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

吴志华

身份证号:442000198706207338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转变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优化园林景观,满足各方面的服务诉求。文章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

关键字:城市园林;园林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当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展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不仅要合理地对自然环境资源加以利用,同时还要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的功能性特点,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并与现代化景观有机结合,进一步满足当代城市个性化建设需求,提高整体景观格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由于生态学研究不断深入,学术界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景观与环境理论知识体系,对现代大规模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了很好的指导。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把生态技术原理与景观艺术相融合,不但需要提高园林景观品质,而且还要使景观设计更加合乎设计原理,更具艺术审美。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并重点关注景观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景观的构造、特点等。现今,尽管市场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特殊,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设计。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功用、艺术和社区人文等因素,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与传统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相比,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以考量,也兼顾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2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第一,自然化设计原则。自然化设计原则是以自然为本,强调将景观设计与周边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风景如画的宜居环境。不仅充分诠释生态和绿色设计理念,更强调景观设计中的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因此,自然化设计需要关注自然元素在空间中的合理排布和应用,如植物配置、材质、小品、地形等。第二,生态系统设计原则。生态系统设计原则是以协同生态系统的优良性为主,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不受破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景观设计者需要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自然、利用自然力量,设计出生态复合体系的景观,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创造美丽生态环境的同时,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基本需求和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市政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需要考虑造价、运营、维护、管理等因素,并为城市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第四, 文化、历史设计原则。文化、历史设计原则是以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为前提,将当地文化的曲线和特征加以融合,创造出富有文化和历史气息的城市园林景观氛围。

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

3.1园林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结合

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园林景观周边的建筑群落布局情况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园林景观和周围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出现过度突兀或杂乱无章的格局。由于周边的建筑群是固定的难以更改的,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必须配合周边建筑设计情况来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保持在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将园林景观调性和空间融入其中,以此形成高低错落的新空间让建筑物和园林景观之间形成一个相应相互呼应的关系。而且通过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方式塑造塑造统一的景观语言,在统一了整体的城市风貌的同时,打造出更有趣味性和人情味的公共空间场所,营造了更有城市活力的城市剧场。通过合理的景观空间排布,布局构造能够将园林景观整体的设计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例如我国上海外滩景观设计就是利用了这一思路将景观设计和周边楼盘进行呼应设计,打造了别具一格的上海外滩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参照这一理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融合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确保园林景观和建筑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3.2生态群落的营造

基于生态平衡理念下的景观植物设计,要对风景园林的整体生态群组展开分析。在构建空间以及时间体系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景观展示的立体化效果。比如,在生态设计要求下,要对植物的生长季节加以划分,像落叶植物及色相的变化。对常绿植物、观果植物以及常青植物等要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构建成为完整的观赏链。除此之外,对于乔木、水生植物以及灌木等,应建立立体化的观赏视觉平面效果,促使生态群落保持良好的完整性。

3.3科学选择植物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中主要使用的绿色植物有香樟、凤凰木、风铃木等植物等。种植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物时要注意三方面内容。第一,注意种植植物的空间布局。一般情况下,形态优美且具有更好的观赏价值的大型乔木植物可以选择孤植,对于大面积的城市公共草坪,种植较大型和形态优美的乔木,并添加其他类型小乔木装饰,可以突出该区域的审美效果,使园林景观更加独特。第二,注意本土化灌木地被选取的类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必须注意本地化灌木和地被的选择,因地制宜。如南方可选择小叶龙船花、花叶冷水花、肾蕨等。这些植物可以很好地营造园林景观,并能够表现园林美学艺术。第三,注意种植植物的位置。观赏性植物通常种植于园林入口或道路的两侧,以创建自然景观并优化园林景观效果。耐荫观花观叶灌及草本植物,可用于桥底,树下和建筑边。以突显植物的生态持续性。

3.4按照功能对城市景观进行分区

为突出城市园林景观特色,提供给人们更优质的空间感受和场所氛围,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基于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域划分。例如,在建设某一城市生态公园的时候,设计人员应从综合性角度入手,根据不同的功能及需求完成三个区域的划分。一是园林景观的核心区域,可以作为城市主题性空间的表达,在满足活动空间的需求下,结合植物空间或者科技手法,描绘更多城市文化的画面,同时塑造城市的活力空间感。二是自然体验区域,其主要功能是让人们感受自然景观,在这一区域内,人们可以增强对自然景观及相关动植物的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其科普教育功能。三是休闲娱乐区域,人们可以在这一区域内展开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设置全龄活动空间,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

3.5有效的绿化及园建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把控作为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最后一个版块,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最终的建设效果。施工把控和现场工序应当贯彻低碳理念,渗透节能环保思想,科学有效施工措施,以及整体协调管理策略。不断的重复施工,和协调会议,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等重要资源,也造成众多苗木及材料损耗等资源的浪费。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及绿化安排工序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科学有效的项目协调管理实施方案必须有效且更为全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协调业主方,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整体推进项目的有效发展及实行。其次,与城市只能部门的配合。积极主动的配合城市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工作,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工程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积极改正。最后,就近取材。对于植物和材料的选择,注重选用本地植物苗木和本土材料,一来成活率高,二来减少运输及损伤的问题,合理搭配,保证了城市园林景观的最终整体效果。因此合理有效且科学的绿化及园建施工工艺能更好的呈现出城市建设的高品质感,也能形成城市独特靓丽景观,保证园林景观的最后建设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期间,应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功能,进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结合当前城市风景园林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理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城市运营模板,优化功能布局,推动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22(07):52-54.

[2]陈丽.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88-89.

[3]孙文宇.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工程技术应用策略[J].现代园艺,2022,45(21):15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