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业管理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4

关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业管理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

许世伟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摘要: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生产稳定运行是安全最大的保障”理念为指导,从保障安全稳定生产的“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四个专业管理板块出发,不断探索、研究并深入实践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该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上的一些新颖的、实用有效的、可推广应用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管理;安全稳定;安全文化

近年,随着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化工企业不断增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如何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成为化工企业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以“生产稳定运行是安全最大的保障”理念为指导,“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四个专业管理板块出发,不断探索、研究、积累,逐步建立体系化、结构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广泛而深入的实践,逐步沉淀成为一种独具企业特色且全员接受、全员遵循的安全文化,用于指导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助推企业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已经建立的、新颖的、实用有效的、可推广应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做法与经验从四个专业管理板块分别进行总结和阐述,旨在为化工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保障稳定生产提供可借鉴且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安全管理标准化

(一)特殊作业标准化

为加强特殊作业安全管控,公司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自身管理要求,制定动火、受限空间、起重、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盲板抽堵共八项特殊作业执行标准,标准内容高度明确作业票证、人员确认、劳保穿戴、作业工器具、文明施工、作业分析、安全措施、“四不伤害”辨识、应急设施、完工验收共十个方面的落实要求及管控要点。特殊作业执行标准的全面落地,使作业人员作业行为得到规范,监护人员监护能力和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特殊作业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在特殊作业执行标准管理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实行“三合一”特殊作业标准化管控,即“特殊作业执行标准+作业智能管控信息化系统+能量隔离管理”,三者充分融合、互为补充,实现特殊作业“前中后”全过程管控。目前,公司已建成的作业智能管控系统包含作业人员生命体征检测及情绪识别、电子作业票、受限空间作业智能管控、动火作业智能管控四个子系统。

(二)作业方案标准化

对生产装置重复性非常规检维修作业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明确划定需编制作业方案的作业范围,组织工艺、设备、技术、安全等相关专业人员研究制定作业标准方案模板,并结合作业实际研讨方案内容可行性、科学性,最终确定每项重复性非常规作业方案内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通过,汇总作业方案,建成作业方案标准库。作业需要时,只需从标准库中调取对应方案便可直接使用,实现作业方案标准化管理,彻底解决了重复性非常规检维修作业方案使用一次审批一次的繁冗问题,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检维修作业前期准备的工作效率。

(三)培训教育标准化

按照公司管理实际,将培训对象划分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入厂员工、岗位作业人员、外委单位员工、外来人员8类,针对不同类型人员的不同需求从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形式、频次、流程、资质获取等方面建立培训实施标准,并按照各类人员培训内容制定了涵盖标准培训课件、培训手册、标准考试题库的标准培训资料库,结合培训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培训教育更加规范、严谨、高效、智能。

(四)事故事件管理标准化

“事故事件是最好的培训素材”,从事故事件的发生、处理、总结三个阶段,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建立起四个“2”标准管理程序,即“两个不放过”——不放过任何波动和不放过任何事故,“两个总结”——事故总结和学习总结,“两个落实”——落实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措施,“两个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和管理水平提高。自投产以来,公司严格执行四个“2”事故事件管理程序,生产装置抓住每次发生的事故事件,组织全员讨论学习,形成“两个总结”,严抓“两个落实”,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迅速提升,做到了“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五)安全经验分享标准化

安全经验分享是员工将自己所知或亲身经历的真实存在的不分大小、不问出处的安全事故事件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分享给身边的人,由点及面,进而提升全员安全素质的过程。公司建立“四核四点”安全经验分享机制,“四核”即会议、多媒体、班组安全活动、交接班四个核心分享平台,“四点”即分享热情“高一点”、相互交流“多一点”、探讨范围“广一点”、挖掘层次“深一点”。通过“四核四点”的深入实行,既营造了“全员讲安全”的浓厚氛围,更有效激发了“全员学安全”的主动性,实现了安全经验分享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全覆盖、班上班下全覆盖。

二、生产管理标准化

(一)装置生产运行评估标准化

为实现对装置运行的全局把控,每月开展装置运行评估,针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参数、生产瓶颈、优化操作、降本增效、设备运行状况等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制定解决和优化措施,通过梳理汇总,最终形成评估报告。

(二)装置开车条件确认标准化

实行开车条件确认标准化管理,将“三查四定”、吹扫、气密、置换、设备单试、联试、消气防设施检查、物料引入、盲板确认等开车条件确认标准化,分别建立中心、专业部门开车条件确认表和公司领导审批表,依次经生产中心、专业部门、公司领导三级确认具备开车条件,方可开车。开车条件确认标准表格高度明确检查内容,切实增强工作可操作性,有效规避疏漏风险,通过持表检查、签字确认的执行程序实现责任到人,留痕可追溯,使检查工作全面、高效、快捷,为装置原始开车、技改技措项目开车、检修后开车等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巡检管理标准化

建立“2+5”双覆盖巡检管理标准体系,“2”即2类巡检,指现场巡检和中控巡检,现场巡检包括各专业常规巡检点巡检、大机组巡检、高处巡检、防冻防凝巡检、管廊巡检,中控巡检包括标准趋势组巡检、关键参数巡检、物料平衡图巡检、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画面巡检、火灾报警画面巡检、现场监控画面巡检,“5”即5种岗位,指装置生产管理人员、班长、内操人员、外操人员、维保人员,实现了巡检项目全覆盖和人员结构全覆盖。公司明确划分5种岗位巡检分工,其中,管理人员进行大机组巡检、高处巡检、防冻防凝巡检和标准趋势组巡检,班长和外操人员进行常规巡检点巡检、防冻防凝巡检和管廊巡检,内操人员进行标准趋势组巡检、关键参数巡检、物料平衡图巡检、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画面巡检、火灾报警画面巡检、现场监控画面巡检,维保人员进行常规巡检点巡检、大机组巡检和防冻防凝巡检。公司根据生产需求和人员岗位性质制定了包含巡检点、巡检内容和巡检频率的巡检标准,各类巡检人员严格执行巡检标准,实现了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巡检标准结合巡检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保证了巡检质量,装置实现安全稳定生产。

(四)防冻防凝标准化

为做好防冻防凝工作,实现平稳过冬,公司建立防冻防凝“1314”管理标准,即“一个”原则——“不冻坏一根管线、一个阀门、一台设备”的原则,“三点”巡检——易冻点、关键点、盲点巡检,“一次”总结——每年防冻防凝工作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找不足、查漏洞,提措施,“四级”管控——通过公司级、中心级、装置级、班组级四级持表检查,实施管控。“1314”管理标准的严格执行,有效确保每年的防冻防凝工作圆满完成。

三、技术管理标准化

(一)工艺操作程序标准化

为将操作程序标准化,公司依据工艺和设备技术要求,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编制了操作步骤明确、控制指标精准的标准程序作业法,作为工艺操作的执行标准和依据。标准程序作业法涵盖装置开停车、关键机组开停车、机泵启停和切换、静设备投用和切出、反应器再生还原、危险化学品装卸等标准作业程序。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程序作业法,始终坚持“有标准、才作业,无标准、不作业”的原则,按照标准程序逐步执行,逐步确认。标准程序作业法的有力执行,提升了操作效率,保证了作业连贯性、精准性、安全性,避免两班交接不清或误操作引起生产事故。标准程序作业法作为技术储备,可有效缩短新员工学习周期,懂工艺流程、工艺原理的员工依其就能正确操作,避免了因人员流失造成技术流失。为提升标准程序作业法的适用性、完备性、可操作性,使操作步骤数量化、直观化、精准化,公司针对实际运行问题及时更新、完善、丰富标准程序作业法,持续实行动态管理。

(二)参数管理标准化

1.参数报警管理标准化

根据参数的重要性,将参数报警分为两级报警,一级报警为联锁报警和重要参数报警,二级报警为普通参数报警,对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声音进行区别设置,一级报警声音较二级报警声音更为震耳、警示性更强,员工可根据报警声音第一时间确定报警级别,作出积极反应,大大提升了报警警示效用。

2.参数平稳率管理标准化

通过重要参数斜率报警技术应用、参数超标“班中+班后”分析、标准趋势组的建立和定置化管理三个方面的标准实施大大提高了参数控制平稳率,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重要参数斜率报警技术是在DCS系统中对重要参数趋势变化的斜率建设报警功能的技术,参数瞬时出现较大变化即可触发斜率报警。班组人员可通过斜率报警及时发现参数波动情况,及时作出积极地应对调整。

参数超标“班中分析”是指班组人员利用操作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时对当班过程中的参数超标情况进行监控,发现超标情况,第一时间根据装置运行情况及人员操作情况总结分析超标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参数再次超标;“班后分析”是指装置技术管理人员和班组人员根据超标的参数、超标的频次结合超标“班中分析”情况深入、综合分析参数超标原因,制定从根本上避免参数超标的对策,进而彻底解决问题。

 “标准趋势组”的建立和定置化管理,生产装置根据不同的工艺系统或关键设备参数的监控需求分别建立DCS标准趋势组,且标准趋势组画面固定操作台上屏显示和切换,系统操作画面固定下屏显示和切换,有效保证了班组人员对该系统或关键设备整体运行情况的全局把控,异常情况发生时员工可以根据趋势组的变化第一时间找出实质性原因,及时采取综合性调整措施,有效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3.参数最优化管理

装置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经过不断摸索、优化系统参数指标,最终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参数指标,保证装置任何工况下的能耗、物耗、产品质量等各项指标都为最优。如DMTO装置通过对反应温度、碳四预积碳及催化剂定碳等参数优化调整,成功将双烯甲醇单耗降低至2.93t/t,创国内先进水平。

 四、设备管理标准化

(一)检维修标准化

1.动设备检修质量管控标准化

根据动设备安装使用操作手册,对每台动设备关键参数如各部件间隙、尺寸、联轴器对中、同轴度等数据进行整合,建立检修质量管控标准表,通过检修后的数据与质量管控标准表对比判断检修质量是否达标,有效保证动设备检修质量。

2.系统检修准备标准化

针对检修工程量大、检修时间紧、人员涉及面广的重复性系统检修项目建立检修准备明细标准库,系统检修准备明细标准包括工具材料明细、人员配备及分工明细、检修流程及节点明细、后勤保障明细等各个方面。系统检修时,只需从标准库中调取该项目的检修准备明细标准,直接对照准备即可,有效指导检修准备工作进行。系统检修准备明细标准库配合检修方案标准库使用,有效保证了系统检修的安全、效率和质量。

3.计划性检维修标准化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日常点检、巡检情况,建立机会检修台账、制订月度检修计划,实现设备计划性检修维护。公司严格按照“七落实三保证”原则进行检修。“七落实”即提前落实检修计划、检修方案、检修人员,检修备件,检修工具、检修交底、安全措施,“三保证”即保证检维修过程属地单位设备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保证检修进度按节点完成,保证设备文明、安全、高质量检修。

(二)换热器管理标准化

泄漏预判,建立定期“三检”机制,即定期检测循环水换热器出水侧高点放空可燃气量,定期检测装置界区循环水回水COD含量、定期检测装置蒸汽凝液界区COD含量,分析判断换热器泄漏情况。

结垢预判,装置定期检测换热器循环水流量及进水、回水温度,通过流量及温差变化判断换热器结垢堵塞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换热器结垢腐蚀。

(三)设备日常管理标准化

以装置为单位,建立涵盖本装置所有关键设备的日常基础管理标准——定期工作记录表,记录表明确列出设备的主备切换、试验、点检、检查、加油换油、清洗等定期工作项目,各项工作项目具体明确工作频次、时间、工作内容、注意事项等,每项工作内容完成后在记录表中记录工作开展结果或情况,并签字确认。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打开定期工作记录表便对设备日常管理及当班工作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效率,有效规避人员疏漏引起设备故障。

五、标准化管理拓展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具体思路

(一)专业管理标准化

公司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将专业管理标准化的思路,通过进一步细化专业检查内容,编制安全、生产、技术、设备、消气防专业检查表,高度明确专业管理标准。专业部门采取周检查、月通报、季度全覆盖的标准开展形式,有效指导专业部门和生产中心开展日常工作,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月度绩效考核,提高了专业检查和专业管理力度,全面实现专业管理标准化。公司还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融入专业检查表中,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二)具体工作表单化

从生产准备、原始开车到长周期平稳运行,逐步深入推进生产工作表单化管理,利用表单将工作明确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并通过建立表单、持表落实、签字确认的程序最终实现工作有安排、有落实、有人具体负责。如,结合生产实际建立班组日常工作清单,缺陷管理台账,装置大事记台账、过滤器清洗台账、自控摘除投用记录等针对性强、可执行性高的标准表格,有效保证装置各项具体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通盘管理精细化

从细微处入手,将通盘管理深入到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推行精细化管理,如,建立了仪表风管连接可靠性检查、软连接可靠性检查、电伴热检查、就地和远传液位计校对检查、自起泵远程位和自动位确认检查、仪表电气接线箱防水检查、DMTO装置反应器热点检查、DMTO装置“三塔”压差高精度表检查、聚乙烯/聚丙烯装置PDS阀门卡涩检查、装置界区火炬气检查、地井可燃气检查等定期检查项目,有效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标准化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标准化管理交流研讨活动,不断加大标准化管理的宣贯力度,深入强化全员标准化管理意识,进而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是培育标准化管理人才。要不断激发员工参与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培育一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者,加快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标准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文化建设。

三是建立执行标准。建立执行标准需先寻找标准,要通过建立与法律法规对标和与同类装置对标的工作程序来获取标准,在分析当前自身管理上的优缺点和实力的基础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执行标准。

四是建立标准化动态管理程序。企业根据已建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际,定期对执行标准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技术经济可行性等进行梳理、研究、论证,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及时优化、剔除、更新现有生产管理标准,实现标准化体系动态管理,进而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逐步向精细标准化和超前标准化管理发展。

作者简介:许世伟,男,1988.06.11,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