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MSCT,MRI及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分析MSCT,MRI及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价值

杨光荣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400054

摘要】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取MSCT,MRI及X线诊断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88例参与研究,分别进行MSCT,MRI及X线检查,对比其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8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检查结果:Ⅰ级患者20例、Ⅱ级患者22例、Ⅲ级患者20例与Ⅳ级患者20例。CT联合MRI检查检出率比X线检查高,(P<0.05)。观察8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软骨肿胀、骨松质硬化、关节间隙改变等影像学表现检出情况。通过诊断,CT联合MRI诊断影像学检出率比X线检查高,(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取CT联合MRI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率。

【关键词】MSCT;MRI;X线;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等,也可表现为关节外的一些表现。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腰背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沿着脊柱向上,向胸椎、颈椎不断地发展,并伴有脊柱关节的功能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强直。强直主要由于脊柱与外周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导致脊柱关节的疼痛,病人不敢活动,导致关节活动的丧失[1]。脊柱关节外周软组织不断炎症刺激,逐步出现纤维样变性,形成纤维性的一些连接,关节粘连,导致所谓的纤维强直性一种改变;脊柱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血管翳的不断增生,使炎症侵入关节间隙,甚至向关节软骨,骨组织侵入,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2]。为了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价值与药学服务进行评估,本实验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88例参与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88例参与研究,分别进行MSCT,MRI及X线检查,对比其影像学诊断结果。对照组男60例,女28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7.32±2.25)岁。

1.2实验方法

1.2.1 MSC检查

利用Simens 32 MSCT对患者进行扫描,管电流设置为150-350mA,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球旋转速度设置为0.5s/r,视野设置为180mmx180mm,扫描层厚设置为1mmx64层,矩阵设置为256x256。利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重建相关参数,重建层厚设置为3mm,矢状位重建层厚设置为5mm。

1.2.2 MRI检查

利用MRI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患者采取平卧位,层数、层厚与矩阵,分别设置为12层、4 mm与512×512。STIR序列回波时间设置为60 ms、TI设置为120 ms、重复时间设置为4 500 ms。SE序列T1WI的TR设置为4 300 ms、TE设置为18 ms。SE序列T2WI的TR4设置为300 ms、TE设置为120 ms。

1.2.3 X线检查

利用X射线仪对患者进行扫描,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160 mA、层厚设置为5 mm、层距设置为5 mm。患者采取仰卧体位,采用飞利浦双板X线成像系统,拍摄骶髂关节,扫描腰椎、骨盆,必要情况下,检查患者的颈椎、胸椎。

1.3观察指标

由两位医师完成影像学检查工作,并记录88例患者诊断情况。对比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患者通过不同检查方式后的结果、关节面侵袭等影像学表现。关节评级:0级:患者各项功能正常;Ⅰ级:患者关节有硬化等表现;Ⅱ级:患者关节硬化,关节间隙没有明显改变;Ⅲ级:患者关节硬化情况明显,关节间隙明显改变;Ⅳ级:患者关节异常更为严重,有骨性强直情况。分级与患者的关节病变情况成正比。检出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关节分级状况

8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检查结果:Ⅰ级患者20例、Ⅱ级患者22例、Ⅲ级患者20例与Ⅳ级患者20例。CT联合MRI检查检出率比X线检查高,(P<0.05)。见表1:

表1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关节分级状况(n,%)

检查方式

例数

检出率

20

22

20

20

X线诊断

88

15(17.05)

14(15.91)

13(14.77)

15(17.05)

57(64.77)

MSCT联合MRI诊断

88

23(26.14)

18(20.45)

17(19.32)

20(22.73)

78(88.64)

x2

14.023

P

0.000

2.2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影像学表现情况

观察8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软骨肿胀、骨松质硬化、关节间隙改变等影像学表现检出情况。通过诊断,CT联合MRI诊断影像学检出率比X线检查高,(P<0.05)。见表2:

表2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影像学表现情况(n,%)

检查方式

例数

骨质囊变

软骨肿胀

骨松质硬化

关节面侵袭

X线诊断

88

35(39.77)

8(9.09)

33(37.50)

50(56.82)

MSCT联合MRI诊断

88

51(57.95)

18(20.45)

49(55.68)

70(79.55)

x2

5.821

4.513

5.845

10.476

P

0.016

0.034

0.016

0.001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最终的结局是关节强直,但是关节强直的过程很长,特别是在纤维强直期的过程非常长。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主要有几个方面:发病率高: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男性;误诊、漏诊率高:由于该病的病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在治疗上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该病起病隐匿,初始没有明显的症状。有大量的数据显示,该病从症状发生到确诊,往往延迟9-10年。致畸率高:由于该病起病多发于青壮年,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在疾病过程中,症状表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可以在早期相对静止,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有的甚至在1-2年内持续反复进展,很快导致脊柱甚至大关节的关节畸形、关节的强直。早期误诊、漏诊,以及治疗不及时等是导致关节畸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一定要重视患者的早期诊断[3]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液检查与临床症状等不具有特征性,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X线检查在临床诊断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时间较长,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然而,其成像分辨率较低,容易导致关键信息丢失,出现误诊与漏诊等情况。CT检查成像的分辨率更高、图片比较清晰,更容易观察关节的间隙等病变,更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断。MRI检查可以显示出软骨下骨损伤与骶髂关节炎性损伤等,临床诊断时可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4]。在实验中,对比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关节分级状况与影像学表现情况,CT联合MRI诊断效果更好,(P<0.05)。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取CT联合MRI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任远,周佳鑫,焦洋.误诊为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一例报告[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3,17(05):434-436.

[2]程薇,张立斯,余世裕.PET/CT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10):2826-2828.

[3]周莉,李东,韦全剑,董景宣.MRI和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33(09):1723-1726.

[4]宋炜,徐晓军.MRI与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4):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