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心理护理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蒋轶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心理韧性及自我感受负担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透析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提高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韧性,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关键词】心理护理;新进入血液透析;心理韧性

慢性肾病患者在整个临床治疗环节,现阶段,主要利用血液透析来进行治疗,以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在既往的工作中,新进入血透室的患者的心理问题尤为严重,虽然伴随着血液透析治疗和常规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及贫血治疗,部分患者的焦虑情绪可以得到改善,但仍然有部分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护理方法,借助心理疏导、情绪化解等方式,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降低患者的获得感、满足感。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相关实验,系统论证心理护理对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实现护理水平和护理能力稳步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10月至202210月收治的80例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892岁,平均年龄(62.62±15.88)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293岁,平均年龄(65.07±1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进入血透室后,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其熟悉血透室的环境,告知血透室透析排班的特点,安排好其体质量卡、鞋柜,告知医保结算特点及大概费用。(2)带领患者认识周围的病友,有目的地选择乐观的、透析病情稳定的患者,由老患者进一步与新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告知年轻患者,透析充分可很好地回归社会工作,有着合适的经济收入,而情况较好的老年患者,在透析治疗后可做到独立前往医院,可独立完成自身护理以及日常家务,不依赖家人,并可为家庭做出贡献,从而使其对未来的透析生活充满信心。(3)注重患者家属的宣教,告知透析费用,减少其对经济的担忧;向患者宣教血液透析对其家庭生活的影响,让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做好进入透析期间的准备工作,并让患者家属认识其他较乐观的患者家属,沟通透析间期和透析过程中患者饮食调整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疾病状态,做好内瘘功能的维护、透析间期水的摄入、钙磷代谢紊乱的饮食控制,告知配合较好的患者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预后,增强患者家属治疗的信心。(4)向患者做好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宣传,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进行指导,避免患者在出现这些并发症后恐慌和焦虑,患者一旦出现不适或者渗血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建立微信群,给患者留办公室及急诊班医护人员电话,有问题及时沟通,避免患者产生无助情绪。

1.3 观察指标

1)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观察患者干预1个月后透析治疗依从性,主要包括规律透析、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依从性良好率=(优秀+良)例数/总例数×100%。(2)心理韧性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坚韧性(13项)、乐观性(8项)和力量性(4项)在内的25项条目。(3)自我感受负担评价工具选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量表包括身体、情感和经济负担在内的3个维度内容,SPBS评分越高表明自我感受负担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的比较[n(%)]

组别

优良

良好

观察组

40

29(72.50)

8(20.00)

2(5.00)

1(2.50)

37(92.50)

对照组

40

21(52.50)

9(22.50)

7(17.50)

3(7.50)

30(75.00)

X2

4.501

P

0.034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韧性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CD-RISC各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CD-RISC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韧性水平的比较(,±s)

组别

坚韧

乐观

力量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观察组

40

31.88±4.47

38.47±3.89

19.11±2.15

25.33±1.85

8.13±1.41

12.27±1.14

对照组

40

31.45±4.15

36.14±4.22

18.89±2.41

23.14±1.74

7.96±1.38

10.88±1.36

t

0.446

2.568

0.431

5.454

0.545

4.954

P

0.657

0.012

0.668

0.001

0.587

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心理负担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的SPBS各项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PB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心理负担的比较(,±s)

组别

身体负担

情感负担

经济负担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干预

观察组

40

18.22±0.47

10.33±1.45

17.19±0.69

11.45±1.18

7.14±1.22

3.31±0.82

对照组

40

18.12±0.69

11.43±1.36

17.08±0.71

12.33±1.69

7.09±1.45

4.14±1.13

t

0.758

3.500

0.703

2.700

0.167

3.760

P

0.451

0.001

0.484

0.009

0.868

0.001

3 结论

血液透析可通过过滤等原理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但在血液透析期间容易出现较多问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和注射药物,发生针刺伤或是拔脱的风险较高,患者还容易出现低血压、出血等情况,导致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可能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感,从而导致对治疗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不利于治疗的有效开展,因此需要重视血液透析期间对患者的有效护理。为强化患者的护理效果,增加患者护理舒适度,需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缓解患者心理不适,同时提升患者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透析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更利于患者透析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心理护理模式更注重对患者的一对一专项评估,探讨影响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的内在动力,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透析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心理韧性水平优于对照组,自我心理负担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可提高肾衰竭患者透析治疗心理韧性,降低其心理负担。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多数患者处于健康行为前意向阶段,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寻找激发其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使其调整自身情绪,以保持有效的行为改变,进而实现最终疾病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增强其心理韧性,并减轻患者自我心理负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娇瑾,周悦娴,徐芳.基于5E康复模式的延续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3):184-186.

[2] 胡月,肖晓琴,许虹.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32-35.

[3] 邱杰,嵇停停,户德清.QCC活动指导下的三维质控护理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5):143-145.

[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肾病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人慢性肾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7):725-731.

[5] 刘春梅,尹金凤,易伟.分级护理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2,33(2):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