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小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郭娟娟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曙光小学  河北  邯郸  056002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自我认知不清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探讨一种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备受重视,这是一种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满足学生学习特点与需求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巧设教学情境”“精编教学活动”“把握分享环节”三个方面,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

在新课改持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大家逐步提高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课堂应按照新课改要求优化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非常高的实用性要求,课堂需要大量的有效互动、讨论与探究去实现学生知识的拓展。但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削弱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未真正领悟知识,心理体验训练也无法落实到位,更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一、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认为,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自我调节等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注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通过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三、小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实践契机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感受,“体验”指的就是置身于某个情境中去感受的过程。生活即教育,心理健康的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需要以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围绕课程教学重点,为学生创设同时贴合教材与生活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充满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我会谦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争先恐后要过河”这样的游戏主题,让学生参与到“过独木桥”的游戏中:每一轮游戏安排两名学生分别站在独木桥的两端过河,而独木桥下是露出尖牙的鳄鱼,学生如果掉进河里就会被鳄鱼吃掉,视为游戏失败。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一心想赢比赛,选择横冲直撞;有的则以谦让的方式确保对方与自己都安全过桥。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效地将说教型教学模式转变为游戏化教学模式,营造了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体验、主动思考。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懂得了谦让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如果遇事只考虑自身,就很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

2.设置教学活动,提供教学入口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并未真正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新课标下的心理健康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精心设置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行的切入点。

比如在执教《我喜欢我自己》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面大的便携式穿衣镜带到课堂,设计一个“认识自己”的小游戏。游戏内容就是让学生依次到镜子前观察自己,然后在小本上把自己画出来。首先由教师带头,站在镜子前一边观察一边说:“我喜欢我自己,因为我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接着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自己什么呢?”引导学生欣赏、赞美、认可自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自己道德品行上的优点,并记录在小本上。这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审视自己,达到自我欣赏、自我悦纳的教学目标。

3.利用分享环节,升华体验教学

体验参与是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完整的体验并不是在结束活动的那一刻就停止了,体验后的感悟分享与交流也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好分享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所学、所感和所悟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一个从感官体验向认知观念转变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种观念渗透于日常生活,实现对新概念、新意识的强化和巩固。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参与分享环节,从而升华体验教学。

比如在完成《面对批评》一课教学后,教师在“分享感悟”活动环节让学生回想平时在生活中受到的批评以及自己当时是如何处理的。能够正确面对批评的学生都会愿意上台进行分享,因为他们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当然也有学生不愿敞开心扉,选择自己消化感受。这个时候,教师要通过学生们不同的表现,找到不愿敞开心扉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突破内心瓶颈,正面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实现自我进步。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在掌握小学生身心特点与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成长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吸收知识,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海荣.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21(11):59-60.

[2] 李艳红.突发疫情下对小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建议[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21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21:118-119.

[3] 姜红宇.试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9(7):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