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及水质保护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2

探索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及水质保护的措施

姜磐磐

颍上县自然保护地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阜阳 236200

摘要: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其中也包括号称地球之肺的湿地。近年来,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建设被纳入重点清单。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也在不断发展,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反思和不断完善。本文立足于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对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浅析,并尝试找到解决路径以及有效措施。

关键词: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治理路径

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水的滞留和净化功能,能够减缓洪水和水体污染的影响,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储存和释放地,对于维持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游憩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型主题公园。由于人们对水亲近的天性,城市湿地公园成为了广大民众乐于游憩的公共场所之一。随着地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类活动增加,促进了工业迅猛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湿地生态崩溃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为了促进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湿地公园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1我国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方面面临的问题

1.1湿地生态恢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

我国自然保护区在湿地公园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恢复上难度系数较高,一般情况下,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之后,无法快速地完成人为恢复。在实际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在不断扩大,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极大地破坏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当前人们更多关注开垦和耕种,虽然对人们经济发展有着帮助作用,但是对自然环境保护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湿地的开发虽然快速,但是想要恢复却存在极大的难度,目前湿地存在沙化与碱化的情况,土质已经被严重地破坏,这些问题都极大影响了湿地的整体恢复,给恢复工作增添了一定难度。

1.2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在逐渐退化

湿地的占有面积在不断缩小,整个生态系统都遭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需水量,在生活系统发展中可以起到适当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各种生物类型较多,并且受到相关情况影响,使周围环境因素出现变化,多种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在水资源储存中无法实现。

1.3湿地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保护和恢复

要进行湿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需要制定科学化的方案与方针,确保湿地自然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对污染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 科学措施进行科学恢复。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各种资金与技术支持,各种湿地公园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存在陈旧与缺失的问题,在湿地恢复工作中,存在效果不够明显,这些问题对湿地公园保护工作开展无法起到支持效果。

2湿地公园保护策略和生态恢复技术

2.1湿地生态保护策略

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中,为满足有关要求,应建设相关的策略。应从法律层面入手考虑,构建完善一套完善的湿地公园保护制度,根据各种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并且将湿地的生态保护做到法律化。当前国家对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标准,在各个区域之间完成各种湿地公园保护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地细化,具体工作中,应当对湿地生态系统建设配合各种法律手段来完成保护,只有建设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将法律作为主要手段,才能够推动区域性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种保护条例或者政策的可以借鉴各地区的湿地公园保护策略,加强对湿地公园保护工作的生态力度,如湿地公园保护制度确定之后,因尽快固定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生态制度都要完成动态化研究,从而满足湿地生态保护有法可依的要求。

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需使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只有合理使用各种高科技技术,才能够对湿地的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发挥出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满足预期的保护目标和要求。具体工作中,需要扩大湿地面积,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该工作内容要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各种科学技术的使用应当与生态文明要求相结合。将各种资源都统筹起来,发挥各方面力量,在做好各种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掌握湿地的生态系统建设对自然规律发展有保护作用,更是完成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从整体上完成生态保护能力水平的体会是能。

强化湿地生态保护宣传工作,这是顺利开展湿地公园保护工作的基础。湿地生态保护工作愈来愈重要,而开展这一保护工作就要加强人们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必须从宣传上进行强化,利用好多样化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网络和电视等加大湿地公园保护的重要性宣传,让群众都认识到这一保护工作的意义,形成保护湿地全民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这对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就有着积极意义。

2.2湿地公园水质保护措施

2.2.1微生物及植物改造水体技术

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微生物及植物技术改造水体,其中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在建设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合理的运用水生植物通过场地及水体变化,可以更好的提高湿地公园的观赏性及功能性。可以在湿地公园附近安置围堰式生物反应器,利用活性细胞或其分泌的酶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来改善水体的水质,通过特殊蛋白酶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的污染物。还可通过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来提升湿地公园水生态水体品质。可以通过构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三级植物系统,改善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其中浅水区可以种植美人蕉、芨芨草、海寿花等植物,深水区种植睡莲、荷花、金钱藻等植物,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净化水体功能。湿地公园地表进行绿化配置,可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体现植物生态多样性。

2.2.2水体曝气复氧技术

大型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污水和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进入水体,导致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湿地公园水生态自我净化能力无法消解。水体曝气复氧技术,是将鼓风机房,液氧站建设在水体旁,与水体使用管道相接,然后将氧气通过管道输入其中,来实现水体复氧。通过向公园湿地公园水体补充氧气,增加氧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水体有机物的降解,去除水体中存在的污染物,同时还可以消除水体的黑臭现象,最大程度上利用自然的力量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形成水体物质交换,提升了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改善了水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湿地公园的水生态。

2.2.3水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湿地公园的水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很容易收到破坏,就需要采用水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水生态系统技术是恢复包括对水生生物的保护和繁衍、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恢复和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对于水生生物的保护和繁衍,可以建设保护设施和繁衍场所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对于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恢复,可以建设栖息地和水生生物通道来恢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对于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建设生态修复设施和植物群落来修复水生态系统。

3结论

湿地公园保护工作的开展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对湿地公园保护工作的关注力度在不断提高,已开始对生态湿地的保护措施开展研究和应用,当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而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湿地生态的保护以及恢复完成搭建,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娜.湿地公园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9):190191.

[2]杨丰旺.湿地公园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J].江西农业,2019(10):124.

[3]肖立垚.浅谈湿地公园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