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洁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讨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采用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体质量、 PAB、 Hb、 Alb水平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D4+、 CD4+/CD8+、 IgA、 IgG、 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规范化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提升其免疫功能。

关键词:肠胃营养;康复护理;胃癌;应用措施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患者病死率约8.2%。新辅助化疗为控制胃癌患者病情的有效手段,然而接受该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多存在食欲减退、进食困难等症状,机体的营养物质供应存在不足,因此该类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患者继发营养不良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增加肿瘤细胞远处转移、继发感染等的风险,导致预后较差。因此,对于接受规范化化疗的胃癌患者需加强营养干预,但临床尚无规范的营养干预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将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用于胃癌化疗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确诊;②病情稳定,首次接受化疗;③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④可经口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④依从性差;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心理疾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7~73 (56.94±8.59)岁;TNM分期:Ⅱ期22例,Ⅲ期18例;受教育年限(13.10±2.37)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6~75 (58.01±8.94)岁;TNM分期:Ⅱ期24例,Ⅲ期16例;受教育年限(13.43±2.4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入组患者均接受S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干预:向患者讲解化疗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化疗期间的饮食原则,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①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根据PG-SGA评分进行干预。a.PG-SGA评分2~3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进行化疗期间的营养健康宣教;组建微信交流群,促进家属间的交流及经验分享。b.PG-SGA评分4~8分(中度营养不良),可参照胃癌患者营养治疗指南进行五阶梯营养干预,根据Harris-Bendeict公式计算患者需要的能量;询问患者入组前的进食类型,计算摄入能量,对于能量摄入无法满足机体基础代谢者考虑第2阶梯,饮食结合口服营养剂;不能经口进食者开展第3阶梯,完全肠内营养;第4阶梯,肠内结合部分肠外营养干预,营养科医师制定营养配方;第5阶梯,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化疗第1 d开始营养干预,干预5 d及以上。c.PG-SGA评分≥9分(重度营养不良),在化疗前先采用肠内/外营养干预1~2周,根据患者的营养改善情况采取五阶梯营养干预。②营养干预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饮食宣教手册并讲解,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饮食管理;可邀请胃肠肿瘤专家及营养领域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包括化疗期间注意事项、护理技巧、不良反应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的体质量。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计算CD4+/CD8+;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的体质量、PAB、Hb、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免疫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的CD4+、CD4+/CD8+、IgA、Ig G、Ig M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化疗为控制胃癌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然而化疗除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外,对机体正常细胞的影响同样较大,其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不利于机体的营养摄入,极易继发营养不良。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体质量、Alb、Hb、PAB水平均降低,表明化疗可恶化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胃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后,可引起机体组织及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降低其对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另外,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常出现以下不良现象 (1)负性情绪严重,以悲观、沮丧、焦虑、痛苦为主,是由于人们谈癌色变,对癌症的恐惧造成的,加上手术创伤对患者躯体伤害,并且部分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经济负担成为患者的心头病,影响患者预后。(2)营养状况不佳,以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为主,是由于患者重建消化道会增加能量消耗,并且胃部空间削减,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同时术后不合理饮食导致热量摄入较少,蛋白质缺乏,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3)生活质量降低,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睡眠不足,脾气暴躁等,主要是由于负性情绪得不到有效疏导,并且术后多数患者需要化疗,不良反应较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降低生活质量。(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是由于患者胃部组织和神经受损,术后营养补充不及时,导致手术切口、胃部和腹部恢复较慢,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是利用开放式、讨论式、协调式、启发式的心理护理方式,通过记录、观察患者每日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提高对患者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的综合护理方式。通过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放松心情;同时充分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治疗与护理方案的目的与必要性,通过邀请成功治疗病例分享其成功经验,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另外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改进治疗和护理方案,降低患者心理负担。

目前临床预防胃癌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措施为监测患者体重及营养相关指标,并给予指导,但总体效果不佳。常规的措施未能针对患者的特点,营养干预的细节管理不到位。规范化营养治疗是通过设置专门的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胃肠功能,计算其对热量的需求,制定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质量、PAB、Hb、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干预模式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PG-SGA为评估营养不良的重要筛查工具,通过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而指导医师制定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营养状态开展阶梯营养干预。赵思雨的研究表明,五阶梯营养干预可改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五阶梯营养干预是根据患者的营养摄入及身体状态进行干预,满足其营养需求,减少因化疗引起的营养物质流失。化疗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并可引起肠道内菌群紊乱,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中,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后的CD4+、CD4+/CD8+、IgA、IgG、IgM水平均降低,CD8+水平升高,提示化疗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可影响化疗的进程及患者的恢复,并且可增加感染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CD4+、CD4+/CD8+、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提示规范化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与营养干预改善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综上所述,规范化营养治疗及护理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提升其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莉颖.肠胃营养支持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16):125-127.

[2]宋彦涛,冯海龙,兰占占.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联合全胃切除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00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