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优质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

王茜1 郭春霞通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肿瘤科   辽宁大连 116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肿瘤科通讯 山东济南 250031

【摘 要】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对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证明术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更能有效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护理效果更好,同时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优质护理干预;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为我国女性排名第一恶性肿瘤,为全亚洲最常见临床癌症,且目前正处于不断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外科手术治疗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减缓病情发展,但是手术创伤大,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最高,其发病机制为淋巴管阻塞或缺失阻碍淋巴液回流,皮下积聚大量蛋白质、体液,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则能够降低患者上肢水肿发生概率,缓解患者水肿情况。

1.优质护理方法

1.1常规护理干预

术后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活动情况等,尽可能给患者提供鼓励和支持,叮嘱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等。

1.2.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由于大手术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术后存在伤口疼痛,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打击患者精神。基于此,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白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术后并发症,能够预防与治疗,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建立自信心。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休息时多给予舒适体位选择建议,利于患者得到舒适性休息,利于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及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及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患者消极情绪。对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问,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1-3]

1.3日常生活护理

督促患者保持皮肤的干燥,日间穿戴弹力袖套。

1.4饮食护理

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清淡高蛋白食物,多以少盐、低脂、少糖、高蛋白、高纤维饮食为主,利于患者伤口愈合。

1.5康复护理

术后督促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为静脉血液循环提供有利条件,并积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训练,和主治医师配合,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

1.6运动护理

给予患者上肢运动锻炼,培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洗漱、进食、穿衣等日常活动操作,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度给予锻炼,如此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4-8]

1.7气压疗法

于术后第 3 天利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治疗,给予充气袖套置于患者水肿肢体下,利用装置对其实施间断性加压,加压完成后利用绷带包扎。15 min/ 次,1 次 /d,15 d 为 1 个疗程,总共 4 个疗程。

1.8物理疗法

实施物理热能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治疗,改善患侧肢体局部微循环,降低患者纤维组织增生,能有效使患者淋巴液回流,达到预防淋巴水肿的作用。

1.9出院指导

术后给予患者出院随访及术后教育。帮助患者及时发现早期淋巴水肿症状,给予患者使用充气袖套及自我按摩培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术后长期预防淋巴水肿,控制淋巴水肿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效果分析

2.1乳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乳腺癌早期的症状虽然不明显,但部分乳腺癌患者存在经常性乳头溢液。溢液一般多呈血性,如果出现浆液血性时患者要特别注意。乳腺癌术后患者极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等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约达到 30%。有研究表明,患肢淋巴水肿会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患者在患肢变形、肿胀的情况下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临床很有必要积极预防与护理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会将上肢淋巴回流通路切断,使上肢淋巴液无法充分回流。长期以来,医务工作者均在积极探索如何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发生发展率降低。现阶段,临床仍缺乏使受累肢体完全恢复的方法,因此积极预防是促进上肢淋巴水肿发病率减少的关键[9-12]

2.2 淋巴水肿为常见乳腺癌并发症

上肢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 10%~30%,因手术治疗时患者淋巴系统受损,能造成患者淋巴液回流受到阻塞,导致患者患侧上肢出现疼痛、肿胀及感染等现象,属于慢性疾病。研究显示,淋巴水肿可导致患者患侧上肢肌肉丧失、运动幅度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活动功能降低,其常出现在患者术后 3~30 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目前,临床医学评估淋巴水肿的方法存在多种,如手臂周径测量、水置换法等。而预防淋巴水肿原理为减少淋巴回流阻力及上肢血流吗,但由于患者患侧上肢血流的增加,可导致患者淋巴液分泌过多,造成增加淋巴循环负担,而感染、上肢活动负荷大、高温等均可增加患者淋巴回流阻力。

2.3联合应用了多种护理干预方法

结果表明,与单纯常规护理 + 功能训练相比,其更能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水肿的发生,从而将患者患肢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考虑原因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对并发症的发生有一个准确认识,培养其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术后放化疗;另外,督促患者坚持康复训练能够对患者的淋巴水肿症状起到有效缓解作用;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采用加压方式为淤积的静脉血与淋巴回流提供有利条件,强化动脉灌注,对病变部位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患者护理后的抗药、恐惧、自卑、其他负面心理比例均低于护理前。原因为优质护理干预规范性、科学性高,通过气压疗法高效地解决医学护理问题,一方面促进患者负面心理的减轻,另一方面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同时其具有远瞻性,在未来护理学发展中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13-15]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后优质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护理效果更好,同时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文华. 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干预中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5):132-133.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2021,13(7):44-64.

[3] 周薇,蔡燕燕,单海侠,等. 乳腺癌手术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21):168.

[4] 佟阳,金咏梅,,邱霖, 等.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关系: 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 上海护理,2021,21(8):20-24.

[5] 张慧珍,张丽娟,钟巧玲, 等. 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2):176-179.

[6]邵娟,彭雪梅,程晓丹.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价值 [J].西南军医.2021,第001期

[7] 刘婉丽.康复小组干预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第015期

[8]殷秀玲,黄丽,胡倩倩.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J].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第008期

[9]杨佩,刘海娟,丁艳妮.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价值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第026期

[10]范瑞娟,王均霞,栗卫辉.基于微信群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J].河南医学研究.2022,第2期

[11]孙红,护理管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 [J].医疗装备. 2018,第014期

[12]吕邓莉.优质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 [J].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

[13]陶莉妹.康复小组干预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卫生.2021年第7期

[14]王丽娜,赵培,郭员志,李丹.MDT模式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中的应用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年第10期

[15]李瑞华,全面护理干预和专科处理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