.05)。结论 社区居家长护险参保居民不同性别生活质量变化有所差异,女性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低于男性,需根据不同性别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干预的分层次护理策略,帮助提高社区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长期护理险(长护险),生活质量,女性

前言

2018年我国老年人口达2.4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失能人员的健康现状不仅影响个人生命质量,同时对家庭和社会发展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3]。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意义在于尽可能长的维持个体的身体健康机能,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命质量,帮助减轻家庭负担[4]。因此,本调查研究就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长护险参保居民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探讨,为有针对性完善护理服务措施,提高长期护理险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2021年01月01日至12月31日期间已纳入参保的399名长护险居民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经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均签署了调查知情同意书。调查对象的入选标准如下[5]

纳入标准:(1)经长护险项目评估后正式纳入的参保居民;(2)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3)自愿或经监护人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听力障碍的居民;(2)意识不清或说话不清晰;(3)精神疾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调查人员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一般人口学数据和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等信息来自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使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SF-36)完成长护险参保居民的健康评估[6]。SF-36包含36个条目,是一个简短的调查表,旨在评估多个年龄段,不同疾病和人群的健康和功能状况,包括8个维度: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此外还包括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总体变化情况,即健康变化维度。量表评分包括三个步骤:第一,量表条目编码;第二,量表条目计分;第三,量表健康状况各个维度计分及得分换算。各个维度的计分方法是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算分量表中各条目积分之和,得到分量表的粗积分,按照得分换算的基本公式将粗积分换算为0到100的标准分,一般情况下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5]。该量表对变化较敏感,多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用于评估长护险参保居民的健康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校对和逻辑检查核对,然后将其导出至SPSS 24.0进行数据清洗和统计学分析。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社会学特征分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长护险居家参保居民健康状况差异,以双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调查研究共有399名社区长护险参保居民,其中女性61.90%,男性38.10%,年龄范围60至102岁。体力劳动者主要指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有关人员占40.35%,非体力劳动者主要指商业服务业人员、国家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等有关办事人员等占30.83%,职业不详者占28.82%。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以下占28.82%、初中40.85%、高中以上30.33%。58.65%的调查对象为已婚人士,41.35%的调查对象为丧偶人士或其他人士。72.43% 的受访者月平均税后收入在5000元以下。职工健康保险占48.6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占46.62%,商业保险仅占2.51%。75.19%的患者不超过3种疾病,24.81%的患者不超过3种疾病。8.77%的受试者饮酒。在被调查者中,吸烟者占23.31%,吸烟电流占3.76%。仅有5.26%的人进行体育锻炼。见表1。

1 长护险参保人员一般人口学特征n=399

变量

分组

N (%)

年龄

均值±标准差

78.54±9.10

性别

152(38.10%)

247(61.90%)

宗教信仰

387(96.99%)

12(3.01%)

离退前职业

非体力劳动者

123(30.83%)

体力劳动者

161(40.35%)

其他

115(28.82%)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15(28.82%)

初中

163(40.85%)

高中及以上

121(30.33%)

婚姻状况

在婚

234(58.65%)

丧偶及其他

165(41.35%)

经济收入(元/月)

< 5000

289(72.43%)

≥ 5000

110(27.57%)

医疗保险情况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4(48.6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186(46.62%)

其他

10(2.51%)

没参加

9(2.26%)

目前所患疾病数量(种)

≤ 3

300(75.19%)

> 3

99(24.81%)

吸烟

不吸烟

291(72.93%)

以前吸,现在不吸

93(23.31%)

现在吸烟

15(3.76%)

喝酒

不喝

364(91.23%)

35(8.77%)

运动锻炼

378(94.74%)

21(5.26%)

2.2  不同性别长护险参保居民生活质量差异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不同性别长护险居家参保居民SF-36生活质量评价健康变化维度得分,分析显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35.86±18.79,女性=31.17±20.28,t=2.301,P=0.022),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维度得分包括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在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2。

2 长护险参保人员生活质量状况(n=399

SF-36维度

性别,x¯±S/M(Q1,Q3)

t/Z

P

男性(N=152

女性(N=247

一般健康状况

31.63±11.73

32.36±11.51

-0.609

0.543

生理机能*

10.00(0.00,20.00)

10.00(0.00,25.00)

-0.667

0.504

生理职能*

0.00(0.00,100.00)

0.00(0.00,100.00)

-0.944

0.345

社会功能

50.08±21.07

49.34±21.36

0.338

0.736

躯体疼痛

67.52±16.74

65.10±16.45

1.419

0.157

精神健康

59.95±13.73

59.81±15.00

0.095

0.925

精力

52.01±14.15

51.76±14.68

0.164

0.869

情感职能*

0.00(0.00,100.00)

0.00(0.00,100.00)

-0.382

0.703

健康变化

35.86±18.79

31.17±20.28

2.301

0.022

*非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讨论

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7]。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重点解决失能老人群体基本护理保障需求,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等措施保障失能老人群体利益[8]。长护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问题,同时切实保障了我国失能人员的生命健康[9]

生活质量是养老生活中追寻的重要目标[10]。本研究对2021年01月01日至12月31日期间纳入参保的399名长护险居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社区长护险居民健康变化维度得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35.86±18.79,女性=31.17±20.28,t=2.301,P=0.022),提示居家参保的长护险失能女性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低于男性,针对女性失能群体需重点给予关注。这可能与女性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有关,女性老人多数孤独、独居、经济独立能力较低,这些问题更容易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的照顾和护理,且生活质量低下[11]。此外,由于人口老龄化、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等导致社会对女性失能老人的关注度不够,推动实现男女平等,对提高女性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至关重要[12]

长护险参保社区居家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尤其女性失能人员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低[13]。提示针对社区失能人员有效的健康保障不能只针对生活照料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环节,需要采取全面施策的方式,实施重点人群重点给与生理支持的全面保障策略。人口老龄化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统计数据,到202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将约占总人口的18%左右,其中女性比例更高[1]。人口老龄化加强了女性失能老人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失能人员是政府、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尤其女性失能人员的健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14]

。长护险是国家对失能人员提供的一种保障性政策,进一步有针对性完善服务体系和内容,包括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按照不同性别失能人员,提供有针对的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加强服务监管,对提高长护险服务质量,以及失能人员的生命质量至关重要[15]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谭睿.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状况及变化分析——基于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3):6-11.

[2]贾冰,刘晨莹.社区照顾视角下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0):33-35.

[3]满小欧,马超.长期护理保险对中国城市老人健康水平、医疗支出与家庭照护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08):971-975.

[4]吴敏,王亚慧.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践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12):20-23.

[5]黄宝莹.双失能老人的识别、特征与社会支持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0(03):34-39.

[6]魏朝晖,莫一心.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的应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01(04):145-147.

[7]《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J].中国医疗保险,2019,(01):34.

[8]李长远,钱雁星.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筹资与待遇给付政策的优化——基于全国15个试点城市的对比分析[J].西南金融,2023,(08):97-108.

[9]王结胜.以健康老龄化为导向的长期照护服务及保障制度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3,40(11):22-25.

[10]郭一萍,冼君定,万崇华等.基于SF-36的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探讨[J].重庆医学,2023,52(16):2429-2433.

[11]李沁泠,孔凡磊.女性随迁老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10):786-792.

[12]虞紫涵.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女性养老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22,(24):59-61.

[13]王鸿儒,李月.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及其完善优化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07):121-125.

[14]杨晨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23.

[15]于保荣,孔维政,廖森等.长期护理保险监管机制的国内外实践与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12):24-27+32.

基金项目: 复旦-闵行健康联合体合作项目 (编号;2022FM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