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3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何心怡

无锡经济开发区华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1月至2022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观察组的孕酮、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四种激素的呈现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西药米非司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治疗有效率高,抗肿瘤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片;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在临床上属于良性肿瘤,肌瘤增殖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机体激素变化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增加、贫血以及腰部胀痛等,很多患者的子宫肌瘤发病初期并没有对疾病形成足够的重视,在各种症状表现的较为严重时才选择到院接受诊治。相关医学研究证明,子宫肌瘤和气滞血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范畴内,子宫肌瘤被归于“症瘕”之中,认为人果存在情志抑郁、气机不调、外感受邪或者脏腑不合等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证,时间长了这些堆积的淤血就会形成子宫肌瘤,结合中医相关病理机制,对子宫肌瘤疾病进行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以及排阻当前对子宫肌瘤进行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除了手术疗法之外,还有比较保守的药物疗法,两种方法进行横线对比发现,药物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患者接受程度比较高,在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大部分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接受药物治疗。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1月至2022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集中在24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31.4±3.6)岁,病程从6个月到8年不等,平均病程(3.12±1.38)年;子宫肌瘤的最大直径从1.8cm到6.5cm不等,平均(4.02±0.98)cm;子宫肌瘤的数量最多5个,最少1个;孕产从1次到5次不等,平均(1.97±1.02)次。全部患者经临床检查与超声检查后确诊为子宫肌瘤,均符合子宫肌瘤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全部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有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多以及周期缩短等,研究的病例需要排除有以下情况:年龄超过55岁的患者、用药过敏的患者、接受治疗前四个月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肌瘤个数以及孕产次数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子宫肌瘤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米非司酮片药物治疗,每天睡前口服一次药物,剂量为10mg从患者月经开始第一天正式服药治疗,必须每天坚持用药。观察组米非司酮片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服用药物剂量约为0.95g。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注意需要每月要求患者定期入院接受全面的检查,对肌瘤大小进行评估,并同步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多项基础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相关的子宫肌瘤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如下判定。

治愈:患者接受治疗后,子宫大小完全恢复正常,肌瘤全部消失,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得到明显的改善,子宫肌瘤缩小超过30%。

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子宫肌瘤缩小不足30%。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测定,主要包括孕酮、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四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11(22)

28(56)

11(22)

39(78)

观察组

50

19(38)

29(58)

2(4)

48(96)

χ2

-

1.817

0.007

4.307

4.198

P

-

0.157

0.915

0.041

0.041

2.2  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孕酮、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四种激素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孕酮、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四种激素的呈现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血清激素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孕酮

(nmol/L)

雌激素

(nmol/L)

黄体生成素

(nmol/L)

卵泡刺激素(nmol/L)

对照组

1.8±0.5

28.4±24.0

16.7±4.6

12.9±3.8

观察组

1.5±0.7

25.7±21.3

13.1±3.7

10.9±4.1

t

2.591

1.972

2.674

2.347

P

0.010

0.029

0.007

0.019

3 讨论

在临床中,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该病发病与患者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有一定关系。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其产生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呈现正相关趋势,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其激素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使患者体内激素异常情况更加明显,造成肌瘤进一步增大,最终发展到不能自行消失的程度。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主要有手术方式和保守药物治疗方式两种, 手术治疗的术后痛苦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年龄比较小,或身体情况比较差的患者,本身具有很大的操作局限性。保守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无痛、便捷、无创以及花费少的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子宫肌瘤直径不超过4厘米的患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不需要面对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手术风险,横线对比发现,药物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患者接受程度比较高,在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大部分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接受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增加、贫血以及腰部胀痛等,很多患者的子宫肌瘤发病初期并没有对疾病形成足够的重视,在各种症状表现的较为严重时才选择到院接受诊治。相关医学研究证明,子宫肌瘤和气滞血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范畴内,子宫肌瘤被归于“症瘕”之中,认为人果存在情志抑郁、气机不调、外感受邪或者脏腑不合等问题,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证,时间长了这些堆积的淤血就会形成子宫肌瘤,结合中医相关病理机制,对子宫肌瘤疾病进行治疗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扶正祛邪以及排阻

西药对子宫肌瘤疾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服用药物患者机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行调节,通过手术方式将病灶取出或者彻底切除子宫,保守药物治疗可以选择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其中米非司酮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它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最开始应用于终止服用者的早期妊娠反应,其基本药理是通过对患者机体内激素水平进行调节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除此之外,米非司酮对雌激素活性形成有效抑制的一种典型用药,由于子宫肌瘤的初步形成增殖基本依附于器官位置的激素水平,而米非司酮可以对激素水平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型抗孕激素药剂,米非司酮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非常有效的药物,可以有效减小子宫与肌瘤体积,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因为米非司酮具有的无孕激素、抗雌激素以及雄雌激素活性,所以更容易与人体内的孕酮受体相结合,与黄体酮相比较而言,其对用药者子宫内膜中存在的P受体有着更高的亲和力,可以对P活性产生非常有效的抑制作用,显著溶解机体内异常的卵巢黄体,减少存在的P数量,降低多种激素的分泌水平。除此之外,米非司酮能够减低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内孕激素受体与雌激素的存在数量,抑制孕激素与雌激素在患者机体内产生的不利作用,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虽然米非司酮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单纯使用其进行子宫肌瘤疾病的治疗会对患者正常的月经情况产生影响,且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米非司酮药物,还会容易引发子宫癌变,所以在临床中极少单独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是选择联合用药。

桂枝茯苓胶囊是一种主要成分为中药制剂的浓缩药品,其主要成分包括白芍、桃仁、牡丹皮、桂枝以及茯苓等五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痰显著药效,在临床治疗中多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妇科疾病卵巢囊肿、痛经、闭经以及子宫肌瘤等,其中桂枝性温善行,桃仁与牡丹皮具有化瘀消瘀破血的显著功效,桂枝合用能发挥化瘀滞、通血脉的显著功效附加白芍使用可以发挥止疼、缓和药劲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扶正祛邪的功效,并有桂枝合用发挥化痰祛湿功效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桂枝茯苓胶囊能够发挥消肿块、镇静止痛以及抗炎的功效,能够提升患者机体器官的通行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

,帮助患者体内增生性肌瘤病变的进一步吸收与转化,从而发挥抑制肿瘤持续生长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患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以后,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血小板的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从根源上减弱全血粘度,促进外周血管进一步发生扩张,使器官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发挥发挥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效果 ,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子宫存在的痉挛问题,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改善病理情况。除此之外,桂枝茯苓胶囊还具有明显的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抗雌激素的临床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于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痛经、产后阴道流血、子宫肌瘤以及乳腺囊性增生等多种妇科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中选用桂枝茯苓胶囊的基本服用剂量为每次三粒,每天三次,饭后通过温水送服,在月经期间停止服用。桂枝茯苓胶囊被医学专家认定有明显的抗雌激素的显著作用,通过降低患者机体内的孕酮、催乳素水平以及雌二醇等来发挥良好的抗瘤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至2018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观察组的孕酮、雌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四种激素的呈现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常规西药米非司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治疗有效率高,抗肿瘤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ER和PR水平的影响[J]. 周绵莉,毛惠,喻小兰,张露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08)

[2] 中药自拟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吕辉,张金婷.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11)

[3]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老年子宫肌瘤患者激素水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徐琦. 中国妇幼保健. 2016(24)

[4]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临床疗效研究[J]. 涂雪松,胡利霞,李枫,陈玉环. 中国性科学. 2016(10)

[5]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 周隽,叶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

[6]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 陈燕娥,闫雪,钟业超,温云花,唐海妹.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15)

[7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练鹏颖,刘枚芳,徐景利.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6(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