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核磁共振注射的探究及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增强核磁共振注射的探究及护理心得

吉林市人民医院13200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的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效果和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护理;核磁共振注射

    在很多疾病的诊疗中,磁共振检查技术均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增强核磁共振(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EMRI)是一种医学图像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改善和增强核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1]。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和效果,加强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方法与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7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3例,患者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8.88±1.20)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6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4例,患者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8.81±1.2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扫描,需要做好增强核磁共振注射,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注射之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告知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必要性和目的, 同时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核磁共振之前,需要保持空腹,如果之前患者服用药物,则需要停止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注射增强剂时,需要从手臂或手的静脉位置插入导管,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造影剂注射到患者体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一般护理。患者注射增强剂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确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同时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轻松、自然的环境,让患者更好的放松下来,从而积极的配合完成注射。(2)用药护理。在注射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注射,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严格的控制注射时间、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如果观察患者注射增强剂后的反应,如果没有过敏,则进行后续操作,如果有过敏或者不良反应,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患者注射的时候,需要将患者的双臂上举,撑过头顶,保持肘关节屈曲,然后进行穿刺。选择穿刺血管的时候,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完成注射后,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进行放松。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对比[n(%),例]

组别

例数

恶心

消化道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

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

实验组

50

0

0

0(0.00)

50(100.00)

对照组

50

2

2

4(8.00)

45(90.00)

X2

-

-

-

4.167

5.263

P

-

-

-

0.041

0.022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

50

29

20

1

49(98.00)

对照组

50

20

23

7

43(86.00)

X2

-

-

-

-

4.891

P

-

-

-

-

0.027

3讨论

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检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在当前的检查技术中,核磁共振技术属于常见技术之一,而临床上在运用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的时候,除了常规的扫描检查之外,为了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通常也需要进行增强扫描检查。注射造影剂可以使磁共振信号更加明显,从而提高对血管、组织和器官结构的显示效果,这种增强扫描检查对于检测和评估病变、肿瘤、血管病变等是非常重要的

[3]。相关研究表示,注射造影剂在增强核磁共振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磁场内的局部磁化状态,例如通过改变组织的旋转时间和T1(纵向弛豫时间)来增强信号的强度[4]。造影剂通常由钆(Gadolinium)等稀土金属制成,它们具有良好的磁共振特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与机体组织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患者进行增强核磁共振注射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干预的时候,需要在进行增强核磁共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确保该检查对患者安全且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增强核磁共振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造影剂注射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等高风险人群[5]。因此,在进行这项检查之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和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同时在注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加强心理护理和操作护理,更好的保证注射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加强护理干预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核磁共振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核磁共振注射成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表明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减少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注射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注射成功率,从而更好的提升核磁共振检查效果,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比较高。该研究结果与史君[6]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的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增强核磁共振注射检查效果和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玉卉,程震.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0):139-141.

[2]赵书芬.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54-255.

[3]余光菊,刘芳菊,冯彩凤等.适宜的护理指导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2):71+74.

[4]林惠娜.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139-140.

[5]陈秀华.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护理中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137-138.

[6]史君.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