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研究

赵姗姗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以及血常规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纳入研究时间,于该时段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为参照组,数量为61例;再选择同期至我院展开健康体检的人群共61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展开生活检验和血常规检验。针对各项指标结果展开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ALB指标较之于对照组更低,而ALT、 TBIL指标则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较之于参照组而言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却提升明显,(P<0.05)。结论:临床可以借助生化检验以及血常规检验的方式来对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血常规;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导致肝病在我国发病率进一步提高。在肝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主要病机是出现病毒感染,按照发病的速度一般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若是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疗,就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主要通过血常规检验来对该病进行诊断,其属于一种最常见的血液检验方法,能够对细胞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进行深入观察,从而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其次还有生化检验也较为常见,主要检验的核心项目为肝功能,也有少数情况会检验其他特殊项目。为了进一步探究血常规检验以及生活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本文将2022年9月-2023年9月纳入研究时间,于该时段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常规体检者作为研究病例,现将本次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选定为2022年9月-2023年9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群,数量分别为61例。参照组中:年龄构成在28至76岁范围内,均值(45.92±7.43)岁;性别构成比例:女性33例、男性28例;病程构成为4至9个月,均值(6.32±1.47)月。观察组中:年龄构成在29至75岁范围内,均值(44.18±9.06)岁;性别构成比例:女性32例、男性29例;病程构成为4至8个月,均值(6.01±1.43)月。上述资料间比较显示均衡性(P>0.05),且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血常规检验以及生活指标检验,其中血常规检验主要借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器展开,在检验之间需要患者禁饮禁食之上六小时以上,然后在患者空腹情况下采集3ml肘静脉血留存备检。生化检验主要涉及到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指标,所有操作均要遵循使用说明,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展开对比。

1.3观察指标

1.3.1 生化检验结果;主要涉及到白蛋白(ALB)、谷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

1.3.2 血常规结果;主要涉及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5.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由(±s)表示,利用t对生活检验指标以及血常规检验指标组间比较展开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

  1. 结果

2.1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对比 观察组ALB指标较之于对照组更低,而ALT、 TBIL指标则显著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检验结果对比(±s)

组别

n

ALB(g/L)

ALTT(U/L)

TBIL(μmol/L)

参照组

61

47.16±6.55

31.35±11.26

13.81±6.95 

观察组

61

40.24±4.02

101.87±27.56

26.17±9.18

t

7.033

18.500

8.384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血常规结果对比 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较之于参照组而言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却提升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结果对比(±s)

组别

n

中性粒细胞(×109/L)

血小板(×109/L)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参照组

61

68.19±11.92

176.84±15.68

7.63±1.35

30.54±7.06

观察组

61

55.74±10.26

103.45±34.22

5.11±1.23

39.98±6.69

t

6.183

15.228

10.777

7.5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肝炎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较高,该病的诱因一般是不规律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寄生虫、病菌、细菌致病原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对患者肝脏器官造成严重损伤,从而使得肝部功能出现异常[2]。若是患者在疾病早期没有及时展开干预,还会诱发肝硬化等恶性疾病,因此科学、合理的检验方式对于肝炎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ALB指标较之于对照组更低,主要是因为患者部分肝组织出现严重病变,导致原本合成能力降低,从而促使血清中肝脏合成物总体浓度得以降低。而ALT、 TBIL指标则显著更高,(

P<0.05);主要是因为患者肝细胞在收到损伤之后,其细胞中的内容物会不断向血清中渗入,导致ALT进一步升高;同时,患者肝功能受到印象之后,其难以完成有效的代谢,导致肝脏代谢物滞留于血液中,使得TBIL进一步升高[3]。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等指标较之于参照组而言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却提升明显,(P<0.05)。由此进一步证实了,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指标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疾病,还可以缓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临床可以借助生化检验以及血常规检验的方式来对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季奥,杨秋兰,黄钱珍.血常规检查联合血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系统医学,2023,8(13):66-69.

[2]朱烨,胡志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06):150-151.

[3]王兰兰.化学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在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的应用检验价值及效果对比[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03):42-43.

作者简介:姓名:赵姗姗,性别:女,出生年月:1989年7月,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郑州市,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医学检验,工作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职称: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