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养家禽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农村放养家禽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究

李茜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文澜街道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61199

家禽养殖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项致富的技术手段,但随着人员流动、物流流动更加的频繁,使得农村放养的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更加艰难。很多农村养殖户的疾病防控意识不强,导致饲养环境较差、管理不足,造成家禽的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率高、发生次数频繁还会导致重大疫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经济效益,甚至严重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放养家禽疾病的管理工作,提高养殖环境、规范管理手段、科学免疫、合理用药等方面实现家禽疾病综合防治的效果更佳。

1 造成农村放养家禽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饲养环境差

一般农村家禽饲养多采用放养的形式,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地广人稀能够为放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农村从事家禽放养的用户多半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不会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例如养殖的圈舍、家禽的饲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家禽的禽舍一般多为临时搭建,遇到刮风下雨的情况,难以保证家禽的健康,而且简单搭设的禽舍也不利于对家禽天敌的预防,时常造成虫、鼠在禽舍的四处流窜。而且养殖户不会对禽舍进行定期清理,造成禽舍内的卫生情况较差,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养殖户更不会对禽舍定期消毒,使家禽感染各类疾病的风险增加,疾病的传播率较高,从而导致大量的家禽在饲养中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2家禽饲养中管理不严格

在农村进行家禽养殖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没有足够的管理意识,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家禽感染疾病的情况发生。在养殖的过程中,所有人员均可以随时出入禽舍内,不会对禽舍进行定期打扫和消毒,采用不同生长阶段的禽类混合饲养,饲养人员的饲养量、时间、饲料种类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禽舍的卫生上,不能及时清理禽类的粪便和杂物,员工不会统一制服工作,禽舍的通风效果较差,从而使禽舍内细菌滋生、卫生不达标,引发家禽患有感染性的疾病。当个别的家禽患病时,不会进行隔离消杀作业,使患病源依然存在,从而造成家禽饲养区域的重复大面积患病,从而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

1.3养殖户防疫观念较差

大多数农村养殖户都会对养殖利益高度重视,从而忽视家禽的防疫工作,养殖户对于家禽防疫的知识了解不多,防疫观念不足,当家禽发生病害时,不能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不会对未了解的病情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而是依照个人常识进行疾病的治疗,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导致家禽的病情严重,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在家禽发生症状时,会采用同一药品不同疾病的治疗,从而导致身体对药剂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在引进家禽幼苗时,不会将其分开分别饲养,而是采用不同生长态势的家禽混合饲养,进一步增加了家禽的患病概率。当发生家禽因病致死后,随意丢弃尸体,没有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增加疾病的再次传播,不仅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养殖人员的感染。

1.4养殖技术相对落后

在农村散养家禽养殖大多是规模较小的养殖,不作为养殖人员的主业,只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养殖,不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对其重视度不足,导致养殖技术落后,不能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养殖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模式,随意性较强。当地政府对饲养家禽的扶持力度不足,养殖管理松散,不会采用科学的养殖办法,提升家禽的患病概率,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无法发展成为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

2 农村散养家禽常见的病害

2.1病毒性传染疾病

这类疾病的致病因是因为病毒的传染,例如鸡类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等;鸭类的传染性疾病有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鹅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鹅病毒性肠炎、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等。

2.2细菌性传染病

主要由细菌引发的家禽疾病,主要的种类有禽霍乱、沙门菌病、大肠杆菌病以及支原体病等。

3 常见疾病的表现

3.1引发大面积的混合感染

农村家禽散养的农户逐渐增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加之对饲养环境的重视不足,很容易造成疾病在饲养群体大面积的扩散。在传统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密度较小,养殖户能够直观的发现家禽患病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现阶段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繁杂,疾病防控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大肠埃希氏菌是混合饲养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治疗非常复杂,发病后若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整个养殖区域的患病,造成家禽大面积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2非典型疾病增加

当下,大部分的农村家禽饲养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致使很多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禽混合饲养,使得家禽的身体抵抗能力降低,家禽的疾病也趋于多样性,并且没有明显的患病特征,出现非典型的疾病,即便是专业的人员也很难诊断,从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很难根治,非典型疾病的增加不仅会增加养殖户的药物投资成本,还会造成养殖户经济效益损失。

3.3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概率增加

一些养殖户为了实现规模化养殖,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大密度的养殖,造成禽舍的通风效果差、卫生条件差、空间的湿度大,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面积滋生,使得家禽的呼吸道受到感染,引发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或者一些养殖户喷施消毒液的方式不正确,也会增加呼吸道疾病患病的概率。

3.4病原体不断发生异变

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一些养殖户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过度依赖抗生素,虽然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会造成药物在家禽体内的大量残留,造成病原体容易发生异变的情况,异变后的病原体,传播速度很快,会造成再次对家禽群体进行侵染,最终导致家禽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

4 针对农村放养家禽疾病的防控措施

4.1改善饲喂环境

养殖户在养殖前应该建设设施齐全的养殖区域,改善家禽的生活环境,从而避免疾病的侵害。在建设饲喂区域时,应该选择合理的家禽生长散养地点,搭建牢固安全的禽舍,禽舍的搭建应该满足通风效果良好、防水、防虫鼠的效果好。养殖人员应该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从而避免细菌的滋生,还应该定期对禽舍的卫生进行清理,保证家禽的禽舍安全、干净、卫生,从而帮助家禽健康生长,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4.2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农村家禽养殖中采用完善的养殖技术,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即同一批次,同一生产阶段的家禽放置在同一饲养区域内进行饲养,当这一批次的家禽达到出栏条件时进行全部清空出售,并将完成饲养的禽舍进行彻底的打扫和消毒,为下次的饲养提前做好准备,从而避免了家禽交叉感染的机会。在日常管理中,实行科学的饮水进食制度,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或喂养过度的情况。从事饲喂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遵照严格的养殖区域出入制度,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禽舍,从根源上避免家禽患病,降低家禽死亡病例。

4.3提高防疫措施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物流的速度增加,很多新型的病毒在农村也得到蔓延,一些病毒不断发生异变,使得养殖场的防疫工作变得困难,相关人员没有更新疾病的治疗知识,致使面对新型的疾病束手无策,放任疫病的大肆发展。因此养殖场需要制定完善的防疫措施,防疫措施制定需要结合当下养殖的实际情况,做到对每一个家禽起到保护作用。为此,养殖户应该做到禁止去疫病发生的区域进行家禽的购买和引进,提高对家禽养殖区域的日常管理,当家禽出现非正常状态时,需要及时和兽医联系,禁止随意用药,对死亡的家禽采用无公害的处理方式,积极主动配合防疫工作,定期为家禽接种。

4.4提高养殖技术

在养殖工作开展时,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合理制定防疫、养殖管理制度。养殖场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为防疫工作提供保证。定期对养殖户和从事养殖的人员宣传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农村散养家禽出现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饲养环境差、技术落后、管理不善等,为此应该积极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意识,完善防疫措施,改变饲养环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饲养,从而避免家禽患疾病的概率,切实完善农村家禽饲养对疾病防控的措施,保证养殖户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