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

额日登其其格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廉政教育中心    026200

摘要:近几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聚居区,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出发,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存问题

(一)产业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产业层次低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企业竞争力不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能力弱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能力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导致农业灌溉、防涝等水利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第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低,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自觉地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战略中去。其次,必须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地区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治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对于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国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坚持生态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和节约资源能源模式。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必须加强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二)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但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其次,在我国民族地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落后,对此,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水利、电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从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在教育和科技领域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传统、人文风情等因素,在发展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促进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特色服务业。在发展工业上要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坚持“适度开发”、“生态保护”、“节约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业上要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在服务业上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生态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其次,突出产业集群效应。强化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以工业园区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链和产业群;要统筹考虑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因素,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升级;要立足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休闲业,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保障。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继续大力支持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要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完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要落实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同时要重视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古丽扎尔·阿不都肉苏里.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8):67-67.

[2]任大欣.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影响——以郎德上寨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8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