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3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魏荣凤

沈阳优创禾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制造业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控执行力度,发挥内控监督预警职能,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本文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对策

1.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制造业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实现更好的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应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重点,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建立一套严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有效执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保证财产物资完整安全。当前,制造业企业规模持续扩大,需要引进大量的财产物资,才能够高效支持各项活动顺利推进。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财产物资损坏或者丢失,真正防范浪费、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提高制造业企业管理效率、质量。其次,提高财务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准确度、可靠性。准确、可靠的财务会计数据能为制造业企业管理层充分了解过去、控制目标、预测未来、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而内部控制通过执行业务处置程序,科学做好财务会计职责分工,使得财务会计工作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真正保障会计信息和资料准确,及时为制造业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最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制造业企业在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最为核心的任务是对各类风险做好预防、控制,内部控制是制造业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识别、应对经营风险最有效的举措,可以对制造业企业运营中的风险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快速找到经营中的薄弱点,真正将各类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营造较佳的经营环境,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2.1内控组织架构不健全

若说资金是制造业企业正常运营的“血液”,那么组织架构可视为企业的“大脑”,对于内控来说亦是如此,只有按照业务开展特征搭建内控组织架构,才能够明确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真正发挥内控的效用。就实际状况分析来看,有些制造业企业内控组织架构不健全,造成权责交叉不清、职责冲突等,内控实施效果不显著。有些制造业企业没有高度重视内控,不能预先参考和学习优秀企业的经验,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内控组织架构,也没有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科学布设各岗位,难以撰写不同岗位的工作范围和细则,难以引导组织机构内全员参与到内控建立和实施中,从而影响其实际效果,无法帮助制造业企业保证各项操作合法、合规。

2.2内控执行不到位

制造业企业内控不是一项简单的、阶段性的工作,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持续深化,要优化调整和管理升级,才能够发挥内控的价值,降低企业实际管理中的风险。通过对多个制造业企业的调研可知,内控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有些制造业企业在内控执行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无法配置专业的人员,易出现一人身兼多职,也没有利用制度为内控执行到位做指引,使得内控管理浮于表面,难以发挥效用,制约了制造业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二,内控执行绩效考核不到位,内控建立、实施到位需要全员的配合和支持,所以要尤其重视绩效考核,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有些制造业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制造成本控制、经济效益获取等方面,对绩效考核重视不够,难以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客观、全面评估不同部门、岗位内控执行进度和质量,难以从根本上调动人员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内控执行效率及质量有待提升。

2.3内控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内控来说,加快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高质量开展内控工作,从而提高内控效率及质量。但事实上,一些制造业企业内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尚未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搭建内控信息系统,不能加快各部门信息传输速度,无法降低信息与沟通的成本,不能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各层级、各部门,使得内控各项活动开展效果不显著。第二,内控信息系统不完善、不健全,难以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并快速找到实际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难以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没有将内控基本流程、要求嵌入各环节,不能将内控各项活动归集到系统上,导致各项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第三,制造业企业涵盖部门较多、业务范围广,业务信息系统较多,内控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度较低,不能进一步加深业财融合,为管理层提供辅助,难以提高决策水平。

2.4内控风险评估和防范流于形式

内控风险预警、评估和应对,是制造业企业保障内控执行到位的关键,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真正将内控风险可控化,帮助制造业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市场调研可知,有些制造业企业内控风险控制效果不理想,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内控风险评估、应对不到位。第一,内控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制造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内外部环境处于动态波动,缺少先进、正确的内控风险意识和理念,难以发现内控实施中隐藏的风险,使得内控各项活动开展效果不显著。第二,内控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制造业企业没有充分考量自身实际情况,设定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难以明确各岗位具体职责,不能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评估机制,难以快速识别各环节中隐藏的风险,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难以为风险措施制定提供支持。第三,内控风险转移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制造业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一般风险、突发风险等,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和应急手段,进一步增强自身风险转移水平,从而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2.5内控监督力量薄弱

强有力的内控监督是保证制造业企业内控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内控监督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快速查漏补缺,及时制定解决策略和方法,为后续控制工作夯实基础。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制造业企业忽视了内审监督的职能,不能建立独立性、权威性较强的内审机构,无法明确机构内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难以真正发挥内部监督的效用,不能快速明确内控执行中的痛点、薄弱点和难点,无法立即纠偏和调整,使得内控执行浮于表面。另外,有些制造业企业也缺少内控监督机制,难以对内控执行全生命周期进行监督,快速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难以改进和调整,使得内控监督效能难以发挥,内控工作偏离正确方向,导致制造业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3.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3.1健全内控组织架构

制造业企业为了实现有效的内控,需要考量各方面因素,搭建高效、完善的内控组织架构,并且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基本原则,科学设置机构内部各岗位,从源头上杜绝人员职责交叉、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等问题。制造业企业为了避免内控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等问题,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参考标杆、优秀企业的经验,遵循精简、高效、透明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内控组织架构,及时明确各岗位人员具体职责和权限,可以将内控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逐一拆分,真正将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从而提高内控管理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制造业企业在运行中,内部规模、业务特征等存在较大的变化,对内控组织架构的具体化、精细化要求较高,应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运行的效率及效果做好全方位评估,快速发现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缺陷,及时做好优化调整,确保其具有适用性、可操作性,帮助制造业企业良性发展。

3.2提升内控执行刚性

内控建立后,制造业企业应按照实际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真正将内控执行到位,从而展示内控制约、监督等效用,辅助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制造业企业应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健全内控执行岗位责任制。科学、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是制造业企业内控执行工作开展的指引,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确定好各项内控管理的流程指引,确定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为内控各项活动开展提供制度约束,才能真正将内控执行到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其次,注重内控执行绩效考核。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内控执行需要全体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要加强绩效考核,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因此,制造业企业要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执行绩效考核指标,并且结合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调整,以客观评估不同部门内控执行进度和效果,真正发挥绩效考核激励、约束等效用。

3.3注重内控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应重视内控信息化建设,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开展各项活动,真正提升内控管理效率及质量,帮助企业创造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制造业企业应确保内控信息化建设到位。第一,使用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内控信息系统,真正打破各部门间信息壁垒,从根本上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支出,主动将相关信息反馈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促进内控各项活动的开展。第二,应用内控信息系统,可以自动收集相关信息,通过信息深层次分析,能够找到实际管理中的缺陷、漏洞和不足,及时改进和调整,真正提高内控效率及质量。第三,内控信息系统要主动与制造业企业其他系统集成,进一步加深业财融合,将财务、业务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层,帮助其科学、合理地决策,从而杜绝经验决策、主观决策。

3.4加强内控风险评估和防范

制造业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要参与到内控风险评估和防范中,创设较佳的内控环境,使得员工可以全身心投入内控风险管理,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风险控制,从而减少各类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制造业企业加强内控风险评估和防范,首先,要增强内控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内控风险控制要做到快速、精准识别和评估,以降低损失。内部相关人员通过参观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掌握内控实施中各类潜在风险及影响,为后续内控风险防控到位提供思想支持。其次,健全内控风险评估机制。制造业企业要预先设定风险管理部门,明确各机构内部人员风险管理职责,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快速确定风险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及时做好防范和控制。

3.5强化内控监督力量

对制造业企业内控工作而言,加强内控监督十分重要。一方面,设定内审部门。制造业企业要充分考量自身实际状况,建立内审机构,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并且配置专业化人员,明确具体的监督检查职能,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实施,快速找到内控执行中的薄弱点、缺陷和不足,及时改进和调整,确保内控执行到位。另一方面,主动建立内控执行监督机制,主动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对内控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快速明确内控执行中所面临的痛点,积极纠偏和改进,避免内控监督工作浮于表面,帮助企业全身心参与到内控执行中,以获取较佳的成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制造业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和开展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控执行力度,发挥内控监督预警职能,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薛洁.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制造企业内控制度的构建[J].纳税,2021,15(08):131-132.

[2]高垚.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时代商家,2022(24):112-114.

[3]李敏.“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23(11):104-107.

[4]王志寿.浅析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8):57-58.

[5]王澜.浅析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民商,2019(8):168-169.

[6]郭永日.浅析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3):196-197.