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王志听

身份证号码:320382199006081013

摘要:在现代社会形势中,整体质量控制受到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视,而在具体开展土建施工时,裂缝问题会对其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裂缝会随时间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高度与强度,使其承载能力大大降低。本文综合论述土建施工中预防控制现浇板裂缝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浇板裂缝;预防控制

引言:

在土建施工中,如果现浇板出现裂缝,则会严重影响整体结构,使其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优化项目施工作业,及时预防和有效控制线现浇板裂缝,使其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整体性,提升项目工程质量。

一、确定设计重点

在土建施工时,施工人员为了有效应对设计工作的潜在问题,需要确定裂缝造成的隐患,使变形缝的直接影响得到全面消除。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各个平面,确定其受力情况,分析其凹凸薄弱层与裂缝的工作重点,使受力不均匀造成的隐患得到及时消除。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对以下问题加强重视:

首先,在布设后浇带时,需要做好调研,确定影响后浇带结构的主要因素,使浇筑混凝土的工作时间满足相关要求。通过科学设置独立支撑要点,可以使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标准,然后实施拆模作业。在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标准之后,现场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评估梁板悬挑结构,此时,如果模板缺乏充分的支撑力,则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变形。

其次,施工人员在具体落实现浇带操作时,需要科学设置浇筑计划,根据规则设定实施振捣操作,避免过慢或过快。在混凝土终凝结束后,施工人员必须二次压实局部模板,使混凝土的爆应力和密度达到稳定状态。此时,施工人员需要科学评估模板厚度,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做好验收工作,如果发现误差,必须及时制定改进方案。在为施工裂缝确定控制计划之后,需要定期实施养护作业,避免混凝土因水分流失出现收缩裂缝。在具体开展养护作业时,需要确保其连续性,进行七天以上的养护,使其现场检验满足管理需求。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科学测试,然后评估其调运情况,有效实施加固处理。同时,需要对其电气线路埋设加强重视,避免过于分散或集中,使线路交叉问题得到及时消除。

最后,需要对现浇板做好变形控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浇板载荷能力进行科学测试,分析,重力沉降对浇筑作业造成的直接影响,使楼板不稳定得到及时消除,同时,地质不稳定也会造成沉降情况,所以,相关人员需要深入探究裂缝与沉降的关系,使施工现场的气象、土壤、地质等方面满足施工标准。一般情况下,当地下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时,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所以,必须对抗力层功能性与地基稳定性进行科学测定,使其沉降情况满足相关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模板厚度与钢筋数量等各项参数进行科学测定,对框架剪结构受力进行精确评估,然后统计上下楼连接。

二、设置伸缩缝

土建单位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科学设置伸缩缝,并对其加强管控。对于建筑施工而言,伸缩缝的合理设置是其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相关部门对其加强重视。土建单位通过科学应用伸缩缝,可以有效应对结构体突变。在具体落实伸缩缝施工时,必须严格管理各种补偿器,使其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和抗压能力,避免工程结构出现开裂现象。

三、强化原料控制

在土建施工时,建材质量是其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使其工程质量满足相关标准,施工单位需要科学应用混凝土技术,并对其加强管理,保证项目整体质量。在工程建设前期,技术人员需要科学配置混凝土,使建筑施工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调配混凝土浆液时,还需科学调控砂石,水分,水泥等原材料的用量。在配制混凝土时,还需要强化养护工作,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有效保障。在实施配置作业时,需要科学选择配合比,结合现场情况确定施工参数。同时,建设人员还需要控制其凝结时间,严禁在输送或浇筑混凝土浆液时再次加水,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有效保障,使其图纸设计标准得到充分满足。在具体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测和有效控制,避免施工建设中出现低质量或不合格混凝土。通过分析现浇楼板开裂现象可以发现:外界温度变化或浇筑温度过高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所以在控制现浇板裂缝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合理添加外用辅料,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有效保障,避免混凝土因失水出现开裂或收缩变形。与此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水泥材料与外加剂的选择应用,使混凝土顺利成型。最后,需要科学控制原材料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做好现场安全防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避免在较高温度下浇筑混凝土。

四、加强施工管理

首先,需要对其施工荷载进行科学管理。在开展土建施工时,为了避免现浇板出现裂缝,需要严格把控主体结构施工,并为其预留充分的养护时间,合理构建施工计划。在完成浇筑作业的24小时之内,可以进行一些定位或测量工作,严禁调运材料,避免对现浇板造成冲击。经过24小时之后,将钢筋等材料分批调运,同时,可以实施钢筋绑扎工作,此时必须做到轻写轻放,避免产生冲击荷载。两天之后可以进行大宗材料的调运,在堆放模板时,需要避免集中堆放产生冲击。在浇筑作业结束之后,还需要结合当地气象情况进行强度检测。在安装与拆卸模板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其次,需要对其钢筋施工进行严格把控。此时,施工单位需要对钢筋材料做好验收工作,尤其需要对钢筋的有效长度,直径、间距,错误长度进行严格检查,在钢筋绑扎工作结束后,将其板面作业人员适度减少,并对其交叉施工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多人员踩踏完成绑扎工作的钢筋,使其出现变形现象。同时,在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处,需要配备马凳筋。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需要设置专业人员对上层筋进行修整,尤其需要对其管线预埋、四周阳角加强重视。同时,需要合理优化施工流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对其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如果骨料砂石具有较高温度,则需要进行喷水降温。而在夏季施工时,可以将碎冰或氮加入搅拌机内,避免在运输混凝土时出现升温现象,对其运输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开展施工作业时,需要对其搅拌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在初凝之前实施二次压光,分段分片开展施工作业,对其浇筑程序进行严格控制。为了有效避免楼板出现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还需要结合工作需求进行后交代的科学设置。在硬化混凝土处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凿除干净其表面松散的骨料与混凝土层,然后结合工作需求进行凿毛处理,并利用清水将其彻底湿润,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完成浇筑作业之后,需要科学实施抹光压平处理。然后进行科学养护。

、结束语

在土建施工中,为了有效预防现浇板裂缝,施工单位需要合理优化施工作业,确定设计重点,合理设置伸缩缝。同时需要强化原料控制,结合项目需求选择各种原材料,优化配置工作。最后,需要严格管理施工过程,使其施工荷载得到有效控制,优化施工流程,并对其后浇带施工进行严格把控,使其土建施工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及时预控现浇板裂缝,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申谋远,苏行,邱询彬.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J]. 装饰装修天地,2023(16):205-207.

[2]丛培建,程鑫,骆万佳.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J]. 中国住宅设施,2022(12):72-74.

[3]梁富林.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8):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