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研究

唐洁

身份证号:310229198604050619

摘要:

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了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备受关注。基于此,对现代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提出现代化施工技术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为园林建设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园林工程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气候、生态起到调节作用,加强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对建设生态文明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相关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1园林工程施工应用节能型技术的意义

新时代的发展中,我国加强了生态环境以及能源的保护力度,人们也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一些新型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园林工程的施工数量在逐渐的增加,施工作业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对应的节能技术,提高工程的全面建设水平,实现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2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2.1艺术性

我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在很早的时期,就充分的利用树木和山泽等进行造园工程。在后期,随着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应用到很多新的施工技术。

2.2 特殊性

园林工程施工和其他的建筑施工不同,建筑项目设计以施工管理为主。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对象是花卉以及草木等为主,是有生命体征的。在植物造景的时候,需要确保所选择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发挥出不同的生态作用,园林工程本身能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等,从而体现出园林绿化的实用性。

2.3广泛性

园林工程施工的范围比较广泛,大部分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带有绿化工程,小到绿化广场。在设计中包括公园建设和居民住宅区等,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整体设计阶段,引入园林绿化设计形式,实现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方便工程施工。

3 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原则

3.1 充分利用植物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植物资源众多,园林发展地位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园林工程施工可以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发挥我国物种丰富的优势。园林工程施工时,可以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改善人们住所的环境。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在园林施工中尽量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和对当地环境适应性良好的植物,通过不同植物的相互搭配,构建优美的城市绿地环境。

3.2 注重结合自然环境

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勘探,了解当地的气候、温度、周围地理环境,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化设计。我国地域广阔,跨越不同温度带,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时会有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在园林工程设计时,要优先考虑植物的成活率,优先选择适合施工当地生长的植物。不能单一配备一种植物,还要注意植物不同搭配,提高观赏效果。

4 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4.1 空间育种技术

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空间育种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是依托于航空事业发展起来的,是把航空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以及遗传育种技术充分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空间育种技术,对植物进行培养和遗传改造,这样能够让植物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其具有高产、早熟和多抗性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北京地区植物花期较短、抗性较差的问题。

4.2 立体绿化技术

在园林工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具体需求以及占地面积,把园林中墙体绿化和立体花坛绿化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把立体绿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有限的场地中打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园林景观。其主要特点就是充分结合园林构筑物和建筑物上的绿化,打造出立体绿化空间,这种方式虽然占地面积比较小,但是覆盖面积会比较大,这种方式能够让有限的绿化面积发挥出最大作用,让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达到最佳,这主要是因为依托于建筑物构建立体化绿化空间,能够让绿化土壤和自然土壤有效分离,不仅仅可以解决地面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还能够让绿化效果更具有层次感。立体化绿化技术在北京园林工程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4.3 膨胀止水胶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裂缝,在这些裂缝中就会产生渗水和漏水的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应用膨胀止水胶技术,采用无定型膏状体的新型无机溶剂膨胀止水胶,其特点就是遇水膨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渗水和漏水的问题出现。膨胀止水胶技术主要依托于聚氨酯类新材料研发出来的,这种新材料的主要特点就是密实度高、遇水会膨胀。那么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要密封的连接区域,这样当连接区域出现水之后,其在遇水膨胀的作用下,迅速扩大体积填满整个缝隙,这样就能够把水挤压出去,产生良好的防水效果。

4.4 园林微灌溉技术

在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中会让园林中的植物出现干旱的情况,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植物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进而健康地发育,那么就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措施,而园林微灌溉技术属于一种局部性的新灌溉技术,是通过小喷头或者滴头对植物进行灌溉,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园林中小灌木丛、花卉等中应用这项技术。在园林微灌溉技术使用过程中,小喷头或者滴头的出水量不是很大,不会对植物的幼株造成伤害,还能够起到湿润植物周边土壤的作用,让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降低施工成本和建设难度。

4.5 雨水回收技术

在目前,雨水回收技术已经逐渐广泛应用到园林工程中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建设雨水回收相关设施,比如集水池和集水井等,然后再对集水池和集水井中的雨水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满足植物灌溉对水质的要求,这样能够让雨水重复利用,为微灌溉技术提供可行性条件。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把加工处理的雨水进行树木的浇灌、混凝土的搅拌等,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进一步促进园林工程的发展。

4.6 园区建设新技术

园林工程建设期间,园区建设技术逐渐成为影响园林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以下3种新技术。1)园林微灌溉技术,利用小型喷头对植被进行灌溉,适用于园林植被的局部灌溉,节水效果较好。2)液压喷播植草技术,施工人员按照一定配比将草籽、肥料以及药剂进行混合,通过高压喷射的方式进行播种,可提高园区植被种植效率,保证成活率,起到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3)透水软管技术,园区灌溉时,通过透水软管过滤水分,抗压能力强,灌溉效果较好。

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园林工程的施工需要要更注重节能环保,坚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用节能型施工技术必不可少,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环境的保护作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宗兴.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9(6):206-207.

[2]向秋霖.浅谈节能型技术及优化方案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浅应用[J].低碳世界,2017(12):265-266.

[3]黄玲芳.探究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