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策略思考

黄梅丽

福建泉州南安市梅山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321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校应注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情景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文章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探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策略思考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陷入知识灌输和抽象概念的阐述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景化教学应运而生。情景化教学通过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道德和法治概念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理解道德与法规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促使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培养其判断力、决策能力和道德意识。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而情景化教学通过创造真实的情景和案例,能够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接触和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参与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情景化教学中,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运用道德和法治的知识,分析情景中的权益、责任、权力等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道德和法治原则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通过模拟具体情境和案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道德选择,面对各种道德冲突和抉择。不仅需要理解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还需要运用道德思维和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和决策。这样的实践经历能够锻炼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另外,在情景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他人权利、协商解决矛盾等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合作与沟通经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建课堂情景,明确教学目标

在创建课堂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三维目标,明确教学的目的,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道法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小学三年级《学习记心上》一课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从知识层面上讲,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及生活安全的知识,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规则,初步建立对安全的概念。从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溺水、发生火灾的自救方法及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认知水平。从情感态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及学生间进行积极交流安全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案例,并互相讨论相关的主要事项,让学生了解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学会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杜绝危险的发生。在如此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情景中开展教学,学生必定会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求知与探索欲望,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开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与探究,并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积极的反思自身的行为,让学生进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发展。

(二)营造生活化情景,提升教学趣味性

在开展情景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情景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尚浅,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理解有限,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真实经历进行紧密的联系,让学生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教学知识的距离,将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具象且更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快乐并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小学三年级《家庭的记忆》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一张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用抢答的方式补充完整,让学生认识家的组成成员及成员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为核心家庭。有爷爷、奶奶的三代家庭为大家庭,还有“四代同堂”的家族等,建立学生家庭意识,让其知道家是温暖的地方,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家。紧接着教师引入传统节日新年的“家”。教师可以设置“年夜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描述:吃“年夜饭”家里都有那些人?都会做些什么?说说当时的情景和自身的心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描述自身在年夜饭中的有趣经历过程中,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追溯家庭的往事,勾起学生的家庭记忆,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及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知,养成关心家庭和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的责任感。

(三)深入探究活动情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思维及行为都处于较为活跃的发展时期,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乐于亲身尝试。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成长特点,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活动情景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等形式,在遇到问题时进行自主的观察、分析、探究直到问题的解决,在锻炼动手实操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小学四年级《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时,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各种垃圾,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建立学生垃圾分类及回收的意识,并能做到废物的再利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空塑料瓶,牙签、食品盒、彩色包装纸及冰糕棒等生活垃圾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废物再利用,并动手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互相交流与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将废品设计成了存钱罐、相框及扇子等多样的艺术品及具有使用功能的物品,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意识,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及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垃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及再利用,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在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的高效性及实效性。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要关注真实性、情感体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面临真实情境,激发其思考和参与,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形成,还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相信通过情景化教学,定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有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良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A]. 祁玉娥.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2022

[2]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究[A]. 赵海琦.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2023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张桂生.亚太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