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中培养残障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如何在信息技术中培养残障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秀英

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内容提要:残障学生的情感与一般儿童不一样,他们有自己不同之,特别是智障孩子低级情感受占主导地位,表面看他们是冷漠的、麻木的、没有情感的。其实只要用科学方法对他们动之以真情,他们会有情感的回报的。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残障学生要学会交往,在积极友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是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残障学生    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有很多年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信息技术课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就行了,反正不是必修课,很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进步,现在信息技术慢慢的渗入我们的生活中。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作品和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信息技术也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接触与往来的能力,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具有传递信息、调节行为、心理保健的作用。残障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想要更好的融入社会,克服语言障碍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障碍,提高自身与健全人相互沟通的能力,更应学会社会交往之道,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教学能促进残障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首先信息技术本身对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给予了技术支撑,其主要表现在:信息传递高速化、信息反馈实时化的特点,为学生尽快接受信息,跨时空的利用网络进行研究与交流,提供条件;网络资源共享化,让学生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也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信息交互智能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多途径,多形式地与他人交流;知识构建自主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设不同的教学和研究交流情境,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所用的教材,有许多内容的安排,都有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如E-mail收发电子邮件,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人交往的过程;BBS网上讨论,学生在BBS上讨论问题,正是和大家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再如学习PowerPoint时,要求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他人介绍,在和大家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信息技术教学还有着媒体运用的优势,如学生可以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在网上随时和他人交流,而不必面对面,这样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网络资源丰富、交流形式多样,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借助QQ、E-mail、博客等平台向别人求助。这一切都说明信息技术教学在提高学生交往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信息技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残障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不好,有的连鼠标都不会应用,至于简单的打字对他们来说都是有难度的,拼音不会,安排单一的内容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点是训练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和对画图工具的认识,以及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就能很容易达到对鼠标键盘操作,比如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指向、移动、拖动等就是通过玩纸牌游戏来实现的,画图,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学生在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熟悉巩固加深的同时又轻松的学到了画画的基本技能。

通过任务或者作品的形式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画图程序是Windows中自带的一个小程序通过教学与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站在思维发展的角度讲授画图程序,那么便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我要求学生用画图程序每个人创作一个作品,学生每个人都必须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幅画面,这样才能在画图中设计出来,每个学生都会设计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我在分别加以指导,当学生做完他的作品以后,会获得很高的成就感,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信息技术教学能培养残障孩子的团结合作能力

所谓团结合作能力,是以一个小班或一个小组为基本单位,以班级或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或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班级或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再和组内成员共同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一开始,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每3-4人组成一个小组,结果有很多人找不到伴,组合起来的小组有的也是流于形式,仍然各忙各的,不能形成团队。针对学生现状,依据他们的知识差异、个性差异、能力差异等,给他们分了小组,并给每组组员进行了分工,鼓励他们进行合作交流。虽然前几次效果并不理想,但渐渐地学生开始有意识的参与到合作中来,慢慢的交往能力在逐步提高。一个段时间下来,我再要求学生自己重新分组,寻找伙伴,这时学生们很快就分好了组,并选出了小组长,确定了自己的角色,领到了各自的学习任务。可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如在ppt教学中制作电子贺卡时,这节课是两个班在一起授课的,我先要求各班确立电子贺卡的主题内容,接着要求各班集中讨论电子贺卡的设计,然后由班级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电子贺卡,完成后每班指派一人解说,最后由师生评定,评选最优秀小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最后学生制作完成的电子贺卡肯定是集班级成员的多元智能于一体的最优秀的作品。像这样的分组或分班学习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赛,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学生们小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组内成员分工也不是固定的,每上一节新的单元课,我都会要求学生们重新分组组合或者打乱班级的组合,切实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3-4人一小组,选出小组长,资料收集员,作品制作员,合作协调员,其中小组长领导整个小组的一切活动并负责发言,资料收集员负责收集制作作品的资源,作品制作员负责制作作品,合作协调员负责协调小组成员的工作。为了鼓励他们进行团队活动,每次我都会设一个最优小组合作奖,奖励给合作最好的小组,增强他们组竞争意识。每次小组分工我都要求学生们尝试不同的角色,比如这一次你在这个小组里是小组长,那下一次你在新的小组里就担任别的角色,如资料收集员。这样通过更换小组,更换角色的训练,几个月下来,同学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氛围非常的浓,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连以前从来不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以前从来不会与人沟通的学生都在小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我更加坚信我采取的团结合作学习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非常奏效的。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能提高残障学生适应社会交往能力,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团结合作学习更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一种很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交往能力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研究残障孩子在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方面的需求,探索实践有效地培养残障学生社会交往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书目:

张雅诺     《关于对智障学生情感互动的探讨》

肖亚仙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智障学生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