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

黄声旅

玉林北流供电局

摘要:智能电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精度计量功能,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智能电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计量误差。未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并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推动智能电表的性能提升和电力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关键词:神经网络;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试验

引言

智能电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精确计量电能的任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电表可能出现计量误差。为了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进行建模与试验研究。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对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进行模型建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精度和性能,对于提高智能电表的计量精度、保障用户权益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的重要性

1.1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与可靠性

智能电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和计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智能电表可能会出现计量误差。准确估计和建模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对于保障用户权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提高系统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1.2优化电力资源利用与用户权益保护

智能电表计量误差的建模与试验对于优化电力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用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估计和建模智能电表的计量误差,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供需情况,确保合理调度。同时,精确的计量可以为用户提供公平、准确的电费结算服务,避免因计量误差而导致的不公平或经济损失。通过提高计量准确性,可以促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供需平衡,提高用户满意度。

1.3推动智能电网发展与可持续能源利用

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智能电网发展和可持续能源利用的推动上,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计量准确性对电网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准确建模和改进计量误差,可以提高智能电网对分布式能源等可持续能源的接纳能力,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同时,高精度的计量也有助于智能电网的运行与调度,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2.1数据采集

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的第一步是收集实际的计量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电力参数,以及对应的计量误差。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需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负载情况下进行采集。通过智能电表内置的通信接口或者传感器,可以方便地获取到电表的计量数据。在不同的时间段和负载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可以更好地反映电表计量的实际情况,在采集数据时要注意覆盖不同的时间段和负载情况。

2.2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之前,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异常值、噪声和缺失值,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异常值检测和处理、数据平滑或插补、归一化或标准化等。异常值检测和处理是为了检查并处理那些偏离正常范围的数值。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技术,可以识别并修正这些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3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能够描述电表计量误差的有效特征,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统计特征是最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计算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变化。频域特征可以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或傅里叶变换等来描述数据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时频域特征则结合了时域和频域的特点,如小波变换可以同时提取数据在时域和频域上的信息。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特征提取的目的是提取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计量误差的有效特征,以便进行后续的建模和分析工作。

2.4模型选择与建立

在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中,选择合适的模型非常重要。常用的模型包括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回归模型可以通过拟合输入参数和计量误差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来进行建模。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通过深度网络结构和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计量误差预测结果。支持向量机模型则基于核函数和间隔最大化原理,寻找最优超平面来进行建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一模型或者组合多个模型来进行建模。建立模型时,需要考虑特征选择、模型的复杂度和灵活性,以及数据的拟合程度。

2.5模型训练与评估

在完成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后,需要进行模型的训练与评估。模型训练是通过将数据输入模型,并通过迭代优化,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能够更好地拟合计量误差与输入参数的关系。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等。模型评估是通过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性能、准确性和稳定性。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通过反复进行训练和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性能,提高计量误差的准确预测能力。

3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优化策略

3.1引入更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

除了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可以考虑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结构,以便更好地捕捉时间序列信息和动态变化。RNN和LSTM是一类特殊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处理具有时间相关性的数据。在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中,时间序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电力负荷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变化。通过引入RNN或LSTM结构,可以使神经网络模型具备更好的记忆性,能够有效地捕捉并利用时间序列信息,从而提高误差建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结合其他信息源

将其他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等)纳入模型中,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改进误差建模的精确度。除了电表本身的数据,还可以考虑将一些与电表计量相关的环境因素纳入模型中,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改进误差建模的精确度。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电表的计量误差产生影响,可以将它们作为输入特征加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从而提高误差建模的准确性。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季节、天气等对电表误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地调整模型的参数和权重。

结束语

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建模与试验,我们能够有效地分析和优化电表的计量误差。引入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和结合其他信息源是提高误差建模准确性的重要策略。这些研究将为智能电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詹硕,杨舟.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电能表在线诊断技术综述[J].广西电力,2022,45(04):50-56.

[2]张合川,石盼,王磊,史辉,徐相波.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反窃电系统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2,38(08):58-61+78.

[3]田启东,林志贤,郑炜楠,于兆一,杨秀瑜.基于多源异构数据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量预测系统[J].电子器件,2022,45(04):970-975.

[4]成达,李宁,熊素琴,李求洋,张伟.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能表应力误差分析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2,(07):308-312.

[5]于海平,吴雪琼,杜天硕.不平衡数据集下海量配电网量测终端故障诊断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3,35(04):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