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中药化瘀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针灸联合中药化瘀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赵玉祥

内蒙古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     内蒙古赤峰   025400

【摘要】 目的:研究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时采用针灸联合中药化瘀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为2019年1月~2023年1月,随机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开展此次临床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药物联合针灸、中药化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结果:(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差异显著,P<0.05。(2)中医症候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时采用针灸联合中药化瘀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脑梗死;肩手综合征;针灸;中药化瘀;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疼痛度;生活质量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以及缺血等现象所造成的局部性脑组织出现缺血现象,患者易出现多种后遗症,肩手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一般在脑梗死发病后的3个月内出现,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肢体关节功疼痛、肿胀,正常的活动功能受限等,严重的会导致到肩部和手部的畸形,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1]。目前临床中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主要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虽然在短期内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长期使用效果不明显。近年来随着中医疗法的不断广泛应用,针灸以及中药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本次研究探讨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时采用针灸联合中药化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段选择为2019年1月~2023年1月,随机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开展此次临床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药物联合针灸、中药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1例、1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0.13±5.44)岁,平均病程(25.21±7.34)d;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为46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34±5.34)岁,平均病程(26.15±7.38)d。对比计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发现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为20-40mg/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mg,1次/d[2]

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针灸、中药化瘀治疗,药物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患者使用针灸治疗,针灸穴位选取肩髃、缺盆、尺泽、阿是穴、内关、肩井、天泉、合谷、天宗、曲池、肩贞,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半小时。中药化瘀药方为:黄芪60g、川芎12g、僵蚕10g、泽兰12g、牛膝10g、红景天12g、鸡血藤30g、郁金12g、益母草12g、丹参30g、五加皮10g、地龙10g。水煎服,每日一副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计算治疗有效率,判定治疗效果,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测评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对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的分值范围为0-3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最新版本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n=25)

20

5

0

100.00%

对照组(n=25)

11

10

4

84.00%

X2

-

-

-

4.4444

P值

-

-

-

0.0350

2.2中医症候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2中医症候评分对比±s

组别

半身不遂

肩部疼痛

手指肿胀

观察组(n=25)

0.73±0.13

0.80±0.32

0.71±0.23

对照组(n=25)

1.43±0.43

1.54±0.55

1.61±0.46

T值

8.5349

7.2132

7.833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结论

目前临床中常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此次研究中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治疗,该两种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以及血清脂蛋白的浓度,对血管的再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促进脑微血管的抗损能力的有效提升,对脑组织神经元加以保护,另外还可以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血清炎症性标志物,发挥抗炎、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的作用

[3]。但服药后药效难以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学理论中,脑梗死属于“中风”的一种,患者脑通常出现偏瘫、肢体运动障碍、吞咽不利、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逆乱、阴阳失调,临床中应以疏通经络、化瘀消肿为主,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针灸和中药化瘀治疗,针刺肩髃、内关、阿是穴、肩井、天泉、天宗、肩贞等穴位,加强传入神经纤维的运动,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和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有效改善微循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功能快速恢复;通过针灸,刺激性感觉输入得到加强,受损细胞得到恢复,患者大脑的局部循环得到改善。同时采用中药化瘀治疗,药方中包括黄芪、川芎、僵蚕、泽兰、牛膝、红景天、鸡血藤、郁金、益母草、丹参、五加皮、地龙等中药,其中黄芪和川芎补气、止汗、利尿消肿;僵蚕、泽兰、牛膝、五加皮发挥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强筋骨的功效;鸡血藤、红景天消肿散瘀、活血通络;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利尿[4]。诸药合用发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活血化瘀与温经的作用。

综上所述,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时采用针灸联合中药化瘀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疼痛度以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亚明,刘晓玲,陈小俊.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2581-2583.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7.12.039.

[2]杨丽红,张超,李泽芳等.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病例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元及定义[J/OL].中国全科医学:1-10[2023-08-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222.r.20230607.1656.002.html

[3]韩小磊,王峰,王伟民等.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血清NGF、BDNF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02):108-111.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3.02.023.

[4]赵灿,蔡燕,何泽液等.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NSE、VEGF、BDN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06):221-224.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2.0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