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脉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1

五脏六腑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脉象

王君

大家都认为脉诊很难,也很抽象,其实掌握了就不难。中医博大精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瑰宝,让我们后人非常收益。几个手指就能知道疾病的症状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就知道病在哪里,对应哪些脏腑,实在是太神奇了,这就是中医的魅力。

切脉包括在诊断学里面。中医诊断学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四诊都很重要,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取代,只能互参互用。我主要谈谈对脉诊的认识。

我以八纲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基础,根据这些脉象在五脏六腑上的脉象异同,分析各类脉象产生的机理与临床意义。八刚里面的阴阳,阴表示虚寒,阳表示实热。

一.首先要了解脉诊的一些基础知识

  1. 临床常用寸口脉分侯脏腑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左手 寸:心 右手 寸:肺

关:肝关:脾

尺:肾 尺:命门

通过诊察寸口脉的变化,可使我们比较容易掌握五脏六腑气血盛衰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邪气所犯脏腑的情况。

  1. 切脉的指法主要有

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布指:中指定关,食指按关前,无名指按关后。

运指:举法,按法,寻法,循法,总按,单诊。

  1. 正常的脉象

正常的脉象主要是说寸关尺三部都有脉,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这些特点称为胃,神,根。

胃:脉有胃气。特点:徐和,从容软滑的感觉。

神:指有神。 特点: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根:脉之有根。特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1. 八刚脉(常见的病脉)

八刚脉包括:浮类脉,沉类脉,数类脉,迟类脉,虚类脉,实类脉。浮脉对应表证,沉脉对应里证,迟脉对应寒证,数脉对应热证,虚脉对应虚证,实脉对应实证。

浮类脉包括:浮脉,散脉,芤脉,革脉。沉类脉包括:沉脉,浮脉,牢脉。数类脉包括:数脉,疾脉,动脉,促脉。迟类脉包括:迟脉,缓脉,结脉,代脉。虚类脉包括:虚脉,濡脉,细脉,微脉,弱脉,涩脉。实类脉包括:弦脉,滑脉,紧脉,实脉,洪脉。

每种脉象的内容如下: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有力表实,无力表虚

散脉:浮大无根,至数不齐。主元气离散,脏腑精气将绝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

革脉:浮弦中空,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小产、崩漏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至暂时伏而不显。主邪闭、厥证、痛极

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唯沉取始得。主证瘕积聚、痞块、疝气

数脉:脉来快灵敏,一息五至以上(90次/分)。主热证(有力、无力)

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至以上(120次/分)。主热病极期,阳极阴竭

动脉:脉来短小滑数有力,应指如豆。主惊恐、疼痛

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主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食停滞

迟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60次/分)。主寒证(有力,无力)

缓脉:一息四至,脉势来去缓慢无力。主湿证,脾虚

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主阴寒气结,寒痰瘀血

代脉:缓而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主阴寒气结,寒痰瘀血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主气血两虚,气虚多一些

濡脉:浮细而无力,轻取可以触知,重按反而不显。主虚证,湿困

细脉:脉形细小,应指明显。主气血俱虚

微脉:脉形及细,及软,按之欲绝。主气血大虚

弱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主气血两虚

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应指不均,如轻刀刮竹。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痰饮,疼痛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主痰,实热,食积

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纤绳转锁。主寒,主痛,主食积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坚实有力。主实证

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主邪热亢盛

二.五脏六腑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脉象

  1. 心证候的临床表现

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心血虚,心血瘀,心火亢盛

  1. 肝证候的临床表现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

肝胆湿热,寒滞肝脉

  1. 脾证候的临床表现

脾气虚,脾阳虚,寒湿困脾,脾胃湿热

  1. 肺证候的临床表现

肺气虚,肺阴虚,风寒犯肺,风热犯肺,风热犯肺,燥热犯肺,痰浊阻肺

  1. 肾证候的临床表现

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

  1. 六腑证候的临床表现

胃寒,胃热,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津亏,膀胱湿热

在实际切脉中,是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顺序来诊断。浮脉为表证。沉脉为里证。迟脉和紧脉为寒证。数脉为热症。虚脉为虚证,实脉为实证,阳为实热,阴为虚寒。

五脏六腑的临床表现,在八刚脉里找到相对应的脉象。通过对八刚脉和五脏六腑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脉象的比较,反应出每种病症的脉象差异,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切脉是望,闻,问,切四诊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方法提高了诊断的有效性和诊断的准确性,只有认真掌握了切脉方法,才能和其他诊法有效的结合,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