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影响观察

黄蕾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并对其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中,共选择12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时间在2023年1月-10月之间,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明显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及其语言功能提高,对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语言功能

脑梗塞疾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发病时,经常比较突然,且在具有一定的前兆[1]。当患者患有该疾病时,经常会出现语言障碍、身体活动受限的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2]。因此,在疾病治疗期间,实施一定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对其疾病相关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对此,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促进身体康复,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间,收治12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研究时间:2023年1月-10月,分组方式: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中有35例男性,25例女性,其中50岁为最小年龄,80岁为最大年龄,年龄的平均值为(65.33±10.17)岁;观察组中有30例男性,30例女性,其中52岁为最小年龄,82岁为最大年龄,年龄的平均值为(67.31±10.63)岁;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纳入指标:(1)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疾病症状;(2)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症状者;(3)所有患者均清楚了解,且同意纳入研究。

排除指标:(1)有严重精神性障碍疾病、意识模糊者;(2)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3)患者清楚了解研究内容,且不同意纳入。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及时注意其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密切监测,注意保持其饮食均衡、健康,指导患者完成身体活动,促进其病情康复。

在观察组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1)健康教育。护理过程中,应该采用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向患者科普疾病相关知识,加强其正确认知。鼓励患者、使其内心担忧得到缓解,心理负担减轻。(2)帮助调整合适且舒适的体位,间隔2小时左右应该对其进行翻身,长期卧床患者应该帮助其按摩,促进身体血液循环。(3)早期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训练,肢体屈伸、关节活动,例如:握拳、抬腿、胳膊等,待病情稳定后,可鼓励其下床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保持3-5天训练,每天训练2-3次,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4)语言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在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舌头的伸缩训练,之后开始引导患者自主讲出简单的数字、词语等,逐渐增加训练难度,鼓励患者与他人沟通,训练其自主言语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研究以上两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采用FMI评分量表及其VRS评分量表展开评估,两种评分表满分均为100分,当分数高时,其上肢、下肢运动功能及其语言功能好,可认为其护理效果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分析后发现,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而对照组更低,(P<0.05),具体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语言功能评分

对照组

60

56.73±3.22

60.63±3.66

观察组

60

78.29±4.96

80.63±4.79

t

-

28.241

25.699

P

-

0.000

0.000

3 讨论

脑梗塞疾病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且该疾病经常在老年人中发生,当年龄越大时,其病发率越高[4]。当人们患有该疾病时,其主要的病发原因就是脑部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最终坏死。病情发展较突然,且部分患者在并发之前并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疾病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人们患有该疾病时,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使其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因此,治疗脑梗塞疾病时,对其实施科学地护理措施对其疾病康复至关重要,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得到改善,使其在短时间内康复[5]。对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该种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较,更加注重其走起功能训练,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可使患者的肢体得、语言等得到锻炼,肢体功能及其语言功能明显提高,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从中发现,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比较高,P<0.05。可见该种护理方式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总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最终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且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该种护理方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广泛应用在临床。

参考文献

[1]高媛媛,王晨子,张婷,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认知和语言功能恢复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42-43.

[2]刘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和措施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18+121.

[3]王君丽,王君秀.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42.

[4]蒋无瑕.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1):75-76.

[5]汪慧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6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