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刘政任

身份证号:440301197808090819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期间,施工安全管理极为重要,属于系统性、复杂性工作。建筑单位通过开展高效安全管理工作,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施工进度,还可保障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进而提升建筑企业效益。因此建筑单位需结合当前施工管理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重视安全知识宣传,方可增强建筑施工安全,提升建筑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引言:建筑工程具有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征,且存在一系列施工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威胁较大。由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落实情况是施工单位施工质量的最终体现,因此随着建筑工程数量增加,社会各界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度不断提升,同时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但受施工建设期间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因此各施工单位需结合建筑施工管理现存问题,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并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上看,当前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但仍有部分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将管理重点放于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成本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上,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成为其重点管理内容,这一问题与企业高层领导及基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足有直接关系。相关企业在实施管理工作时非常重视工程经济效益,希望通过相应的管理工作来保障和提升效益收入,但其并未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也没有意识到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将对企业生存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在这样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比较有限,其所能形成的安全管理效能自然也比较低,在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也较高。很多企业至今仍存在侥幸心理,由于多年工作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其对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持放松态度而且在工作中疏于防范,这些问题将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风险进一步提升。

1.2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任何管理工作想要妥善实施都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而言,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当前很多企业仍存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没有成体系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松散粗糙,既没有体系化的管理设计,也没有随工程建设进程而制定的管理计划,而存在这种问题的企业,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管理人员很难在这样的制度下,精确发现各类潜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而且制度的缺失是导致相关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清晰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人员无法按照既定要求去执行安全管理工作,多数管理工作是基于管理人员的自身经验而开展的,这样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不精确也不全面。从实际情况上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往往浮于表面,管理人员既不会考虑深层次的施工安全管理内容也缺乏深入开展相关工作的具体依据。而且在责任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各方向上的管理人员并不明确自身肩负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这不仅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工作态度较差,而且在出现各类施工安全事故后也难以追责。以上种种都是制度不完善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的严重问题。

1.3施工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绝大多数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薄弱,其既不具备相应的施工安全意识,也不了解保障自身施工安全的相关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完善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完善的安全培训。从实际情况上看,很多企业出于种种目的并未完善落实相应的安全培训工作,正所谓不知者无畏,企业这一行为导致许多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严重违反基本安全要求。举例来讲,某高层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这导致施工人员并不了解此类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在进行外墙悬空作业时并未妥善绑扎安全带,施工人员由于选择了错误的系挂点,在较长的作业时间下出现了安全带系挂点松脱的情况,这导致该名施工工人坠亡,该起事故与施工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有重要关系。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2.1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施工意识

施工人员进出施工现场频率极高,需深入各施工环节进行施工,若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意识,可能影响项目管理安全。因此管理人员需加强培训,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障施工人员了解操作方案、掌握正确施工步骤,进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完成。此外,施工期间需开展现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严惩未按安全标准施工者,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重要性。

2.2增强安全管理重视度

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转变自身老旧思想,树立安全意识,转变过往安全管理理念。首先,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者需充分认识到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评估现场施工风险,同时认识发生安全事故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其次,需增加施工安全管理资金投入,落实现场施工安全防范,以提升施工质量,规避机械、材料问题诱发安全风险。

2.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方可保障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具体如下:①施工企业需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说明安全管理需注意问题,同时制定施工流程。此外,管理人员需以身作则,及时制止与安全管理制度不符行为,以提升建筑施工规范性。②完善责任制度,结合工程情况划分职责,在每部门、每环节均设置责任人,以落实安全责任,一旦发现安全事故,即可直接确定责任人,从源头上规避责任人相互推诿问题。③建立高效安全监管制度,保障各项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2.4增强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监管力度

实际建筑施工期间,需科学运用预防保护材料与相关设施,以提升建筑单位重视度。同时严控施工设备、建筑材料性能关、质量关,安排施工人员做好维护工作,进而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合格、建筑设备性能完好。

2.5落实安全监管机制

监督管理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极为重要,因此建筑单位需组建监管部门,以监督施工人员行为,弥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不足。为提升现场监管质量,监管部门可采用“一控四管”模式开展监管工作,即监管信用、项目、人员及视频监控。实际开展建筑施工期间,建筑单位需重视以下几点:①监察合同:各项建筑施工起始点均为合同,因此需对合同开展高效监察;②监察安全:③监察用工。此外,政府还需承担起自身监督责任,组建安全生产机构,严厉打击违法施工单位。同时市场监督部门需与现场监督部门密切联系,严厉惩罚存在安全隐患单位,并限期整改,政府引导维护下,可维持建筑市场秩序,还可从源头上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结束语: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实施安全管理时,相关单位需要进行管理体系的科学制定,设置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排查施工中的危险源,强化现场管理和人员培训,与此同时,需要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处理项目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使其相关单位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施工建设,提升整体施工效果,使建筑行业发展实现更高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推进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骁鹏.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房地产世界,2021(09):115-117.

[2]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