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对分课堂”的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对分课堂”的实现

赵文旭宋鸿阳杨东泽 祁颜荣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学生

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

摘要:在现代的社会里很多很多的东西都在日益增加,社会也在现代化发展,正如现在的对分课堂,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它的存在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非议但是它确实提供者不容小视的观点,让人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让人意向不到的东西,使人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成功几率,因此这篇将要讨论对于对分课堂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创业型

引言:随着“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慢慢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以质提升为量的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前各所高校在此形势下,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教学管理者都在思索教学改革问题,重点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步上,出现了从灌输式到启发式、讨论式、解答式等方法的创新。“对分课堂”,试图改变这种像史论类等课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优良的创新能力,促进个性不断发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主体地位。

一、中国创业问题

当今社会很多很多的学生面临着很多创业还是择业的问题,因为如今的社会大学生比比皆是因而他们不得不自主创业,但是创业之中的一些问题一直环绕着他们让他们难以接受,甚至有的还使学生的了抑郁症之类的。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

使让学生能够了解新的教学模式,应此在创业史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就传授给学生一些知识网络,以便学生作为预习学习参考,并且向学生解释“对分课堂”的重要关键环节。具体的教学设计要点如下。

课堂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章节的重点内容,讲完之后布置适当作业和预习任务,学生在课后阅读教材、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完成读书笔记或作业。根据教师所讲的重要思潮、流派、导演、作品等内容进行复习,准备材料预备交流。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下次上课时利用15-45分钟时间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剩下的时间教师讲授下一章节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作业或读书笔记给出学生相应的分数。

讨论内容:学生可以按照“我了解了”“我学会了”“你知道吗”“我还想知道”等方式展开讨论。“我了解了”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学会了”能够让学生彼此讨论听课的收获,还能回顾重要的概念;“你知道吗”能够列出别的同学可能不懂的问题,有助于互相挑战和启发;“我还想知道”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共同的难题。这种讨论内容的设置,有助于学生间的智慧分享,既能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分组方式:学生以4-6人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成员中,随机指定自己的组长和发言人。

考核方式:该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各占50%。平时成绩中,考勤占10分,作业占40分,10次作业,每次满分计4分。期末成绩是闭卷考试,100分折合为50分。

(二)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实施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参与意识有了提升,讨论积极性增强。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并带着作业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不仅积极参与每个小组讨论,总结环节也会针对一些问题延展开来继续讨论。在讨论时大家主动参与、积极回答相关问题,并能结合教材后面的内容和网上的资源,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延伸,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优良状态。

2.难能可贵的提出质疑精神,勇于探索的求知欲望,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并不能完全解除这些质疑和困惑,但他们通过阅读大量图文资料和获取相关信息,已经说明他们开始对教材进行质疑式思考,他们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在形成。

3.作业态度认真,延展性、深层次问题逐渐增多。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能够写出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的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还能将“我学会了”“你知道吗”“我还想知道”这些问题在读书笔记中列举出来。有不少学生能在作业中呈现出他们对问题的提出——自学——解决的过程。通过几次作业情况的比较,发现学生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有新意,思考的方式和程度也不断提高。

三、对分课堂的教学反馈与反思

在教学完成之后,笔者收集了部分学生对“对分课堂”的感受,对学生的教学反馈进行了总结,并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效果反馈

经历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之后,而对分课堂中的讨论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帮助他们训练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讨论时,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更广了。学生们认为,一个学期下来,大家都主动参与了讨论,那种之前上课不动脑筋、玩手机、爱睡觉的习惯也得到了改善。

2.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有的学生认为,在讨论环节,有时会存在一些过大、过空、过难问题,他们即使搜集了不少资料,但在讨论之后还是得不出明确的结论。也有学生认为,自己在讨论时有不能充分发言、讨论效率低等问题。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学生也给出了建议,如建议教师在每次讨论时,合理分配讨论时间和讨论小组;在针对过大问题的讨论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定具体案例来缩小讨论范围等。

(二)教学反思

从上述反馈中,能够看出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应用的肯定,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给教师带来思路和启发,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1.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简化、清晰化知识点。“对分课堂”在实践中,一次课若以110分钟计算的话,将会有30—55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这就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修订,对课件重新修改,在知识点上力求简化、清晰化,既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章节内容有宏观把握,又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的重难点。

2深化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紧跟学术前沿。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也十分丰富,一旦他们认真地对待一件事情,将会迸发出令人惊喜的想法、创意、假设和问题。不仅要深挖教材内容,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更要关注学术前沿,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基本功扎实。学生在讨论之后,教师要回答仍然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课后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和网络资源。

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教学都要精心设计。在对分课堂的实践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好每一次的讨论时间,还要考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组内问题的讨论,考虑如何营造和谐、安全、有效的课堂讨论氛围等,这些是否精心组织和安排,将会直接影响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也接近于现代化,接近于科技化,接近于日常化,正如对分课堂,它在当今的高校里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有了它,也就相当于有了很重要的基础,对于各个大学生的创业也承担着不可小视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

[2]苏鏐鏐,基于对分课堂的泛在学习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