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剖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3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剖析

唐昌锐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了解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能够为各领域联合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城乡协同发展目标被提出后,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从实践角度来看,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具有重要关联。地质勘察部门需要提升对这方面的关注度,解决土地规划管理遇到的矛盾,将土地资源的作用最大化,为城乡发展提出参考建议。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看,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属于完全不同的两部分。为推动城乡共同繁荣,需要了解经济发展现状,做好行政管理改革,对土地规划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健词: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城乡协同发展

引言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在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可以解决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用问题,这种协同发展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并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也是落实国家关于国土规划融合发展的部署,确保规划的整体目标、遵循原则以及实施步骤等能够加以衔接与整合。因此,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对于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概述

1.1城乡规划的定义与目标

城乡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乡村和集镇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城市、乡村、集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乡合理进行建设、土地利用开发以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土地管理概述

土地管理涉及土地的规划、征收、整备、供应、监管等方面,旨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平衡利用和科学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和综合效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土地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和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2城乡规划实施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关系

2.1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经济发展中,部分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资源随之存在搁置的现象。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来讲,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土地搁置的原因。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充分利用各自的土地,可以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通过了解城乡规划的特点可知,城乡规划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由于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在工作方向上存在差异,二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2.2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联系

土地资源是城乡规划的物质基础,合理的城乡规划对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土地管理可以提供可持续地发展基础,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将城市功能区与农村地区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土地管理可以确保合适的区域,用于商业、住宅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建设,以满足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在农村地区,土地规划可以合理划定农田保护区和建设用地区域,确保农业生产与城市扩展之间的平衡。土地管理还起到了控制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作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管理可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建设,引导其向郊区或者其他区域发展,减少对城市核心区域的影响。

3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发展的有效方案

3.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为提升城乡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应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出发。土地资源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尤为重要,是实现城市稳定发展的基础。为此,在实际的管理中,首先要做好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有关资料、合同的审核工作,避免其中掺杂不合理内容或漏洞问题,对整体土地资源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应严格审查各项用地类型和用途,防止用地类型错误对城市土地资源出现错误划分。其原因在于如果土地类型划分错误,将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下降,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对于未得到开发许可的土地资源来说,应做好日常保护工作,严禁盲目开发、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应严肃追究其责任。由于部分企业、单位对该类土地资源的管理能力存在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土地浪费、土地污染现象。所以,只有提高重视程度,强化日常管理,才能保证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针对不符合开发要求的土地资源做好严格控制工作,当其不符合开发要求时,需要再次进行合理划分和配置。城乡规划整体性发展,保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应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最大程度解决资源紧缺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缓解此类问题,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土地供需问题也逐渐严重,土地利用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划分,有助于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减少城乡规划中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发生的概率。

3.2全面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城乡规划实施需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平衡与土地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城乡规划的特点,对各地区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因地制宜原则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以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为城镇化建设创造稳定的基础。为了解决土地征用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分析群众诉求,土地征用涉及的利益面相对较广,为了预防冲突事件,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对群众进行思想引导,提升土地征用的规范程度,避免侵害群众利益,进而提升土地利用率。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收集与土地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土地质量、土地性质等内容,根据土地的实践情况,制定完善的补偿机制,确保土地征用顺利开展。在建筑用地的开发和利用中,要落实监督体系,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对耕地进行保护,才能将土地规划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土地规划管理的特点,增加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并制定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为城乡规划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

3.3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严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注重生态保护、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可有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这意味着要在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培养大家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保护共同的家园。(1)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在城乡规划的初步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这包括保留和改善城市绿地、湿地、森林等自然景观。通过合理布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做好顶层设计。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应该明确规定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给予合法建设者一定的激励措施。例如,可以对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加强监管和评估。加强监管和评估,是确保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评估体系,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还能为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4)鼓励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可以增加规划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规划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在环境保护方面,公众参与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广泛的环保共识。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引导,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参与度。

3.4实现土地信息交流与共享

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增进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制定协调发展路径,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构建稳定、高效的管理系统。为了将土地规划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需要与城乡规划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进入信息化时代,需要增强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衔接性,对具体的工作进行细分,在确定土地类型后,保证空间结构规划的合理性。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需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朝着信息共享的方向逐步推进,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3.5强化人才管理

落实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都将对城乡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城乡规划管理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且较为复杂,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保障该项工作顺利落实,工作人员应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学习等方式逐步提升个人的能力,积极参加培训,充分了解新时代发展对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的要求。相关工作单位也要从提升招聘门槛的角度出发,积极聘请专业人才,组建高质量的工作团队。在人员入职前全方位考察其专业能力和水平,并据此展开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自身要求。如果人员不符合工作要求,则不得入职。为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定期展开培训、座谈会外,还应做好重点培训工作,针对工作能力差的人员定期展开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如果考核成绩不达标,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的惩罚。与此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也应予以充分肯定,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责任心。未来的发展中还应不断优化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

3.6优化土地储备工作

土地储备是指严格依法,明确土地用途,为城乡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多元的管理方法,确定土地征用和回收标准,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土地的使用权,防止土地资源缺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土地收购和储备力度,希望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建设用地。在收购储备土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实现资金管控。城乡协调发展要求提出后,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变缓,城市由于缺少足够的建设用地,限制了地区经济发展。为解决城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改进土地储备方案,保证土地储备达到理想预期,避免影响城市的正常发展。从业者应明确土地储备的重要性,在管理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规划进行调整,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解决土地储备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3.7促进城乡管理模式一体化

城乡规划管理模式的一体化,在适应现代化管理、建设科学管理体系、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城乡居民进一步认识到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污染物,该类污染物如果未能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水或海洋中,不仅会对河流造成影响,同时对土地资源的污染与破坏往往也是不可逆的。最终也将反映到人类的身上。采取城乡规划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则能减少该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保证土地使用的可靠性。

3.8落实规划统筹,强化规划引领

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为了提高城乡规划实施的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明确其重要性,并结合土地资源使用要求进行规划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以实现更有效地城乡规划建设。(1)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应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产业专项规划相结合,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专项规划,是城乡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和需求,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以支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包括交通、水电、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2)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土地。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保护生态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性开发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规划建设效果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促进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土地规划日益得到重视。通过实践调查得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迅速,乡镇地区依然存在经济滞后现象,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问题,确定城乡协调发展方向,增加城乡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在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分析中,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城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管理人员需要深入分析土地规划管理的内涵,创新现有的管理方式,解决城乡规划中遇到的难题。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为实现土地资源作用的最大化,需要保证两者并存、互相促进,遵循可持续发展与因地制宜原则,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香.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分析[J].冶金管理,2022(5):193-195.

[2]陈乐奇.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矛盾及建议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2):128-129.

[3]林镇真.刍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住宅产业,2020(8):74-76.

[4]史连梅.解读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居业,202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