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作训工作的发展趋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作训工作的发展趋势探讨

刘建永

320382198304273430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消防救援工作队伍的合理安排中,对于救援队伍的作训工作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可以保证整个消防队伍的整体救援能力,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火灾问题

关键字:新形势;消防救援;队伍作训;发展趋势

引言

在新的发展时期,综合消防应急救援时代开启,消防救援队伍必须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坚持对标综合性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标准,坚持用更高的要求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消防安全形势,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短板,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加强消防救援专业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1消防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消防建设现状,主要还是沿用改制转隶前的设备以及系统,从2009年到改革转隶,消防队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消防中队独立接警、各自为战,到支队指挥中心统一接警、协同战斗,是进入2000年后消防队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树立了消防救援力量不断向多种救援力量协同作战的前进方向,为“大应急”体系建设做了良好的铺垫。2011年,通过“灭火救援指挥系统”“综合业务平台”等各类系统的运用,使消防队伍各项工作统一化、规范化,为消防信息化“大数据”做了初步探索。随着全国信息化不断发展,国家“大数据库”不断完善,消防队伍只有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信息化建设不是空说、空想,而是要俯下身子、点滴积累、放眼长远地建设实践。消防信息化的趋势是通过不断探索信息化建设,形成报警迅速定位、语言自动识别、安全智能提示、规避人为错误等智能指挥体系以及其他信息化体系建设,认真作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国家队主力军”的时代命题。

2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工作建设

2.1信息化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网络建设,基于“原公安网”的内网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部署网络工作,机房拓展能力不强,走线繁多,未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云服务器。社会单位监控视频接入任务逐步增加,视频网络、监控网络线路繁杂,维护保养难度大;网络安全监管不够完善,无专门的设备以及人员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管理。此外,与公安部门网络切割后,形成一套独立的网络体系,但是从“公安网”到“工作内网”、“指挥网络”到“指挥调度网络”,只是进行了网络切割,形式上独立出来,实质上没有升级换代,与“国家队主力军”信息化要求不符。

2.2加强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装备建设

现代社会专业抗灾救灾难度越来越大,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灵活、立体化的专业队伍救援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装备采购计划。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突发灾害事故特点,立足于“打大仗,打恶仗、抢大险、救重灾”,科学制定具体装备建设发展规划。加强消防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急需的各类侦察检测、剪切扩张、起重设备、防护救生、顶升破拆和通信指挥器材的配备,加快地震抢险救援车、核生化洗消车、通信指挥车等特种车辆的升级。坚持向装备、向科技、向保障要战斗力,按照“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别是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积极配备地震、水域、石化、道路交通等事故救援的专业装备和侦检定位、高效破拆、消防机器人等精尖装备,实现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装备提档升级。

2.3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消防指战员的能力素质对标专业救援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人员数量较少。目前,消防队伍专业救援队伍数量较少直接导致无法满编组建专业队伍,即使建立起来的专业队伍,人员也只能是利用现有人员临时组建,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合力。另外,专职消防员因待遇保障等客观原因,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偏弱,无法列入专业队队员选拔范畴。二是专业训练缺乏。进行地震、水域、山岳等救援,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当前练战结合不紧密,组训模式传统、方法陈旧,尤其是基地化组训模式未有效开展。训练内容照本宣科,传统的“六熟悉”工作模式滞后于实战需要。在接出警过程中,对于专业救援的处置仅像其他救援一样派出原班人马去处置,而这些战斗员由于没有经受过针对性培训,缺乏实战经验,经常因专业知识缺乏延误最佳救援时机。三是专业技能欠佳。对水域救援、危险化学品知识、灾害现场处理方法、地震知识等理论知识了解不深入、不彻底。对特种器材、装备的操作不熟练,培训力度不够,现场紧急医疗救护培训和个人防护知识培训则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辅助性的定期上课次数不够。仪器设备培训针对性和系统性较差,不能在抢险救援中灵活运用,危险化学品知识的培训则主要以学习手册为主,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洗消后检测等系统培训很少

3新形势下消防救援队伍作训工作的发展

3.1创新改造执勤装备,改善执勤模式

队伍各级应当立足新时代综合救援新使命、新要求,科学谋划、稳中求进、全面推进灭火救援和执勤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按照实地调研、研发测试和试点推进的步骤,全面改造执勤车辆及随车器材装备,提升灭火能力的最终效能,最大限度解决执勤人员匮乏、灭火救援任务繁重的瓶颈性问题。依照地域和车型将所属消防站车辆进行编队,在联合作战时由辖区消防站第一时间确立集结区,所有作战车辆以编队为单位一次性调派到位、投入作战;从两级指挥中心建设、警情受理跟踪、力量调派部署等环节入手,健全自上而下、全面系统的现代化指挥平台,将现场情况无失真同步传输到各级指挥机构,为远程指挥提供科学准确依据;实战处置过程中,可以结合灾害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全景无人侦查机深入大跨度灾害处置现场,以机器人深入地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及时获取现场信息。

3.2注重灭火救援实战效益,创新技战术实战化训练方法

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实战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队伍各级在日常组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高效结合营区现有及辖区内部可以利用的各类训练设施。灭火救援技战术实战化训练应在继承传统训练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方法和路子。一是按实战要求强化训练。针对灭火救援技战术基础课目训练,各级指战员要严格按照训练大纲的相关要求,从学好一招一式、练好一个动作一个要领抓起,逐个科目、逐项内容、逐个人员、逐个单位抓好落实,从难从严进行强化训练。要突出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和关键人员,专题专训,重点重训,强化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以及合成训练演练等实战急需的技战术能力训练。二是按照实战任务开展分专业训练。各战斗岗位依据灭火救援任务区分训练课题、逐级分解,细化到站、车、员,以实战任务确定训练课题和训练内容,围绕训练内容分步细训。

3.3建立全天候、全地形信息化应急通信体系

加强基层各类应急通信装备配备,着眼多种灾情通信联络,强化灾情速报体系完善。建立信息化通信手段,尤其是在极端条件下通信,不仅要依靠公网、基站,还要建立短波、卫星等设备使用配备,为应对地震、泥石流、洪涝等重大特殊灾害做好通信准备;强化应急通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通信队伍人才培养力度,在熟练使用单兵的基础上,不断掌握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通信手段。培养具有较强通信业务能力以及会使用、会接线、会维护的通信高素质人才;制定各类通信保障预案,明确灾害现场通信分工,分模块保障好现场通信。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当前消防救援工作中,作训工作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消防救援能力也保障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灭火战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80-131.

[2]张波,孙俊,商蕾,徐弘基,杨诚.基于HMD的船舶虚拟消防训练系统设计及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19,310(1):43-52.

[3]陶瑞,任鸿翔.基于HTCVIVE的船舶固定水灭火模拟训练系统[J].中国航海,2018,41(3):76-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