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控加工中优化加工程序的优点及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论数控加工中优化加工程序的优点及其应用

赵甲丰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机电装备分公司

一、引言

    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数字信息对机床进行控制的加工方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模具制造等领域。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工程序的优化是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作为数控加工的核心,其优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优化加工程序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实际应用、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强调了优化加工程序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对优化加工程序的优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优化加工程序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优化加工程序是指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切削参数、优化加工路径等手段,提高加工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的加工过程。其基本原则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加工程序的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在数控加工中,加工程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定义了零件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还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加工程序就是对原有的程序进行改进,通过提高路径规划、参数设置等方面的合理性,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三、常用优化方法及其原理

    1. 加工策略调整:针对不同的加工需求,优化切削参数(如切削深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以实现高效、优质的加工效果。根据不同材料、刀具和加工条件,合理选择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刀具磨损。

    2. 加工路径优化:通过合理规划刀具路径,减少空程时间,缩短加工路径,提高加工效率。常用的方法包括最佳化加工路径、多轴联动加工等。

    3. 工艺参数优化:根据被加工材料特性、刀具类型和加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如冷却方式、切削液等,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4.坐标系选择:合理选择工件坐标系,能够简化编程过程,提高加工精度。根据加工需求,可选择固定于机床上的绝对坐标系或随工件位置变化的相对坐标系。

    5.刀具选择:根据加工材料、精度要求以及生产成本考量,选择合适的刀具是关键。需考虑刀具的切削速度、刚性、耐磨性以及刀具长度、直径等参数。

四、优化加工程序的方法和技术

1. 软件:利用UG或CAD/CAM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加工编程,可

大幅提高编程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软件内置的优化算法,可对加工程序进行自动调整和优化。

    2. 智能化算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数控加工中逐渐得到应用。通过训练神经网络等算法,可以实现对加工程序的智能优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五、实际案例分析

    1.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采用优化后的加工程序,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30%,制造成本降低20%。通过调整切削参数和优化加工路径,有效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同时,合理的工艺参数选择减少了热误差和刀具磨损,提高了产品质量。

   2.某车辆部件供应公司,采用优化后的加工程序,实现了铣削效率提高20%,表面质量提升15%。同时,通过合理调整切削参数,有效降低了刀具磨损和生产成本。这些改进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六、优化策略推荐与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材料特性,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建议:

    1. 根据产品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2. 优化加工路径,减少空程时间和重复定位,提高加工连续性和效率。

    3.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4.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生产意识。

    5. 持续关注新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七、存在的问题

    1. 参数设置不合理:在数控加工中,加工参数的设置对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加工需求和设备性能,合理设置加工参数。

    2. 编程技巧不足: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技巧。如果编程技巧不足,会导致程序运行不稳定、加工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编程技巧的学习和应用。

    3. 缺乏有效的优化工具: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数控加工优化工具,但这些工具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或者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因此,需要开发更加智能、易用的数控加工优化工具。

    4. 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数控加工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优化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优化程序中的数据,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程序。

    5.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的标准和规范,以提高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八、未来发展趋势

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可能会更加智能化。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程序自动识别和解决加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2.集成化:未来,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可能会更加集成化,包括与CAD/CAM系统的集成、与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等。这种集成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个性化:随着制造业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可能会更加注重个性化生产。这可能需要程序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4. 绿色化: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可能会更加注重绿色化生产,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5. 云端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中的优化程序可能会向云端化发展。这种模式可以让程序更加灵活、易于维护和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九、 结论

    通过对数控加工中优化加工程序的优点和应用进行探讨,发现优化加工程序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数控加工业需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创新与应用研究,不断完善优化加工程序的策略和方法。操作人员和管理者需要持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环境。通过优化程序,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零件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市场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优化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和材料特性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生产的需要。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在数控加工优化程序领域中实现。

参考文献:

【1】沈春根,徐晓翔,刘义,《数控铣床编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刘靖华,陈继振,《数控加工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翟瑞波,《数控编程训练图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机械加工人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