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刘卫华

340702197110170037

摘要:本文对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水资源面临的内涝、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明确规划目标、进行场地分析、制定水资源规划、进行生态设计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考虑,以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1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已经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雨水天气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内涝、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为城市雨洪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生态、绿色的方式来解决城市水问题,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然而,要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转化为现实,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本文旨在探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海绵城市的设计特点

海绵城市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生态优先、弹性应对、多元化设施、灰绿结合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海绵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

2.1生态优先

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中,生态优先是核心原则之一这意味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地吸收雨水、净化空气,并改善城市微气候。修复水体和土壤也是生态优先的体现,可以恢复土壤的渗透性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为了实现生态优先,海绵城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将绿地、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2弹性应对

海绵城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具备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能力,在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通常是通过排水管道直接排入河流,无法有效应对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而海绵城市通过构建完善的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利用和排放系统,能够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2.3多元化设施

海绵城市的设计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设施来实现雨水的管理和利用,这些设施包括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渗透铺装、植草沟等,它们在城市中分布广泛,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多元化的设施不仅具有景观美化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吸收、储存和净化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

2.4灰绿结合

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强调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灰色基础设施通常指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通过管道、泵站等设施来排放和处理雨水。而绿色基础设施则包括公园、绿地、湿地等自然空间,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构建湿地等方式,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滞蓄和净化。灰绿结合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灰色基础设施可以快速地排放雨水,避免内涝的发生;而绿色基础设施则可以提供更大的雨水滞蓄空间,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思路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通过明确规划目标、进行场地分析、制定水资源规划、进行生态设计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目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1确定规划目标

在规划之初,明确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目标应包括提高城市雨水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可以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

3.2场地分析

在确定规划目标后,需要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一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城市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和净化能力,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场地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3水资源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规划应包括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和利用等方面。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可以实现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4生态设计

态设计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可以恢复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具体而言,生态设计应包括增加绿地面积、构建湿地、湖泊等自然水体,以及利用地形地貌等方式。这些措施能够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滞蓄和净化,提高城市的雨水管理水平。同时,生态设计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

3.5设施建设

在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设施建设是实现雨水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规划目标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设施进行建设,如雨水花园、渗井、渗沟等。这些设施能够有效地收集、储存和净化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在设施建设中,要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考虑设施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此外,设施建设还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3.6实施与维护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包括前期的规划和建设阶段,还包括后期的实施与维护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注重对已建成的雨水管理设施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效益的发挥。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设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的环境条件。此外,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也是实施与维护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和参与度。

结语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对于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和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未平.新时期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点及其思路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49.

[2]左宁.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2416).

[3]李坚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1:3(71-73).

[4]刁鹏.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22:125-127.

[5]李莉,曹佳玲.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