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和控制研究

严秋菊 湖南省永顺县疾控中心检验科 416700

【摘要】目的:对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方法:在公共卫生中心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标本检验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不合格发生率以及出现的原因。结果: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出现30份不合格,不合格发生率为6.00%。其中,采集方式不当占比1.60%、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占比1.40%、检验程度不规范占比1.00%、实验室环境不达标占比2.00%。结论:通过对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来制定针对性地控制措施,可以提高公共卫生的检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控制

微生物检验是人类健康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对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经常出现标本不达标的情况,这不但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也关系着公众健康工作的成效以及社会的平安与稳定。针对目前我国微生物检验标本存在的不合格现象,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质控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度[2]。为分析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本次选择公共卫生中心选择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开展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公共卫生中心选择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标本检验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不合格发生率以及出现的原因。

1.2 方法

(1)对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确认其满足相关规定后,将标本交给员工进行检验。(2)在检验中,要按照不合格的情况,强化标本的培养与检验;(3)对样本采集时间、样本外观、样本监控样本等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可对样本不符合标准的理由进行详尽的记载。(3)研究造成标本不达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使微生物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化,提高我国公众健康领域的微生物检验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500分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分析,包含:采集方式不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检验程序不规范、实验室环境不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

2.结果

见表1,5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出现30份不合格,不合格发生率为6.00%。其中,采集方式不当占比1.60%、标本存放时间较长占比1.40%、检验程度不规范占比1.00%、实验室环境不达标占比2.00%。

表1 分析500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 {n(%)}

不合格原因

份数(份)

发生率(%)

采集方式不当

8

1.60%

标本存放时间较长

7

1.40%

检验程序不规范

5

1.00%

实验室环境不达标

10

2.00%

合计

30

6.00%

3.讨论

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经常出现标本不合格的现象,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为此,本项目拟通过致微生物检验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质控指标,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检验与诊断方法,实现对传染病的高效防控与防治,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应重视公众健康环境中的微生物检验,以保证其工作的成功。公共健康工作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强化微生物检验更是的工作重心,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类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此外,由于公众健康工作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应继续加大对样本种类和不合格的原因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在本次研究中,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包含:采集方式不当、标本存放时间较长、检验程序不规范、实验室环境不达标。为了更好的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采样人员的素质,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标本的处理,完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监管体系。制定对策如下:

(1)标本方面。制定规范的采样方法,以利于临床医生对样本进行准确的采样;制定规范的样本保管及运送程序,保证样本在保管及运送期间无任何损耗及污染;制定规范的样本处置流程,使样本处置流程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使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2)制定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指南,包括采集过程、采集标准和方法、采集前的预备工作,以及标本容器的选择和保存方法。

(3)标准化工作流程。对采集、运输等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工作。为了使医务人员对公众健康的微生物学检查程序有较强的了解,可以制作一本小册子,以增加对公众健康的认识。要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消除检查工作中的各种阻碍,以促进协作的顺利进行。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质量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公众健康微生物学检验的品质下降[4]

(4)强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应加大对有关检查工作的培训力度,并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开会,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发现问题所在。分析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改善措施。疾控机构应对样本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养,使公众健康微生物检验工作投入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采集不当、运输不当、检验流程不当等问题。

(5)强化环境管理。为保证微生物检验达到规定的标准,对每个区进行合理的设计,如无菌区、缓冲区等,要有清晰的标志,对生物安全柜、超洁净工作台等进行每日的卫生保养,对紫外光进行定期的杀菌,并对其进行监控和记载。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拟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文淑.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J]. 当代临床医刊,2023,36(1):119-120.

[2] 谢文忠.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12-14.

[3] 陶来宝.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15-17.

[4] 李亚丽,张玉琴. 导致公共卫生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