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EPC模式的项目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电力工程EPC模式的项目管理策略

蒋广振

聊城华瑞电气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我国电力工程和我国各行业的快速发展,EPC模式的项目管理是主要工作。在EPC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建立健全供应链体系,确保及时获得优质材料和设备,降低采购风险,减少材料的浪费与设备损耗。在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电力设计、采购、施工团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协作,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延误的问题。质量管控和成本管控是EPC项目的重点,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控计划、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对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控制项目实施成本,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成本要求。

关键词:EPC模式;电力工程;实践

引言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符合现代工程的发展潮流,减少了承包商的管理成本,增加了总承包方面的利润空间。但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在工程过程具体实施中,需要对工程本身的成本、质量以及工作安全、材料安全等方面进行控制,针对目前EPC总承包管理所存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提升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水平。

1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监管难度大

部分建设单位认为,EPC工程是交钥匙工程,自己只需要负责最后的工程移交即可,从而忽略了总承包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例如,部分总承包单位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调整设计方案、采购价格低廉且质量不达标的电力材料甚至偷工减料等方式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果建设单位不及时制止这类行为,将直接影响最终交付产品的质量。此外,还有部分建设单位想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其自身欠缺专业知识,导致监督工作做得不到位。尤其在EPC工程被分包后,建设单位的监管难度更大。

1.2不完善的经济管理模式

施工项目实行定额分类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权限,对其进行细致的划分。但在具体的划分中,也要根据具体的程序指标进行。比如,对于某些政府建设项目,要严格按政府部门的性质分类,而且要按照规范进行经济管理。现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无法有效地改进,指标制也难以处理项目的财务问题,难以进行职责的界定,这就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提高,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1.3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来说,部分施工单位在对项目进行现场管理时所形成的管理机制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处于片面化的状态。没有对电力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考量,已有的管理机制缺乏战略统筹,与新时代市场环境需求处于脱节的状态。这就导致两者难以具备一定的契合性,进而影响现场管理机制的具体执行效果。同时,在对EPC工程进行现场管理时,部分施工单位所制定的管理模式、工作体系不完善,功能落实效果不理想。这就会导致相关人员在现场管理工作开展时,所应用的方法手段不够先进,延缓工程现场管理进度,甚至会出现空白现象,无形之中增加了EPC工程施工的风险。

2工程问题探讨及EPC模式的实践探索

2.1施工管理流程

EPC项目的实施阶段为施工阶段,该阶段具有工期长、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素主要包括施工方案可行性管理、施工方案可视化交底及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具体管理流程如下:施工方案可行性管理。利用BIM技术对仿真模型中的施工、净高、碰撞、场布及建设成本等进行预识别,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改进,对于施工步序不合理之处及时反馈施工部门修改,确保方案可行及后续具体工作的顺利实施。施工方案可视化交底。传统的图文结合的认为模型交底模式对施工技术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具有较大的阻碍,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进行三维立体实物模型信息的展示,包括施工步序、施工步骤、材料信息等复杂施工过程的精细化调整,避免了资源浪费、理解意图失误及窝工现象的风险发生。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主要通过BIM技术对具体施工工程进行进度、质量、成本进行管理。首先,采用BIM技术的可视化施工模拟功能,实时跟进现场施工信息变化,建立施工信息化模型对比计划与实际的进度信息,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并及时调整计划直至项目竣工;其次,将施工成本管理作为一个动态模式进行管理,选取需要对比的时间节点将目标、计划及实际产生的成本进行比较,并制定成本偏差报告,完成后通过BIM技术对偏差的原因进行查找分析,形成相应的成本控制方案。通过BIM技术进行施工现场及三维模型的对比,直观呈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拍照留底、视频录制、现场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到BIM三维模型中,以便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

2.2强化监督力度,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在电力施工进行期间,务必要做好监督机制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针对现场环境的基础物料、作业条件、施工工艺、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把控。不仅如此,还需借助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工艺合理搭建智能监控中心,对整个EPC工程的作业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同时,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要重点关注施工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在整个电力工程领域,施工人员所呈现的作业影响力比较突出,其所表现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规范性,显著决定着电力施工能否顺利地完成。此外,重点加强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育与监督也十分必要,督促其积极学习优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手段,并规范自身在整个工程中的职能表现,从而助力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现场管理逐渐朝着自动化、高效化发展。不仅如此,也可以有效控制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支出,提高EPC

2.3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要使工程成本得到科学的管理,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以便在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细致的工程量计算,并对项目的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控制项目成本限额的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另外,在项目成本申报过程中,要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控制成本指标,避免费用计算的重复和遗漏。另外,在施工项目审计中,要合理控制意外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2.4分包管理重难点应对措施

通过分包商的综合评价不断优化、筛选有实力的分包商,为EPC项目总承包的分包商选择与使用提供持续输入。针对分包商评价,可以从分包商的资质、近五年的财务经营状况、人才储备情况(包括管理人才以及持证技术人员数量及质量等)、设备情况(设备质量、购买年限、到位情况等)、履约能力(如资金投入、进度管控、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情况)、现场质量管理及落实、内部管理(职工合同、工资管理等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对比后选择出优质可长期合作的分包商。

结语

EPC是一种新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即使政策尚未成熟,但在工程实践中已经体现了EPC模式的巨大优势。因此,应及时转变电力理念,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对EPC进行优化、融合,创造出真正符合自己企业的EPC模式。同时,应完善EPC模式的政策、制度,并加以推广,以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娟.BIM模型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标准应用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2,4(6):92-94.

[2]肖斌.EPC总承包模式下电力工程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0):122-124.

[3]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编委会.高级经济实务(农业经济)[M].3版.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