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库参与“非遗”保护发展路径探析——以四川艺术影像档案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3

数字档案库参与“非遗”保护发展路径探析——以四川艺术影像档案为例

杜小钢

四川省南充市文化艺术交流发展中心637000

摘要: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连接网络用户、分析传统技艺、解码文化符号、建设数字档案。数字技术与“非遗”传播的结合发展成果日益成熟化,“非遗”的创新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数字档案库在“非遗”相关工作中有着较大的潜力,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结合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建设与应用情况,总结了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创新传播保护模式、完善管理标准以及转化资源效益三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档案库参与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可行路径,以此为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非遗”保护路径;数字档案库;四川艺术影像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意识与想象力是捍卫我国文化主权与展现文化身份的重要依据。保护“非遗”不只是为了满足民族与国家发展的需求,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线上博物馆、数字档案库等数字化技术被引入到“非遗”保护领域后,促使其在生产、展示、记录等多个方面获取突破。现以四川艺术档案管理为例,探讨如何将“非遗”保护工作与数字档案库有机结合。

1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1.1“非遗”保护模式相对落后

存管“非遗”信息时所用的工作模式较为落后。我国针对非遗保护模式逐步出台相关法规与政策,引导各省市借助网站、数据库来更新“非遗”保护手段。然而“非遗”处于历史文化范畴中,直接运用以往的数字档案存储方式很难对其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完整记录,若只凭借录像、录音以及文字等载体不仅难以完整有效地记录“非遗”的全部内容,也无法呈现出其应有的生命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项目进展较为缓慢。不少非遗记录中的照片、书籍因受损而出现流失,需要开发有效的数字化保护与抢救技术。

保护“非遗”的技术手段较为单一。嘉陵江船工号子、川北灯戏等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遗”对于当前的信息资料存管方式存在适应性不足的情况,其传播形式相对单一、陈旧,推广难度高,不少“传承者”的年龄较大,对于新型传播途径进行适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应继续加大数字化技术在保护、传承“非遗”中的应用力度。

1.2“非遗”资源管理缺失标准

采集存储欠缺统一标准。多光谱、动态捕捉、三维扫描、电子档案库等技术逐步解决了传承“非遗”面临的部分困难,为传承成果的长效性提供了必要保障[1]。但当前“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处于起步环节,缺乏配套可用的采集以及存储标准,造成了艺术影像等“非遗”档案整合式存管、采集等管理工作中出现了标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信息传播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通过图片、影像、文字等载体来传播“非遗”信息,如通过线上展播“四川非遗”视频,展示南部双峰山歌、高坪长乐火龙等“非遗”文化的魅力,有效扩大了其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然而各媒体平台中的“非遗”文化信息资源存在碎片化问题,不同平台上的信息出现了标准不一致、内容不对等、影像视频清晰度不统一等问题。

1.3“非遗”资源效益转化受阻

“非遗”已经进入到我国的行政体系中,各地区逐步构建国家级别、省级、市级、县级的“非遗”名录体系,比如瑜伽少林六合拳、高坪长乐火龙、南部双峰山歌等入选第六批南充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然而不少“非遗”保护项目均是根据已获取成功的数字化保护以及效益转化案例经验进行推进,缺少适合本地区当前的运作模式,导致此类项目欠缺常态化、自主化、商业化运作能力,容易出现收益与投入不平衡的情况。

2数字档案库参与“非遗”保护发展路径

2.1创新传播保护模式

借助高新技术革新保护与传播方式。通过建设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打造“影像档案库+非遗文化”的综合化管理与应用平台,全面选用多种高效的影像信息获取技术,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依靠无人机等设备全天候采集“非遗”艺术影像,在现场进行视频剪辑,利用5G通信技术来输送信息,充分挖掘三维实时成像、航拍测绘、红外检测与全景摄像等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此夯实“非遗”档案资源共享的技术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精准搜索等技术来提高档案采编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高效推进档案整理与采编工作。为各种“非遗”保护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针对“非遗”文化信息进行全程式、多角度记录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资源进行整合,为当前的艺术影像资料选取有效的宣传方法,如动画片、纪录片、宣传片等传播方式,确保传统杂技、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均能够获得高效、广泛地传播[2]

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存管模式。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可构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融媒体运营服务统筹体系,组建运营团队,提高整体运营质量。依托数据存储与影像技术,支持存储影像文件与跨平台的多层关键词查找、模糊搜索以及横向扩展等功能,并保障文件存储、运输与使用的安全性。在推进数据档案建立、整合影像资源以及完善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影像数据分散化、碎片化的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集合管理、存储、采集影像档案信息等功能的平台得以完善,可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数据化、可视化、数字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依托“非遗”档案库建设项目来增强“非遗”保护工作对于社会各方力量的吸引力,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多方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协同化工作模式。档案库可对政府单位、企业、传媒、传承人以及学者等不同的用户进行定位,依托拍摄收集、综合管理以及运用等模式,实现多主体共管“非遗”影像资料的工作体系[3]。前期阶段,项目负责人与传承人可依靠影像等高新技术,完善采集方案等工作方案;中期阶段,则需要对实地调研信息与影像资料等进行整理、编辑,再向专项档案平台中上传;后期阶段,则可开展宣传片、纪录片以及汇报片的制作工作,并围绕“非遗”文化艺术内容,进行建档,同时借助3D建模、VR技术免费为广大用户呈现出“非遗”影像成果。以此在扩充“非遗”档案库的基础上,完成传播“非遗”文化的任务。

2.2完善采集管理标准

完善采集与存管标准。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可从信息采集环节、信息管理环节以及信息应用环节来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在信息记录环节中,需要记录四川非遗文化相关的信息资料,涉及初期筹备、布置影像设备等工作流程,通过明确的标准要求可构建高效率、标准化、高质量的影像采集与记录工作体系,由随意性较强的拍摄记录模式快速过渡至标准化、规范化记录模式,具体可修订与细化存储设备保存周期、录音摄影内容结构、多个机位设置标准等要求。为形态存在差异的“非遗”信息形成有针对性的采集记录方法。在信息管理环节中,可结合常规档案管理规定,围绕调用影像档案等管理以及应用场景,为“非遗”档案信息设立管理规范,为“非遗”信息资料的安全运用提供管理基础。在信息应用环节中,可针对制作汇报视频等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工作标准。

健全新媒体“非遗”资源标准。哔哩哔哩、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凭借其年轻化的受众群体、利于传播碎片化信息等优势在传播“非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还欠缺必要的监督、评价等管理机制。因此,应围绕新媒体平台的“非遗”相关工作,开展制度建设,规范传播内容、传播流程。针对新媒体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表现,建立科学的激励、评价与监督机制,以此激发各个新媒体平台参与档案库建设等“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2.3有效转化资源效益

各地区“非遗”文化大多集中于农村地区,“非遗”文化资源本身也凝结着当地群众的乡土情感与文化历史,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传承、传播与发展“非遗”文化均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支持与保障,依托数字化平台,可加快非遗相关的演艺产业、旅游业、手工业等艺术性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可收集、整理各地区“非遗”艺术成果后,再将其整合成特色地方文化,通过新媒体、数字化平台进行推广与宣传,提升当地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档案库建设前期的实地调研工作,有助于对乡村区域“非遗”文化内涵进行扩充与丰富,扩大宣传力度,保留乡村发展的相关影像资料,丰富推广素材,支持当地的“非遗”文化传承[4]。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可建立政企合作关系,共同扶持当地的“非遗”商业贸易、传承保护与文化交流等活动。档案库还可和当地政府进行协作,联合开展传统乡村民间艺术评选、展览等活动,在促进“非遗”发展的基础上,也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范围,增强乡村美育效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节奏。可针对四川南充的“非遗”项目金台制笔、竹编工艺等均在当地的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大力宣传,金台制笔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益于构建具有金台文化特色的农文旅小镇;竹编工艺则为当地留守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以及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档案库还需继续通过新媒体对其进行宣传,如短视频《非遗少年》在各个网络平台获得极高播放量,对川剧文化进行了传播,使年轻群体充分感受了“非遗”文化独具的魅力。当地政府应支持各个媒体平台呈现“非遗”相关作品,形成热门“IP”。

竹编等“非遗”资源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可利用微信小程序、抖音平台的商城专区,为用户提供相关产品的购买服务。档案库可参与“非遗”信息交互、宣传服务等活动,集中帮扶乡村区域的“非遗”项目与传承人。

3结论

数字档案库等数字化技术被运用到“非遗”保护、发展环节中,使“非遗”文化成果更为有效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根据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可知,当前其在传播保护模式的革新、管理标准的修订以及资源效益的转化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因此,在推进四川艺术影像档案库建设工作时,应利用高新影像技术来创新“非遗”影像档案的采集、存管技术手段;全面完善影像档案管理标准与新媒体传播标准;依托新型传播平台,扩大“非遗”传播影响力,提升其经济价值与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向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策略与标准研究[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03):116-123.

[2]宋帅.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研究[J].档案管理,2021,(06):82-83.

[3]边媛.参与式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的理论基础、模式与路径探析[J].档案学研究,2021,(03):90-96.

[4]李静雨.数字化之下的非遗保护策略[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0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