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的现状考察与完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我国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的现状考察与完善路径

廖力

511025198710233875

摘要:档案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电子档案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建构是提升电子档案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并系统检视现行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现状,发现我国电子档案安全立法体系制度安排不够周延、内容仍有瑕疵、治理效能欠佳。未来我国宜以总体国家安全观、靶向治理、法益动态平衡为法理基础,从一般性法律、特殊性法律、多元性法律、法律衔接协同等四个维度系统推进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的体系性建构,经由电子档案安全立法能力现代化助推档案安全整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电子档案安全立法;现状考察;完善路径

引言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档案单套制转型进程加快,大量电子档案中包含海量的重要数据信息,电子档案逐渐成为涉及我国各领域的方方面面、关乎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数据资源,电子档案安全由此成为数据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增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一章,对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备份等流程的安全管理作出规定。然而,由于电子档案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存在形式的非传统性、信息内容的庞杂性、违法犯罪的特殊复杂性,现行制度规范对其治理的系统性和精准性尚显不足,我国电子档案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

1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意义

医院人事档案记录了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有关部门对人力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可以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展开精准定位,将其工作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为其匹配最适合的岗位,从而促进医院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院发展。医院人事档案可以反映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以及日常奖惩情况,也是有关部门实施管理的基本依据。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医院培养更多人才。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内获得广泛应用,也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变得更为便捷与智能。医院对信息技术进行高效应用,建设人事档案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教务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2.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待提升

教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具备相应的电脑操作技能和档案保管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人员综合素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工作需求,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会同时兼任其他教务或者行政事务,时间、精力有限,容易导致其对教务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2.2档案归档不及时

部分高校在教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归档不及时的问题,容易忽视未及时归档的资料,导致资料收集不完整,这会影响资料存储与使用,不利于保障教务档案信息的全面性。随着学校教学的发展,相关文件数量增长,使教务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不仅文件来源渠道较为分散、形式多样,一些新资料归档范围及归档要求难以准确界定,增加了收集难度,从而影响教务档案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2.3档案开发利用度不高

教务档案价值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档案管理开发利用程度,而实际管理中教务档案开发利用程度略显滞后。一方面,档案材料中纸质文本占较高比重,形式相对单一。虽然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但仍在推进完善中,而档案运用方面也未完全将教务档案中记录内容及反映出的信息完全转化为有效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尚未全面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信息化,仍需手工进行检索,效率较低。

3改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医院人事档案外部条件的管理

医院要在内部设立专门管理档案的部门,比如档案管理室等。还要建立专门存放档案的地方以及电子档案库、人事信息综合数据库、分类数据库、办公信息数据库。建立电子档案库,在保管好实体档案的基础上,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将有关信息经筛选后全部录入计算机。在此基础上建立每个人的个人档案信息平台,以姓名、工作部门等重要信息作为档案依据,以人事档案的目录为条目链接,整合个人的教育、奖惩、职称评定、职务变动等资料,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记录个人信息,同时还能实现档案的动态更新和补充,在选拔人才时可以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3.2加强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和相关软件的合理配置,实现人事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实现人事档案接收、传输、利用一体化,实现人事档案资源共享,创新人事管理。

3.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要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和能力进行提升。可以开展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培训,同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大数据技术整体运用能力。要培育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定期组织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遵守纪律的意识。

3.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相关工作规范以及管理办法等,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创建出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模式。遵循档案管理基本规范,制定出管理标准,为档案管理标准化奠定相应基础。在档案管理模式、管理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科学优化,不断完善和健全查(借)阅制度、转递制度、管理人员制度等工作制度,使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数字化+纸质化”档案双重管理、动态更新,切实提升干部档案管理精度和管理效率。要加大对重点环节的管理力度,如查阅档案时严格执行查阅审批制度,严格核查查阅人员,严格落实查阅要求,全面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有矿山企业的档案管理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管理。只有充分考虑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动态发展,才会对当前档案管理的前景进行更进一步的预估,更好地推进国有矿山企业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艳华.企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化工管理,2022(28):91-95.

[2]李海霞.国有企业项目档案管理的要点分析[J].兰台内外,2022(2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