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

李辉

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23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门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基于对照组患者常规随访管理,将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运用到观察组患者的随访中。选取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

引言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加权患病率分别为12.8%和35.2%[1]。多数患者对糖尿病在居家治疗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增减药量、停药以及生活等,均是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针对我院门诊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实验观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1人,女性9人,年龄在62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69.16±9.58)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病程(5.81±1.02)年。观察组患者男性10人,女性10人,年龄在64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70.19±7.29)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5.72±1.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诊断为糖尿病疾病;(2)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3)经医院诊断符合居家治疗的标准。

排除标准:(1)患者精神状态异常,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不能配合实验进行;(2)生存年限小于三个月;(3)临床病历不完整或实验数据丢失。

1.2方法

在患者就诊时均告知其规律生活以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每三个月到门诊复查一次。在此基础上将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运用到观察组患者的管理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设立糖尿病专病门诊。每周三由主任医生在门诊主诊,将多个专科的单一方案汇总联合,随时追踪观察、评估药效和健康状况,连续记录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系统的检查,判断糖尿病病人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程度,再根据病人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用药评估,特别是对服用跨专科处方的、多种药物的患者开展药物规范管理,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用药;每周五联合糖尿病护理门诊,为患者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组建个案护理小组,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和诊治。

(2)分阶段随访管理。

1 阶段划分:根据患者出院时的临床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维持阶段以及调整阶段。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应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6.5%以下,对于未达标的患者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量,已达标的患者应每年测量两次。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值应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PG)值低于7.8mmol/L。当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达到目标后,即可维持现有的药物治疗、运动饮食管理治疗方案,进入维持治疗的阶段,若患者未达到控制的标准,便再次进入调整阶段。

2 随访管理:根据患者专属健康档案记录的复诊时间,护理人员需在复诊之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其门诊复诊的具体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复诊当天应再次提醒患者。复诊时了解患者居家管理的情况,测量血糖、体重以及生命体征,同时进行相关检查。若患者处于调整的阶段,主治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每月进行一次复查。若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均达到目标,则告知患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同时告知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进行一次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工作,避免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别选取干预三个月、干预六个月以及干预十二个月后随访时的空腹血糖测定值进行对比。

(2)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分别观察患者居家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以及运动治疗的情况,评分为百分制,分数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观察组患者干预三个月、干预六个月以及干预十二个月后随访时空腹血糖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x±s)

组别

干预三个月(mmol/L)

干预六个月(mmol/L)

干预十二个月(mmol/L)

对照组(n=50)

10.26±5.06

8.49±2.66

6.05±1.95

观察组(n=50)

9.01±4.11*

6.27±2.19*

5.48±1.05*

注:*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以及运动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x±s)

组别

药物治疗(分)

饮食治疗(分)

运动治疗(分)

对照组(n=50)

79.16±6.29

75.11±5.94

71.51±5.03

观察组(n=50)

92.28±8.47

90.66±8.01

89.75±7.62

注:*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糖尿病的危害比较大,它可以损伤多种靶器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要从运动、饮食和药物进行全方位的管控。研究表明[2]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状况较差,469例患者中,不能每月监测血糖者占58.8%,193例监测血糖者每月测量血糖的频次范围为1~60次,中位数为2次,近6个月吸烟以及年龄大于60岁为血糖监测的阻碍因素,由此可见对于高龄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较差,无法做到正确的血糖监测和管理。

本文针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临床多项研究结果相同[3-4],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1. 结论

    综上所述,糖尿病专病门诊分阶段随访管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患者更快的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拥军,李子孝,谷鸿秋等.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05):433-447.

[2]戴振威,张菱,张浩然,肖伟军,王浩,黄依漫,荆舒,陈旭,付佳琪,吴奕锦,高磊,苏小游.农村地区45~65周岁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1-7.

[3]赵利娟.社区专病门诊强化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上海医药,2022,43(02):55-59.

[4]翟加臣.社区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7):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