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李建文

'622224198907100532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和石化项目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我国和欧美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几方面问题。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控制程序;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不足;部分法规对一般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要求过高,重点不突出;某些安全监管提法相互重复、混乱;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界限不清晰;缺乏安全监察程序、指南,安全监察落实不到位;对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认识不足。在吸收、借鉴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良好做法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快重大危险源的立法工作,在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时应科学、合理。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

1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1.1监管重点不明确

通过调查发现,国外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有着新的规定,对危险品采取了分级管理的方法,根据相应的标准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欧盟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分为两级,美国分为三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级。我国对于一、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约束和管理较为明确且严格,但对于三、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相对弱化,但是欧美国家已经制定对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我国可以将其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更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同时还需要对其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1.2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

目前,我国在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存在立法空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未对负责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的部门———城乡规划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很难保证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这一“源头控制”的手段得以有效落实。在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负有重要职责,但两个部门之间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行政许可并无关联关系,难以有效地对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安全进行监管。另外对于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至少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负责安全许可。但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区域的其他建设项目(如居住区),由于不需要实施安全许可,而具体负责规划许可实施的城乡规划部门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从安全角度进行科学审查,存在安全监管的真空区域。

1.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足

随着危险化学品事故不断的发生,政府以及相关部分也开始对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应用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的建设存在漏洞,甚至存在一级、二级等重大危险源没有可进行达标取证的情况。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存在针对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只达标到标准化的三级水平的情况。

2.1合理调整安全发展布局

危险化学品作为能源是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企业可使用危险性较小的物质代替较大的物质,通过能源替代的方式降低风险等级。尤其是位于城市的公司,在生产方面,要积极寻求安全创新,用先进的危险化学品生产技术替代原有的工艺。政府和其他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鼓励,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降低事故风险。

2.2建立可靠的生产管理体系

提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质量,企业要进行合理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评估管理,政府还要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要求,作为安全生产规划的一项内容,尤其是规划的整合与管理,涉及到产业结构的划分,鼓励高风险危险化学品企业从城市搬迁,并进行环境安全措施的实施。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要对危害较大的企业进行评估,验证企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能力,对区域内项目进行评估和监测。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化学品,确定内部规划和建设设施是否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

重视危险化学品生产中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注意生产工艺和设施是否符合标准,工艺是否合理,是否有安全管理和预警系统。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特点,注意车间等场所是否有安全设备,是否维护得当,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环境满足安全作业要求。对主要危险源的储存区域进行规划,注重各环节工艺的专业性,避免易燃和明火等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设备的安全管理,检查工艺设备选材,确保可靠的控制设备。注意一些没有全检或专家审查的材料,设备需要定期检查或预防性维护,运行过程需要采取防灾措施,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要求,现场严禁明火,运行人员必须熟悉安全事项。明确具体流程和技术特点,形成完整的危险化学品生产流程,做到现场的全面综合治理,规避操作风险。认真排查主要危害源和有害物质,采取重大危险源有效识别和评估的方法,重视应用安全措施,全面科学地部署和控制现场的生产工作,以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3]。

2.4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中风险预防

在危险化学品风险防范中,需要注意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如果使用管道输送,必须保证阀门的完好,保证管道系统的通畅,严禁管道发生滴漏问题。使用密闭传送带以防止灰尘,如果化学品以高压通过不同的系统,必须进行全面控制,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而引发爆炸。确保危险化学品容器由合格的制造商生产,在包装上附加与化学品相匹配的安全标签。确保仓库的储存和储存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化学品仓库建设需要符合要求,仓库和工作场所需要有足够的安全控制,如灭火、防爆、防病毒、消毒、防潮、防雷、防腐和防静电等相关的基础保障设施。明确日常维护标准,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对于剧毒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要符合消防安全防护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工作,定期检查现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确保符合安全评估标准。

2.5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应急预案编制可分为识别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风险分类、消除措施、应急能力、应急预案编制和具体的环节等。应急预案是现场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措施的依据,是生产作业的重要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部分。预案编制一般包括公司、厂区和车间三级体系,以及总体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每个计划都需要包括用于风险分析、组织、报告和应急响应框架。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风险管理作用,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可行的应急预案。制定的应急符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必须注意程序的制定,以免发生事故出现现场混乱的情况。对于各级的预案规划时,要抓重点,充分利用管理过程,使用系统链接,缩小特定工作流程描述。通过应急预案的信息,提高应急预案实际工作的可行性,增加应急预案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识别和风险防范。在开发危险化学品来源的项目时,做好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存储管理,做好现场的风险应对措施,使危险化学品风险防范安全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