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张玲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上海  201299)

摘要 目的 本文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疼痛情况、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焦虑情况、疼痛情况、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心肌坏死[1],常见于60岁以上人群[2]。有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断上升[3]。在心肌梗死治疗及康复期间,患者常存在心理问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常规护理对病人的护理需求及心理需求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负面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4]。因此本文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以观察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6月期间心肌梗死患者共7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个小组,其中对照组39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②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可进行正常沟通且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②合并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监测和评估心功能和症状,以及进行吸氧、给药、限制活动、康复护理等辅助治疗。

1.2.2观察组护理

(1)心理护理内容

主要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绪支持;提供信息和教育;心理干预技术;建

立积极的康复环境等方面来护理支持。

(2)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给患者介绍心肌梗死的病因、症状和预后,介绍针对患者个人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计划,包括解释心肌梗死的病因,介绍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和常见症状,介绍常用的药物治疗和饮食原则,推荐适宜的食物。解释适度的体力活动和心肌梗死康复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理解和遵循康复计划。介绍控制和管理心肌梗死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提供戒烟和戒酒的方法和支持。解释定期随访和检查的必要性,帮助监测心脏功能和疾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教授心肌梗死患者及其家人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定期组织知识问答和互动活动,以检验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观察指标

1)自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表,评估患者对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由其他小组护士对患者进行提问和评分。分为完全掌握(80分以上)、大部分掌握(60-80分)和掌握不足(60分以下)。

2)患者焦虑评分:使用国际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对焦虑程度的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焦虑程度分为不焦虑(0-4分)、轻度焦虑(5-9分)、中度焦虑(10-14分)和重度焦虑(15-21分)。

3)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遵循医生建议和康复计划的程度,满分为100分。

4) 护理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护理过程和护士的满意程度,满分为100分。

5)疼痛程度分析: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

  1. 结果

2.1患者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

对照组掌握人数为29人,观察组掌握人数为38人,两组总掌握人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掌握评分情况见表1。

1患者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n(% )]

分组

例数

完全掌握

大部分掌握

掌握不足

掌握度

观察组

39

30

8

1

3897.4%

对照组

39

15

14

10

2974.4%

p

<0.05

2.2患者焦虑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相当,均为重度焦虑,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缓解更为明显,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患者焦虑评分情况见表2。

2 患者焦虑度评分比较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9

18.03±1.48

3.91±0.73

对照组

39

17.83±1.57

7.37±1.11

p

>0.05

<0.05

2.3治疗依从性比较

在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80.24±3.58,观察组为95.29±2.91,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6±2.21,观察组为98.43±1.8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

2.5疼痛程度分析比较

从表3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缓解,二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具体疼痛评分情况见表3。

3 患者疼痛程度分析比较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9

8.17±0.97

3.45±0.51

对照组

39

8.05±1.04

5.76±0.77

p

>0.05

<0.05

  1.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和疼痛感觉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心肌梗死本身带来的剧痛和不适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感。其次,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面临死亡风险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康复过程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活变化和调整困难,也会引发抑郁情绪和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其抑郁率甚至可高达40%[5],影响治疗效果,降低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进行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发现观察组中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可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要求。其次,通过焦虑评估发现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缓解心理负担,为精神状态的恢复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第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更高,说明患者可更加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和合作意愿增强。在孙楠[6]等人的研究中,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还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第四,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的缓解,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体验,促进康复效果的提升。

4.结论

为能给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提高其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大力推广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帅梓强,张成鑫,安城,等.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关联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9):1112-1116.

[2] 王波,朱文芳,马春萍,等. 甘肃省临夏州某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西南国防医药,2020,30(8):785-787.

[3] 沙琬婧,杨涛,周华,等. 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的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0):1838-1840.

[4] 田竟,任莹,张杨,等.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2):360-363.

[5] 武传举,李玄祎,马权,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21(2):52-56.

[6] 孙楠,谭靓靓,王坤华,等.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8):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