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效果

徐生宝

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常规T2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T2WI-FLAIR增强序列与T1WI-FLAIR增强序列扫描检查,对ADC值进行记录,而后检查患者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最后比较两项ADC值。结果:经检查,30例患者中急性期脑梗死2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8例,所有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结果均呈现高信号,ADC值呈现低信号,T2加权序列呈现稍高信号。与正常对侧脑组织的ADC值相比,患者侧脑组织的ADC值明显更低,数据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有效检测病灶情况,还能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新旧病灶进行有效分辨,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诊断

急性脑梗死即脑梗死,又称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磁共振成像(MRI)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而MRI中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捕捉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病变或脑损伤强信号[1]。因此其在临床中可用于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病变或脑损伤的程度,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拟研究并对比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下急性脑梗死患者两侧脑组织的ADC值差异,旨在进一步明晰DW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32±4.82)岁,发病时间(1~19)h,平均发病时间(11.23±2.19)h。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关医学检查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呛咳、语言障碍以及头痛等症状;②均已充分了解相关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身体重要器官与组织疾病者;②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③患有精神、智力障碍或认知沟通存在障碍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仪器:联影1.5T磁共振,生产企业:上海联影)头颅轴位与矢状位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层间lmm,层厚6mm﹐矩阵256×256。扫描序列包括:FSE、SE、T2、DWI。FSE中T2WI的TR/TE参数为5 000 /100 ms。SE中TlWI的TR/TE参数为250 /5 ms ;T2中FLAIR的TR/TE参数为7500/90ms。DWI的TR/TE参数为5 500 /95 ms,弥散梯度选择X、Y、Z。扩散成像依据各项异性进行﹐数值选择:b=1000s/mm2、b=0s/mm2。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图像数据传至MR工作站,以GE工作站的Functool软件将对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重建的ADC图,表现扩散系数图以Functool软件进行计算。

1.3观察指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下,对比患者脑组织两侧ADC值。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中急性期脑梗死2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8例。基底节区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3例,半卵圆中心脑梗死8例,多发性脑梗死9例,颞叶脑梗死7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检查结果均呈现高信号,T2加权序列呈现稍高信号、T1加权序列呈现稍低信号、FLAIR增强序列呈现高信号、ADC值呈现低信号。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检查结果均呈现高信号,T2加权序列呈现出等信号、T1加权序列呈现等信号、FLAIR增强序列呈现等信号、ADC值呈现低信号。

所有患者病灶区与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具体如下:病灶区ADC平均值(0.42±0.11)*10-3mm2/s,正常脑组织ADC平均值(0.86±0.41)*10-3mm2/s,t=5.677、P=0.001;数据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实际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左右。从病因分析,急性脑梗死可分为心源性栓塞性、小动脉闭塞性及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等。从梗死部位看,其又可分为腔隙性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与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全循环梗死。急性脑梗死的常见患病因素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包括心房颤动、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小动脉闭塞[2]。另外,烟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也是急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在急性脑梗死初期,患者可能会因梗死部位、面积等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症状,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头晕、局部麻木、呕吐等表现

[3]。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具有起病急、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到高峰等特征,因此需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对急性脑梗死研究的深入,常规MRI、MR成像技术等常被用以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旨在进一步明确患者急性脑梗死状况,缩短诊疗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WI)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诊断有效性,在对DWI数据进行处理后,相关操作医生可得到患者的ADC图,而ADC图值大小对应的信号强度可进一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部情况,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4]。本研究数据显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检查结果均呈现高信号,T2加权序列呈现稍高信号、T1加权序列呈现稍低信号、FLAIR增强序列呈现高信号、ADC值呈现出低信号。但对比所有患者病灶区与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后研究人员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区明显低于正常侧脑组织,且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间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值有差异性。

综上所述,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有效检测病灶情况,还能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新旧病灶进行有效分辨,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02):106-109.

[2]吴兆华.功能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0):1215-1216.

[3]曹晓轩,宗素英,白秀艳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及优于MRI常规检查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7):22-25.

[4]孙睿,林晓燕,高利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07):157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