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3

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

张伟

浙江中天恒筑钢构有限公司311305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大家对建筑行业也有了更多的期望和更高的质量要求。由于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会相应减少项目收入和支出计划,缩短工期,导致部分企业无法达到质量标准和要求,影响项目的完成效果,甚至还会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研究工程质量管理时,要注意项目安全和产品质量,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质量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活动,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种管理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施工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项目数量逐年攀升,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并不理想,亟待进行优化和改进。

1质量管理概述

1.1质量管理的原则

(1)质量第一原则。建筑工程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中,应当遵循“质量第一”原则,理清质量、数量及进度三者间的关系,如果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其数量和进度就失去了原有意义,不仅如此,数量越多、进度越快也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好中求多、求快、求省”的工程才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2)预防为主原则。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中,采取的都是事后检查,企业认为只要严格进行检查,就能保证施工质量,但这种方式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很不理想。为此,企业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将消极的事后检查转为事先预防,因为好项目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通过好的设计和施工产生,只有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因素消除,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这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3)为用户服务原则。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就要坚持“为用户服务”原则,企业要以项目管理为出发点,然后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同时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让各部门、各工种和各项工作都有前后顺序,凡本道工序在没有达到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不得移交给下道工序,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必须让“下道工序”这一用户满意。

1.2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关键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首先,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筑施工中,如果质量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出现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其次,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另外,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对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能够减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隐患,降低了后期维修和返工的成本,提高了工程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减少了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后,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还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工程质量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选择。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根据去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有近20%的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可能出现在原材料的选购环节。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往往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从而忽视了原材料的质量。举例来说,在钢材的选择上,有些企业可能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劣质钢材,以至于工程的强度不达标,进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能。施工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在运输途中,一旦原材料遭受损伤或者受潮,恐将引发原材料性能的变异,进而对工程质量构成影响。而在储存环节,若原材料未得到妥善的保管,亦有可能导致其质量受损。

2.2监管机构监管权限不足

监管机构作为施工方的委托代表,对乙方的施工进行监督。但是,在实际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中,监督往往仅限于乙方,无法对乙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在许多对于乙方与甲方关系密切的建设项目,监管机构在代甲方监管乙方建设时可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严重障碍。一些主管专业性低,流动性大。他们成天和乙方施工经理混在一起,甚至接受乙方经理的金钱和热情邀请,这必然导致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

2.3施工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一个施工团队中,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如果想要施工质量足够好,必须有素质过硬的施工团队。只有这样,整个工程的开展才能更加顺利。然而,实际中部分企业的施工团队规模较小,甚至没有管理工作人员,导致很多事情无法及时处理,进而导致后续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并且,队伍中多数是没有接受工作培训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有行为不规范或不按照制度规定工作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3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

3.1施工工序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1)推行质量检查制度通常情况下,施工工序效果评价和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是为了避免质量隐患出现漏查的情况。为此,企业就要推行质量检查制度,而常用的检查制度有多级和交叉检查两种:1)多级检查主要由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人员核查、监理工程师验收检查几部分;2)交叉检查就是在施工工序完成后,让各班组进行相互检查,然后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不同工序展开检查,这种多角度检查能有效解决质量控制难的问题。(2)重视成品保护。在施工后期,建筑工程结构基本已定型,而成品保护作为施工的最后一步,其一个点或构件出现破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和美观度,使得项目验收无法顺利进行。为此,企业就要重视成品保护,比如加强技术人员思想教育,不能因工程进入尾声就产生懈怠,然后提高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定期给他们讲解成品保护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将成品保护落实到方方面面。

3.2完善原材料采购与管理机制

应当建立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准入机制。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不仅要权衡价格的天平,更要深度考量供应商的生产实力、技术底蕴、质量控制力度等诸多因素。只有那些质量恒定、信誉熠熠的供应商才能成为合作伙伴。与此同时,还需与供应商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性。此外,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测制度亦不可或缺。针对采购的原材料,应当展开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每一批次原材料都符合工程质量的苛刻要求。检测项目涵盖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诸多方面,唯有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入施工现场。针对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也需要给予深度关注。在储存环节,要充分考虑各类原材料的特质与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保存环境,以防止原材料品质受到丝毫影响。同时需构建健全的原材料管理制度,对原材料的领用、退库等各个环节实行严谨的管理策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与损耗。

3.3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建设单位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建筑行业发展走向,推动完善建设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制度,配合有效的人员培训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以上目的有必要结合严谨、明确的内控制度,把控施工质量、成本控制、人员素质、施工安全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贯彻落实责任人负责制和责任人溯源制,避免施工人员相互推诿,以求在提高人员调配合理性的过程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效率,稳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秩序与流程。

3.4优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控

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推动施工单位发展的关键。为有效把控建筑施工安全,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培养人员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施工标准要求,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特别要重视检查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佩戴情况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强调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语,联合物理防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第二,需要针对性地加强施工工具和施工设备使用期间的安全管理,不仅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还要重点考核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减少违章操作问题。

3.5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加强施工安全防护。由于户外工程较多,住宅建设施工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安装防护屏,提高施工过程中重点安全检查的频次。例如,对高层建筑、边缘项目等重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施工时必须安装防护网,防止人员或施工设备直接坠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装能够自动识别危险信号的风险警报,并及时激活自动报警功能,确保第一时间检测和消除安全风险。确保建筑安全。(2)加强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建设单位要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建设,通过制度约束保障施工安全。在负责任的环境中工作的建筑商可以进一步激励工作。适当的安全管理机制应包括绩效问责、绩效评估和奖励制度。明确绩效责任、绩效指标和薪酬类别,可以让建设者更加重视安全管理,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必须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和运行机制,确保各部门明确职责和职责。为确保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安全事故不能杜绝。

3.6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1)科学配置施工人员。通过科学的组织架构,合理调整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严格按照规定的编制和职责,组建一支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精英团队,并且采取转岗分流的方式,将多余的人员安排到经营性开发服务产业,以实现企业化的管理模式。(2)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在建筑施工具体管理过程中,除了要科学配置施工人员,还应强化施工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因此,在施工管理期间,应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认知和掌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进行规范性的管理。由此可见,综合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相关人员应从宏观层面出发,全面优化教育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机制,明确培训项目和内容,使得整体的培训工作能够与施工实际情况相契合。因此,应以实际情况为例,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从而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借助培训提升自身的认知。同时还应该将思政教育与继续教育、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施工中,以此提升工作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3)实施人才竞争机制。通过实施科学的人才竞争机制,培养优秀的管理团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以及激励他们参与项目的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的运营模式,以期达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给予高度重视。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施工质量管理,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业的繁荣发展献出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箭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J].河南建材,2023(5):143-145.

[2]孙宗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探讨[J].环球市场,2020(7):340.

[3]武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39-140.

[4]邢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4.

[5]王孟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14):15.

[6]罗军.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9):178-179.

[7]肖志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